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8篇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华  席艳玲 《农垦医学》2009,31(3):193-197
目的:研究大脑两半球卒中患者在汉语阅读和书写认知中的差异性及可能的机制,为脑卒中后汉语语言障碍的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汉字书写检查表和视空间结构检查表测试102例被试,其中右半球卒中41例、左半球卒中31例、正常对照30例。结果:阅读障碍11例,其中左半球卒中7例,表现为语言性阅读障碍,右半球卒中4例,均为疏忽性阅读障碍;书写障碍29例,其中左半球卒中13例,均表现为语言性书写障碍,右半球卒中16例,其中9例为视空间性书写障碍,7例为语言性书写障碍。结论:左大脑半球在汉语阅读和书写认知中仍然起主导作用,右大脑半球参与汉语书面语的加工,左右大脑半球损伤所致阅读和书写障碍的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介绍了自我护理模式的基本内容,通过临床实践以自我护理模式为框架对老年人的自护能力、各种慢性病、康复期、减轻疾病不适、减少并发症及自我护理的健康教育等进行研究,自我护理对护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右侧大脑半球在汉语认知中的特点及汉语两半球的协同性,为汉语语言的康复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汉语失语检查法、汉字书写检查表和视空间结构检查表测试102例被试,其中右半球损伤41例、左半球损伤31例、正常对照30例。结果:本研究发现14例失语,其中右半球损伤1例,左半球损伤13例;11例明显阅读障碍,左半球损伤7例,均表现为语言性阅读障碍,右半球损伤4例,均为疏忽性阅读障碍;29例明显书写障碍,其中左半球损伤13例,均表现为语言性书写障碍,右半球损伤16例,9例为视空间性书写障碍,7例为语言性书写障碍;在听理解测试中右半球损伤患者较左半球损伤患者障碍程度轻。结论:右侧大脑半球主要参与汉语书面语的认知加工,其损伤所致左侧疏忽、空间分析和视知觉障碍是阅读和书写障碍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母语为维吾尔语(简称维语)和汉语正常人执行动词产生任务时的脑激活区及其脑激活差异区,探讨语言理解和产生的神经机制,以及脑损伤后语言障碍及其康复机制。 方法以维语和汉语名词为基本实验材料,通过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扫描31例维吾尔族(语组)和28例汉族(汉语组)正常志愿者执行动词产生任务时的脑激活区,采集fMRI数据,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 结果汉语组的主要脑激活区为左侧尾状核、左侧枕下回、左侧梭状回、双侧辅助运动区(BA8/6区)、左侧BA32区、左侧楔前叶、左侧顶上、下小叶(BA7区)、左侧角回、右侧中央前回(BA9区)、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和双侧小脑。维语组的主要脑激活区为左侧中央前回(BA9区)、左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和左侧小脑。维语组和汉语组组间比较发现,汉语组在左侧尾状核体、左侧眶部额中回、右侧尾状核头和双侧扣带回前部(BA32区)有明显激活,与维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语组未见比汉语组更明显激活的脑区。 结论维语和汉语正常人动词产生激活脑区不完全相同;维语文字的加工处理主要集中在左侧大脑半球;汉字加工处理比维语文字加工处理需要更多右侧大脑半球的参与。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维语失语症的语言特点和病灶部位以及与汉语失语症的差异。 方法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ABC)对90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进行评定,其中维吾尔族患者(维语组)45例,汉族患者(汉语组)45例,并行头颅CT或MRI检查。 结果同类型的维语和汉语失语症的病态语言特点没有明显差异;维语组中病变部位累及经典语言中枢患者24例(53.33%),汉语组中病变部位累及经典语言中枢患者36例(80%),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语组交叉性失语的发生率较汉语组高。 结论同一类型维、汉失语症的语言特点基本一致;各型失语病灶有其结构定位,但汉语失语症可能较维语失语症更符合经典的语言中枢模式。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影响深入开展临床心理护理的主要因素,了解护理人员对该问题的看法,为进一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87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时间和知识技能缺乏是影响临床心理护理深入开展的主要因素.[结论]改变护理人员在临床心理护理中"时间"上的认识误区,满足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需求,同时医院各级领导应加强重视、完善管理.  相似文献   
27.
席艳玲  李华  韩静 《农垦医学》2006,28(4):301-304
研究认为左半球为语言优势半球,右半球主要与音乐、视空间等非语言活动有关。但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认识到右半球也参与某些语言活动。近十余年来右半球语言功能的研究越水越受到学者们印关注,本文就有关右半球语言功能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8.
语言认知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N400作为事件相关电位的一个内源性成分,反映了大脑语言认知的加工过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发现、特点、起源和引出方法。总结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语言认知N400研究内容及热点,探讨了事件相关电位N400在语言认知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目的:调查吞咽障碍及其程度对脑卒中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OOL-BREF)评估脑卒中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生存质量,对100例脑卒中后有吞咽障碍(SD)患者和100例脑卒中后无吞咽障碍(SND)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200例进行测评。结果:SD组和SND组进行比较:2组之间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主要照顾者之间进行比较:2组之间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显著低于中、轻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P0.05);社会领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吞咽障碍程度的SD主要照顾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领域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环境领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SD组整体生存质量水平较低,尤以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的影响最大。吞咽障碍程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不仅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也会影响主要照顾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0.
目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和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康复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Fugl-Meye运动功能评分(FMA)、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肩关节半脱位评分(AHI)及肩关节徒手肌力测定(MMT)的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为93.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FMA、FIM、MM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AH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够提高脑卒中后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独立生活能力和肩关节肌力,同时减少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