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71.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01-2012-07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多系统萎缩患者34例,其中橄榄脑桥小脑萎缩26例,纹状体黑质变性8例。患者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骨髓干细胞动员后,采集骨髓液并分离骨髓间质干细胞,通过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骨髓间质干细胞数量(5.0~10.0)×107,1次/周,共治疗2次。采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评分量表(IC A RS )、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MSARS)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为指标评估疗效,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3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患者移植1、3个月后ICARS、UMSARS与入院时比较评分降低,MBI升高(均 P<0.05)。患者移植12个月后ICARS、UMSARS、MBI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中术后7例低热和4例低颅压性头痛,对症处理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不良反应轻,可一定程度改善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疗效不持久。  相似文献   
72.
视神经脊髓炎的CD4+ 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CD4^ T细胞内细胞因子在视神经脊髓炎及其临床分期中的特点及变化。方法 对视神经脊髓炎和健康对照的末梢血中CD4^ T细胞内的细胞因子染色并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比较视神经脊髓炎CD4^ IFN-γ^ IL-4^-细胞在复发期和缓解期均显著增加。结论 视神经脊髓炎是以Ⅰ型辅助性T细胞的反应占优势,在其复发期和缓解期这种反应的优势均明显提高。同时也说明利用流式细胞仪对T细胞亚型进行测定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析过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
急性脑血管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脑血管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高幼奇谢旭芳王细福屈新辉张昆南赖文全王文丁宋小平本文对7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D—D)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中部分病例进行动态观察,以探讨二者间关系。资料与方法病例组79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符合第...  相似文献   
74.
病例1,女,64岁.因头晕、行走不稳2年,口齿不清伴左侧面部阵发性针刺样疼痛2个月于2011年7月29日入院.查体:口齿含糊,右侧鼻唇沟稍浅,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右侧Babinski征(+),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阳性,其他查体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正常,HIV与TPHA均阴性.脑脊液(CSF)检查:外观微黄,蛋白:1.03 g/L,其他均正常.脑电图:广泛不正常.头颅MRI显示中脑、桥脑、延髓、小脑蚓部、小脑半球表面可见典型的线状短T2低信号影环绕(图1),双侧脑室旁多发异常信号,考虑脱髓鞘病变(图2).左侧额颞顶枕部硬膜积液.DSA: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轻至中度狭窄.予以营养脑细胞等对症治疗后病情稍改善出院.诊断:(1)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2)左侧三叉神经痛,(3)脑白质脱髓鞘病变,(4)左侧颈内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75.
尤瑞克林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尤瑞克林+依达拉奉)29例和对照组(依达拉奉)34例。治疗前后对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Scale(MR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IHSS、MRS及ADL评分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性别构成比、年龄、治疗期问血糖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以及NIHSS、MRS和ADL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尤以治疗一周后更为明显,但无低血压及脑低灌注事件发生。结论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的疗效优于单用依达拉奉。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磁共振波谱(MRS)的改变。方法应用MRS检测50例一侧基底节区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50例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双侧基底节区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复合物(Cr)和乳酸(Lac)水平及NAA/Cr、Cho/Cr比值。结果脑梗死组病灶侧Cho及Cr水平均显著低于非病灶侧(均P<0.05),NAA、Lac水平及NAA/Cr、Cho/Cr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病灶侧及非病灶侧Cho、NAA及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灶对应区(P<0.001~0.05),而La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灶对应区(均P<0.05)。与对照组病灶对应区比较,脑梗死组病灶侧Cho/Cr比值显著升高,非病灶侧NAA/Cr比值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基底节区梗死急性期病灶侧及对侧脑组织均有明显的代谢障碍,且病灶区代谢异常较对侧更明显。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他汀降低皮层脑梗死后癫痫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首次发生急性皮层脑梗死,既往无癫痫病史者,共纳入800例。将未接受他汀治疗者纳入空白组,共纳入200例。其余患者随机接受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治疗,分别纳入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治疗组,每组各纳入200例。比较各组卒中后癫痫发生率、发作类型,监测他汀治疗组肝肾功能、肌酶水平。结果 空白组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及辛伐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发生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各种类型癫痫发作最多,其次为辛伐他汀组,而阿托伐他汀组发作最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均发生肝肾功能、肌酶明显升高的不良反应,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可降低皮层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生,阿托伐他汀在降低癫痫发生率、减少癫痫发作类型方面优于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且不增加肝肾功能损害及肌酶升高的副作用,是治疗皮层脑梗死后癫痫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