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对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急危重症心脏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行ECMO治疗的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9年1月-2020年1月行ECMO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aO2、PaO2/FiO2指标分别为(107.23±3.26) mm Hg、(312.45±21.56) mm Hg,高于对照组的(89.56±3.14) mm Hg、(285.31±19.58)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CO2指标为(32.12±2.89) mm Hg、住院时间为(34.26±3.18) d,低于对照组的(36.49±3.16) mm Hg、(41.28±4.2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血栓、感染、下肢缺血坏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危重症心脏病患者应用ECMO的临床专项护理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的PaCO2、PaO2、PaO2/FiO2等血气指标,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吉西他滨单药、紫杉醇单药治疗体力状况较差( PS=2)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最佳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方法对193例体力状况较差( PS=2)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单药治疗组64例:紫杉醇1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周期;吉西他滨治疗组67例,吉西他滨125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天,21 d为1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最佳支持组62例,予最佳支持治疗。结果紫杉醇组可评价63例,总有效率28.6%,临床受益率60.3%,中位至进展时间5.9个月,中位生存期9.3个月,1年生存率32%,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占38.1%;吉西他滨组可评价65例,总有效率29.2%,临床受益率61.5%,中位至进展时间6.1个月,中位生存期9.5个月,1年生存率32.4%,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占41.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2%,临床受益率29%,中位至进展时间( TTP)2.5个月,中位生存期4.9个月、1年生存率12%,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占9.7%,单药吉西他滨、单药紫杉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主要毒副作用紫杉醇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及关节肌肉酸痛为常见,吉西他滨以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为常见,均可耐受。结论单药吉西他滨、单药紫杉醇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化疗耐受性,适用体力状况较差(PS=2)的晚期NSCLC,较最佳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无进展生存及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的200例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乳腺增生的患者进行探讨,分析他们的二维声像图的特征和流血特点,并对其进行分型。结果在200例患者中小《增生型96例,实性肿块型47例,典型囊性增生型33例,乳管扩张型4例,缓和病变型20例。有血供者22例,其中包括小《增生型5例,实性肿块型12例,混合病变型5例。囊性增生型和乳管扩张型没有检测到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武警现役官兵对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部队官兵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1840名武警官兵。结果多数武警官兵对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传播方式、高发季节、预防措施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结论武警官兵对常见疾病———上呼吸道感染部分知识缺乏,需加强常见病知识教育,提高官兵常见疾病知识水平,以达到无病防病,有病早治,降低昼夜发病率,减少非战斗减员之目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输入钉螺的分布及扩散规律,为制定钉螺监测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约666 m^2的荒地,用宽50 cm、深30 cm的水沟按棋盘分布分隔成约2 m^2的方块,在一端的一块输入活钉螺1 600只,逐月抽样查螺观察有螺框率、活钉螺密度、幼螺密度、交配、分布距离、天气、温湿度等。结果2008年3~12月观察期间,有螺框率在20.00%~38.18%之间;晴天与阴雨天有螺框出现率分别为22.88%和2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3,P〈0.05);荒地台地和小水沟边/底的有螺框率分别为9.38%和3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46,P〈0.01),显示有螺框查出率与天气、环境等密切相关。9个月的观察期,有螺框钉螺、活钉螺、2代幼螺密度变化范围分别在2.17~5.71只/框、2.03~5.54只/框和0~4.56只/框之间,活钉螺、2代幼螺密度荒地台地明显低于小水沟边/底,分别为1.22只/框、0.78只/框和3.72只/框、2.82只/框;推算钉螺输入繁殖的2代钉螺生长至成熟可交配的钉螺的时间仅为5个月。观察期间,在第3条小水沟外未查获钉螺,单向扩散距离最远为4.5 m。结论钉螺主要分布在荒地有水区边缘如水氹、水沟边/底等潮湿、水分充足的地方,并沿水沟边扩散为主;输入钉螺阴雨天较活跃,查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27.
广东省外来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外来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情况及病人的分布状况,为制定血吸虫病监测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6月至2007年7月在广东省分粤东、粤西、粤北、粤中4个区,每区按经济发展程度高、中、低各随机抽取2个共24个县(市、区)作为调查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外来流动人口分布情况;每个调查点按整群抽样原则抽取来自疫区的流动人口1000人,并对其采用胶体金渗滤法(DIGFA)检测血清中血吸虫抗体、病原学检查(kato-katz)进行确诊;统计分析外来流动人口城乡分布、来自疫区人口比例、血吸虫病患病率、血吸虫病确诊率等。结果共调查22个县(市、区),收集统计外来流动人口数6360505人,主要集中在粤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占91.18%,当中主要是分布在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占82%。外来流动人口中来自疫区的占19.49%(24777/127122),主要是15~49岁的人群,占98.92%。来自疫区人群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1.74%(228/13076),以15~39岁的人群较高(P<0.01);血吸虫抗体阳性者血吸虫病患病率为21.93%(50/228),调查人群总患病率即为0.38%(50/13076);血吸虫抗体阳性者病原确诊率为2.63%(6/228),即调查人群总确诊率为0.05%(6/13076)。结论推算在广东省的外来流动人口中可能有血吸虫病患者3万例以上,大部分患者是居住在粤中水网地带的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可能将对该地区血防成果的巩固造成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28.
手术室麻醉科具有医务人员工作量大、强度高、患者病情复杂、侵入性操作多等特点,医护人员暴露于患者血液、体液的风险远高于其他科室,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此外,由于经常接触化学药物及制剂,如吸入性麻醉剂、戊二醛等,还可能导致医务人员受到各种慢性损害.因此,正确对待各种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职业风险非常重要.笔者主要就目前最常见的病原体及一些理化因素对手术室麻醉科医务人员的威胁及预防加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桑翠玲  尹冬梅  苏维芳 《河北医药》2011,33(17):2694-2695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是近年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地区迅速应用、旨在提高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