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77篇
  免费   1205篇
  国内免费   731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201篇
妇产科学   249篇
基础医学   1027篇
口腔科学   273篇
临床医学   3249篇
内科学   1953篇
皮肤病学   274篇
神经病学   632篇
特种医学   7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603篇
综合类   6903篇
预防医学   2690篇
眼科学   208篇
药学   2868篇
  42篇
中国医学   2918篇
肿瘤学   950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489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476篇
  2019年   520篇
  2018年   559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398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1191篇
  2013年   922篇
  2012年   1039篇
  2011年   1200篇
  2010年   1255篇
  2009年   1157篇
  2008年   1096篇
  2007年   1148篇
  2006年   1053篇
  2005年   1153篇
  2004年   1099篇
  2003年   973篇
  2002年   818篇
  2001年   732篇
  2000年   787篇
  1999年   833篇
  1998年   787篇
  1997年   803篇
  1996年   769篇
  1995年   680篇
  1994年   541篇
  1993年   446篇
  1992年   402篇
  1991年   340篇
  1990年   295篇
  1989年   248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131篇
  1986年   124篇
  1985年   113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25篇
  1960年   12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针刺头穴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元放电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选Wistar纯系大鼠(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雄性,体重230~300之间,一般状态佳,对齿镊夹尾有逃避及嘶叫反应。 2 实验方法 动物按数字随机分为以下3组,每组10只。(1)假手术组:只给予动脉采血、钻颅打孔。(2)模型组:给予动脉采血后,在  相似文献   
52.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等多种疾病在介入下得到了及时治疗,挽救了生命,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他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但在实践中该项技术需穿刺动脉来完成。若治疗、护理不当,轻者能引起少量渗血,重者致大量出血或危及生命,因此在护理中识别血肿的严重程度及临床表现,并正确掌握处理血肿措施,对我院心内科自2001年-2007年以来行冠脉内介入术900余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在急性肢体动脉闭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急性肢体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经验。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和动脉内溶栓术治疗上肢动脉闭塞5例、腹主动脉下段闭塞1例、下肢动脉闭塞22例。结果经术后4个月~9年临床观察,急性单段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为100%(8/8例)、多段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为80%(16/20例),总血管再通率为85.71%(24/28例)。结论介入疗法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闭塞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吗啡是最好的术后镇痛药。老年人的对麻醉镇痛药的耐受性差,而吗啡镇痛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胃肠功能减退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其作用时间短、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少;本文将吗啡和芬太尼用于老年人术后行PCIA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5.
从2003年9月-2004年6月,我们消化内科应用CTS-2000净水臭氧肠道机在临床上治疗某些疾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9个月中,共治疗病人800例,其中男342例,占42.7%,女458例,占57.3%,年龄16—84岁;16岁1例,17—35岁154例;36-60岁360例;60岁以上285例。  相似文献   
56.
人发角蛋白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人发角蛋白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为临床桥接周围神经缺损寻求新的替代材料。方法 :将 18只新西兰兔的双侧坐骨神经切断 ,造成 10mm缺损 ,一侧用人发角蛋白桥接 (实验组 ) ,另一侧用空硅胶管桥接 (对照组 ) ,术后 1、 2、 3个月通过肉眼观察 ,光镜、电镜和有髓神经密度测定 ,观察、分析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再生神经均通过 10mm缺损 ,对照组有 2例无神经生长 ;实验组再生神经排列较紧密、有序 ,髓鞘形成早于对照组 ;神经纤维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人发角蛋白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是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57.
MHCC97中肝癌干细胞的分离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离肝癌细胞系MHCC97中肝癌干细胞并观察其干细胞特性.方法 利用流式分选法从MHCC97中分离出边缘群(SP)和主群(MP).分别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和裸鼠成瘤实验观察SP和MP细胞体内、外成瘤能力;羟基喜树碱(HCPT)体外诱导,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其分化潜能.结果 SP细胞克隆形成率为57%,MP细胞仅为13%;1×103SP细胞可成瘤(2/8),MP细胞则需1×105才能成瘤(2/8).诱导3 d后,约15%SP细胞出现双核;诱导后SP细胞甲胎蛋白和r-谷氨酰转肽酶的表达降低,白蛋白表达增强,葡萄糖磷酸酶仅诱导后表达.结论 MHCC97中SP亚群富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癌细胞,即肝癌干细胞.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比较纸夹板内收位固定与石膏外展位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7年4月门诊就诊的70例Bennett骨折患者,按区组随机的方法分为试验组35例(纸夹板内收位固定)和对照组35例(石膏外展位固定)进行治疗。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拆除固定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分别于骨折后6、8、12、16、20及24周按改良的Gabriele评分系统对其患手功能进行量化评分比较。结果:两组的优良率在8、12、16及20周时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和2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功能评分方面,8、12、16、20及24周时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ennett骨折的治疗中,纸夹板内收位固定与石膏外展位固定相比能明显加快患手功能的恢复,而且固定轻便、舒适,患者易于接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固定方法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超声耦合剂在体外对精子活力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将耦合剂用生理盐水稀释(分为稀释5倍组、稀释10倍组及未加入耦合剂组)后加入新鲜精液,40min后用显微镜观察精子的形态、活动率和活动力。结果:三组之间精子的形态与变异精子数无明显差别,但加入耦合剂组的精子活动率和活动力明显下降,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下降的幅度增大。结论:超声耦合剂虽不致于改变精子的形态,但对精子的活动情况有影响,故在卵泡监测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耦合剂。  相似文献   
60.
过去对脊椎结核,西医治疗多采用长期卧石膏床、使用抗结核药、病灶手术清除等方法,但是疗程长,费用多,痛苦大。我们从1977年5月~10月收治了8例并发瘘管的脊椎结核病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5例临床治愈,瘘管完全闭合;3例好转。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