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预防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措施预防急性尿潴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药物注射和按摩,分别对两组产妇排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自行排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穴位药物注射和按摩,可以显著减少剖宫产患者术后急性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
总结33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损伤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治疗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完善相关准备,治疗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治疗后加强疗效观察,重视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33例中,治疗效果优8例、良21例、差4例,优良率87.88%.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静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接受腹部手术患者共100例,分为观察组(泵注右美托咪定)和对照组(泵注生理盐水),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10 min、用药后30 min的Ramsay评分的变化,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 MMSE评分的变化,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5 min(T1)、拔管前15 min(T2)、拔管时30 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10min、用药后30 min Ramsay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的MMSE评分分别低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T2、T3时点的SBP水平分别较T0明显升高,但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的DBP水平较T0显著升高,且T2、T3时点对照组患者的DBP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患者的DBP水平明显T0~T2变化不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T1~T3时点的HR分别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静效果好,患者的认知功能术后恢复快,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混合液在超声引导下行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择期行下肢手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舒芬组和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坐骨神经阻滞,舒芬组给予含舒芬太尼10μg的O.5%罗哌卡因溶25mL,对照组给予单纯o.5%罗哌卡因溶液25mL。结果:舒芬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完全阻滞时间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快(尸〈0.05),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坐骨神经阻滞,可明显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完全阻滞时间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应激反应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LC患者90例,年龄27~66岁,体重45~84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不予右美托咪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4μg.kg-1(D1组)和0.8μg.kg-1(D2组)。观察3组患者术后4、8、1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前、术后24h、2d、3d血清皮质醇及白细胞介素-2(IL-2)溶度。结果 VAS评分:术后4、8、12、24、48h的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2组的VAS评分低于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血清皮质醇及IL-2溶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2d、3d血清皮质醇含量均较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D1、D2组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2组术后24h、2d、3d血清IL-2含量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D1组术后24h、2d、3d血清IL-2含量与术前比较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有利于降低LC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水平,而且对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气管内注入利多卡因在气管切开患者吸痰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需行气管切开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利多卡因组,Ⅱ组为生理盐水组。每组39例,Ⅰ组患者在吸痰前气管导管内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2mL,Ⅱ组患者在吸痰前气管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2mL。5min后开始吸痰,吸痰均由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操作,观察吸痰前和吸痰后lmin、3min、5min、lO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与吸痰前相比,Ⅰ组吸痰后SBP、DBP、HR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吸痰后SBP、DBP、HR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与Ⅰ组相比,Ⅱ组SBP、DBP、HR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内注入利多卡因在气管切开患者吸痰中的效果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一种较为实用、安全、操作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手术前采取口腔清洁干预措施对全麻下气管插管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本院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19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对照组术前作常规准备;干预组术前除常规准备外,采取综合性口腔清洁措施,即术前1d行口腔洁牙1次,入手术室后用口泰漱口液漱口3次。观察术后第3d血常规、胸部X线片及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以及术后1周内有否发热、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等。结果除咳嗽咳痰两组监测指标大体一致外,干预组术后各项监测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下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采取洁牙等口腔干预措施,对降低全麻气管插管后下呼吸道感染率,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两组分别于麻醉前30 min(T0)、切皮后2 h(T1)、术后2 h(T2)和术后24 h(T3)采外周静脉血检测CD3+、CD4+、CD4+/CD8+、CD3+HLA-DR+和自然杀伤( NK)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T2、T3时VAS评分分别为(3.86±0.46)分和(3.62±0.26)分,明显高于B组的(1.67±0.57)分和(1.94±0.42)分(t=4.624、4.841,均P<0.05)。 CD3+、CD4+、CD4+/CD8+、CD3+HLA-DR+与NK细胞指标:A组麻醉后各个时点上述指标均低于麻醉前(均P<0.05);B组在T1、T2时上述指标均低于麻醉前(均P<0.05);而在T3时与麻醉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麻醉后各时点上述指标均低于B组(均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比全凭静脉麻醉对直肠癌患者细胞免疫抑制更轻。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非药物干预措施对下肢骨科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影响,评价非药物干预措施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择期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使用自控式镇痛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镇痛泵的使用、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导管护理、会阴护理、常规宣教及适当体位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以责任护士为主导的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加强医护人员疼痛管理教育、患者参与的预期疼痛教育、使用三维立体冰袋、心理干预和音乐干预。观察两组术后48 h内疼痛强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镇痛泵按压总次数。结果观察组在术后4,8,12,24,48 h各时段疼痛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6,P<0.05)。观察组的镇痛泵按压次数为(2.2±1.1)次,低于对照组的(3.3±1.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37,P<0.05)。结论非药物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0.
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在全麻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应用双侧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用于全身麻醉插管,以降低其心血管反应,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