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8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46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433篇
内科学   15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03篇
特种医学   102篇
外科学   479篇
综合类   726篇
预防医学   365篇
眼科学   115篇
药学   279篇
  2篇
中国医学   394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1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根据网络直报系统信息分析四川省人群棘球蚴病(包虫病)的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点,为优化本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即网络直报)系统2007~2012年上报的四川省包虫病病例,用SPSS18.0和Excel20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该病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2年四川省包虫病累计报告10 037例,年平均患病率为55.91/10万;从年龄分布看,包虫病发病主要集中在25~65岁人群,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现象(χ2=4544.23,P<0.01);从性别分布看,包虫病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22(χ2=49.12,P<0.05);从职业分布看,牧民所占比例最大,为84.64%(χ2=5841.57,P<0.01);从地区分布看,包虫病患者主要分布于甘孜州(9127例)和阿坝州(807例)。结论四川省包虫病流行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包虫病流行状况未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应继续加大本病的防控力度并探索更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讨中药清法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对微循环障碍疗效。方法 2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中西医治疗组予中药清法,药物组成: 穿心莲、蚤休、垂盆草、川乌、三七、冰片,100ml/袋,每次1袋,2次/d;西医对照组予西洛他唑100mg,1次/d,口服,且均行血生化、微量白蛋白尿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二组的变化。结果 用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身高、BMI、收缩压、舒张压、TC、HDL-C、LDL-C、TG、BUN、Cr、UA、FPG、2hPG、MA、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UA、FPG、MA、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LDL-C、BUN、Cr、2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依据“脱疽”诊治疗效标准和糖尿病足坏疽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中西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的治疗结果,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清法通过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血液流变学,进而改善患者微循环障碍,促进伤口愈合,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4.
瘤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microRNA(miRNA)对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包括调节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调控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等,通过与靶基因mRNA互补位点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miRNA在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5.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重要的调控性非编码RNA,其含量丰富、性质稳定、存在广泛,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调控基因表达,在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文章综述了circRNA在多种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克州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和发病特征。 方法分析我院近3年收治的VT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与住院及手术相关,分为医院相关性VTE(HA VTE)和社区相关性VTE(CA VTE)。调查患者的VTE危险因素,分析不同部位类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或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差异。 结果共纳入81例VTE患者,其中CA VTE 63例,HA VTE 18例,前者是后者的3.5倍。CA VTE的危险因素以肥胖(28.57%)、创伤或骨折(19.05%)、卧床(17.46%)为主,尚有15.87%的病例未能明确危险因素。HA VTE的危险因素以外科手术(66.67%)为主,其中又以骨科(6例)、妇产科手术(2例)最为常见。左下肢、右下肢、双侧下肢DVT的构成比分别为62.96%、34.57%、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合并PTE的概率,双侧下肢DVT为100%,右下肢为32.14%,左下肢为1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克州地区CA VTE较HA VTE常见,前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肥胖、创伤或骨折、卧床,后者为外科手术,并以骨科、妇产科手术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97.
调查了某部111名执行正常勤务官兵.HP感染率为63.9%.有上腹症状HP感染率67.7%,高于无症状58.1%(P<0.05)。胃镜检出的溃疡病、十二指肠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正常人的HP感染率分别为10%、83.3%、71.4%、64.8%和37.5%(P<0.05),再次论证丁HP感染与慢性胃病发病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8.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胃造瘘术,由于它具有简单易行、经济实惠、安全快捷等优点,近年来,国内也日益推广应用,已部分地替代了手术胃造瘘术,我院自1998年以来先后为27例脑外伤或脑血管意外的患者施行了手术,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998年2月至2001年1月住院患者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8~79岁,平均51岁,所有病例均为心脑疾病造成昏迷或神志不清者,在行PEG之前大多…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 探讨一种动力型髋离断假肢控制方法提升佩戴者步态对称性的可行性。 方法 通过九轴姿态传感器采集健康人体下肢步态运动学信息,使用BP神经网络建立穿戴髋离断假肢截肢者健侧-假肢侧运动学映射模型。将截肢者健侧腿的运动学信息实时传入该映射模型,生成髋离断假肢运动的目标轨迹,结合下肢假肢动力学模型,通过PID算法控制髋离断假肢电机运动,实现截肢者的实时步态分析和假肢的实时控制。记录截肢者穿戴动力髋离断假肢行走实验中的步长、步频及最大髋关节角度等数据,并结合步态对称性指标SⅠ、RⅠ、RⅡ对假肢控制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 BP神经网络建立的截肢者健侧和假肢侧的运动学映射模型,综合关联度达到98.7%。相对于传统髋离断假肢,动力髋离断假肢髋关节的最大屈曲角度提升了105.5%,截肢者的步态对称性指标SⅠ和RⅡ分别提升了74.2%和72.2%。 结论 动力型髋离断假肢控制系统能提高假肢穿戴者的步态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