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危险部位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5例接受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的HCC患者资料。根据肿瘤位置,分为危险组(肿瘤距重要器官或组织≤5mm)及非危险组(肿瘤距重要器官或组织5mm)。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危险组196例共258个病灶,非危险组179例共233个病灶。两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7.67%(252/258)、97.85%(228/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危险组和非危险组患者1、3、5年局部肿瘤进展率分别为9.57%、19.72%、24.18%和7.34%、13.44%、14.61%;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88%、36.22%、25.37%和73.74%、43.17%、19.12%;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87%、69.50%、60.05%和94.97%、74.24%、64.91%。两组间1、3、5年局部肿瘤进展率、无瘤生存率、累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0.19、0.17)。危险组和非危险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6%(9/196)和1.11%(2/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结论通过采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方法,超声引导下MWA治疗危险部位HCC可获得与非危险部位肿瘤相当的局部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求不同地域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不同样本的比较结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Ryff的<心理幸福感问卷>对台北、赣南两地六校485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在自主性、生活目标维度上赣南大学生得分高于台北大学生(P<0.01,P<0.05),在与他人积极关系维度上台北大学生得分高于赣南大学生(P<0.05);两地不同性别大学生得分比较:台北大学生在4个维度上有差异,而赣南大学生在5个维度上都未显示差异.另外,两地女生之间的差异大于两地男生之间的差异.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地域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训练对不完全截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对照组18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如垫上桥式训练、跪位训练、坐站训练、佩戴支具步行训练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多点多轴悬吊运动训练,选择仰卧位、俯卧位腰椎中立位放置、仰卧位骨盆上抬和侧卧位拱桥等方式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对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TCT、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TCT、BB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TCT[(85.6±7.2)分]、BBS[(78.1±8.3)分]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悬吊运动训练可以改善不完全截瘫患者的平衡及步行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根据MR T2WI信号强度预测微波消融子宫肌瘤所需能量的可行性。方法 于超声引导对143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97个病灶)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对其中42例(49个病灶)于微波消融术前、术后进行盆腔平扫+MR增强扫描。微波消融功率为50 W,微波天线型号均为T11a。术前根据MR T2WI中子宫肌层信号强度为标准,将子宫肌瘤分为高、等、低信号3组;消融后测量增强MRI中无灌注区体积作为消融体积,对子宫肌瘤微波消融能效因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低、等、高信号组子宫肌瘤微波消融平均能效因子分别为(685.01±206.27)J/cm3、(702.70±254.25)J/cm3和(945.12±321.83)J/cm3,高信号组与低信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 根据MR T2WI中子宫肌瘤的信号强度可初步预测微波消融所需能量;微波消融中,T2WI呈高信号的子宫肌瘤所需能量高于呈低信号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层良性病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微波消融治疗仪对22例患者24个子宫肌层良性病灶(子宫肌壁间、黏膜下和浆膜下肌瘤16个、弥漫性和局限性腺肌病病灶8个)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微波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12~24 h均行超声造影,观察消融灶增强表现,并对无造影剂灌注区体积进行测量.结果 22例患者微波治疗前后超声造影图像特征:微波治疗前,14例子宫肌瘤16个病灶呈周边强化方式,8例腺肌病8个病灶快速优先增强,峰值时病灶与周围肌层分界不清晰.微波消融后即刻,超声造影显示24个消融灶呈边缘毛糙的类球形或不规则形无增强区,内可见线状、片状热场未消散所致的高增强.微波消融后12~24 h内再次造影,19个消融灶显示为边界较锐利、均匀一致的无增强.微波消融后即刻超声造影显示无造影剂灌注区体积为(83.41±72.83)cm3,小于微波消融后12~24 h的(94.73±80.37)cm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8,P=0.267).结论 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前及术后超声造影显示微波消融区图像变化特点鲜明,消融治疗后12~24 h内再次超声造影检查可较准确判断治疗后消融灶坏死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丰富康复训练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双重任务下步态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TIA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 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干预期间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改善脑功能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丰富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对3组对象进行双重任务步行时步态测试、认知功能测试、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测定。结果治疗前2组TIA患者步态各参数、总体认知功能、执行注意功能、P300潜伏期及波幅、血清BDNF浓度等指标与健康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 观察组步态各参数、总体认知功能、执行注意功能、P300潜伏期[(334.08±17.32)ms]及波幅[(19.98±3.88)μV]、血清BDNF浓度[(17.31±2.11)ng/m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丰富康复训练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热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术后Glisson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与肿瘤位置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 879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2 218例次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治疗的资料。根据肿瘤与Glisson系统的位置关系分为4类,肿瘤邻近1、2、3级门静脉分支分别定义为Ⅰ、Ⅱ、Ⅲ类(邻近Glisson系统组),远离门静脉定义为Ⅳ类(非邻近Glisson系统组)。分析并发症(胆脂瘤、胆漏、胆管严重狭窄、胆管—支气管瘘、动脉—门静脉瘘及动脉瘤)的发生情况。结果共20例次(20/2 218,0.90%)患者发生Glisson系统相关严重并发症。邻近Glisson系统组Glisson系统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81%(16/886)]高于非邻近Glisson系统组[0.30%(4/1 332),P0.001]。Ⅰ、Ⅱ、Ⅲ、Ⅳ类患者Glisson系统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率[6.35%(4/63)、3.52%(5/142)、1.03%(7/681)、0.30%(4/1 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lisson系统相关轻微并发症包括肝功能损伤(280例次)、门静脉血栓形成(156例次)及消融区末梢胆管扩张(82例次),且发生率在Ⅰ~Ⅳ类患者中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经皮热消融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Glisson系统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随肿瘤靠近上级门静脉分支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佳能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及频散成像(SWD)在诊断代偿期肝硬化高风险食管胃静脉曲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电子胃镜检查的各种病因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8例,采用佳能Aplio i800彩色超声仪同期检查肝脏SWE及SWD。以胃镜结果将患者分为高风险食管胃静脉曲张(HREGV)组(n=22)及非高风险食管胃静脉曲张(NHREGV)组(n=36)。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肝硬化高风险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无创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肝脏SWD及SWE对高风险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HREGV组与NHREGV组相比,SWD(t=-3.84,P<0.001)、病因(χ2=9.67,P=0.022)、TBil(Z=-2.00,P=0.045)脾脏直径(t=-2.44,P=0.018)、门静脉...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常引发严重的肢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日常生活功能障碍,尤以肢体远端伸肌运动功能恢复最为困难。随着近年来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在脑卒中康复领域的广泛应用及集成穿戴设备的不断改良,CCFES及联合疗法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腕伸展、踝背伸功能方面有良好效果。CCFES对于上肢功能的改善包括肢体远端、近端,应用于下肢时需关注反向协调机制。早介入、足疗程、多联合的CCFES治疗方案能够加速改善脑卒中患者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D-WALL系统的视觉反馈下平衡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膝关节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T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视觉反馈组、常规平衡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视觉反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下平衡训练,常规平衡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常规平衡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使用D-WALL系统对3组患者进行平衡能力测试,并采用“起立—行走”计时测验(TUGT)评估3组患者步行能力。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TUGT结果和睁眼、闭眼状态的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3组患者睁眼、闭眼状态的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均小于治疗前,且视觉反馈组小于对照组、常规平衡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对照组、常规平衡训练组、视觉反馈组的TUGT结果依次为(14.1±1.9)、(11.7±2.5)、(9.6±2.0) s,分别短于治疗前的(17.2±3.0)、(15.8±3.6)、(16.9±4.4) s,且视觉反馈组短于对照组、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