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目的研究头孢克洛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该试验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对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交叉双周期给药方式,分别口服单剂量参比制剂和头孢克洛试验制剂500mg,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两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该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按lnAUC0-t计算,与参比制剂相比,单剂量口服受试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5±10.0)%。试验制剂头孢克洛胶囊和参比制剂头孢克洛胶囊之间lnAUC0-T、lnAUC0-∞经双向单侧t检验,AUC0-T、AUC0-∞的[1-2α]置信区间在参比制剂相应参数的80%~125%范围内,表明两种制剂在吸收程度具有生物等效性;lnCmax经方差分析和双向单侧t检验,Cmax的[1-2α]置信区间在参比制剂相应参数的75%~133%范围内,表明两种制剂在吸收的峰值浓度上具有生物等效性;Tmax经非参检验,两制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制剂在达峰时间上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头孢克洛的两种胶囊制剂具有相似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点,生物利用度也相同。  相似文献   
2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厄洛替尼的浓度。方法 血浆样品经甲醇蛋白沉淀后,以甲醇-(0.1%甲酸+5mmol.L-1 NH4Ac)(60∶40,v/v)为流动相,采用Ultimate X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流速为0.9mL·min-1,通过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结果厄洛替尼的线性范围为1~2 000ng·mL-1,平均方法回收率在103.5%~109.0%,日内和日间变异均<15%。结论本法简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成功应用于厄洛替尼的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23.
目的采用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WGCNA)挖掘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的关键节点基因,并研究其与ACE1和ACE2的关系。方法从NCBI的GEO下载2个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的全基因组表达数据GSE7487和GSE738;数据初处理后,用WGCNA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识别与心脏重构相关的模块与关键节点基因,分析关键节点基因与ACE1和ACE2的关联性;并在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大鼠模型中验证它们的关系。结果分析发现在GSE7487,17个模块中有6个模块与心脏重构相关,模块基因富集于16条KEGG信号通路。在GSE738,5个模块与心脏重构相关,模块基因富集于15条KEGG信号通路,其中有10条信号通路与第一组数据结果相同,这些信号通路涉及心肌肥厚病理、氧化磷酸化、代谢等。进一步利用模块内连通性和基因重要性找到了一些心脏重构的关键调控基因,如钙依赖磷酸酶调节子(RCAN1)。RCAN1表达与ACE1表达高度相关,但与ACE2不相关。在动物模型中验证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是一个高效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应用本方法发现了心脏重构的关键节点基因,其中RCAN1可能影响ACE1-ACE2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平衡。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慢性HBV携带者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0例,另选同期健康人50例,采用ELISA法检测GP73水平,对150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肝穿刺活检,采用Metavir评分对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进行评价。结果 慢性HBV携带者血清GP73水平为(46.5±7.8) ng/ml,慢性乙型肝炎组为(90.2±10.9) ng/ml,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为(231.6±20.1) 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的(36.7±6.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GP73水平也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或HBV携带者(P<0.05);经肝组织检查,150例慢性HBV携带者肝内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表现为G0~G1 105例,G2 30例,G3~G4 15例,其血清GP73水平分别为(45.2±12.8)ng/ml、(63.8±15.0)ng/ml和(83.7±20.1)ng/ml,S0~S1 98例,S2 30例,S3~S4 22例,其血清GP73水平分别为(45.1±16.8)ng/ml、(67.3±16.4)ng/ml和(72.0±18.4)ng/ml,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严重的患者血清GP73水平显著升高,与分级或分期轻的人群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F=19.2,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GP73水平升高是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显著炎症(OR=1.1,95 % CI:1.0~1.1,P<0.05)和显著肝纤维化(OR=2.1,95% CI:0.8~1.2,P<0.05)的高危因素。结论 检测血清GP73水平可能有助于对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判断,能否作为预测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潜在标志物,还需要扩大验证。  相似文献   
25.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P-糖蛋白(P-gp)和利培酮吸收的影响机制。[方法] 以小鼠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作为研究对象,细胞孵育重组TNF-,然后进行western blot检测c-jun氨基端激酶(JNK)磷酸化水平。bEnd.3细胞以SP600125预处理1h,并设DMSO对照组,两组孵育TNF-,以western blot检测P-gp表达水平。bEnd.3细胞孵育TNF-24h,并设对照组,然后两组培养基加入利培酮(2μg/L)再孵育24h,最后吸取细胞培养基上清,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测定利培酮浓度。[结果] TNF-能激活 bEnd.3细胞JNK磷酸化。TNF-能上调P-gp的表达,但SP600125预处理能降低TNF-这一效应,经两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NF-能增加利培酮在bEnd.3细胞培养基上清的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JNK信号通路参与TNF-上调P-gp的表达过程,TNF-能抑制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吸收利培酮。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建立测定人尿液中依非巴特浓度的方法。方法:尿液样品经蛋白沉淀后,采用液-质联用法进样测定,以甲醇-0.008mol·L-1甲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35∶65)为流动相,AgilentZorbaxEclipseXDB-C18为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依非巴特为m/z832.6→m/z646.4,内标为m/z931.6→m/z745.6。结果:依非巴特尿药浓度在5.0~5000.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最低定量限(LLOQ)为5.0ng·mL-1;日内和日间RSD均〈7%,方法回收率为99.4%~103.1%,绝对回收率≥93%。结论:本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快速、准确测定人尿液中依非巴特的浓度,并且成功用于依非巴特尿药排泄的研究。  相似文献   
28.
应用显微定量法对香连丸中黄连的含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黄连的显微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29.
30.
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临床应用多,抗菌谱广,疗效好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抗生素.常用的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主要是十四元环和十六元环.其中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结构相近,无紫外吸收,特征性反应不明显的特点.以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为代表.这一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鉴别方法已有报道.主要是颜色反应和薄层色谱鉴别[1~4].已有的薄层色谱鉴别法由于展开系统复杂,对环境要求高,难于在基层药品快速检验中推广应用.本文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简单的薄层色谱系统,用于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快速鉴别,降低检验成本,提高分析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