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9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超声标记预测胎儿常见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的价值。 方法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妊娠早期(11~13+6周)产前超声检查且染色体检查判定为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综合征(染色体异常组173例)及同期染色体检查判定为正常(对照组1391例)共1564例胎儿的超声影像学指标,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等比较不同超声指标组合预测染色体异常的效果。 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提示:孕妇年龄(OR=1.05,95%CI:1.01~1.10)、鼻骨发育不全(OR=14.54,95%CI:2.28~92.75)、颈项透明层(NT)增厚(OR=12.46,95%CI:8.27~18.78)、头臀径小于孕周(OR=12.79,95%CI:1.45~113.14)、胎儿水肿(OR=9.69,95%CI:3.55~26.48)为常见三体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建立模型(Model A)的效果为:曲线下面积0.770、敏感度0.630、特异度0.904、约登指数0.534;NT增厚及年龄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Model B)的效果为:曲线下面积0.756、敏感度0.618、特异度0.907、约登指数0.525;NT增厚和年龄作为单独变量,将其他8个超声标记组合成新变量"其他异常" ,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Model C)的效果为:曲线下面积0.775、敏感度0.642、特异度0.902、约登指数0.543。 结论妊娠早期超声标记中的NT增厚对预测胎儿常见三体综合征有重要意义,其他超声指标联合可一定程度上优化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葫芦素B对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C57小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葫芦素B组、结扎术组(主动脉结扎术)、联合组(葫芦素B+主动脉结扎术),每组15只。术后1周给予葫芦素B灌胃处理[0.2mg/(kg·2d),持续到术后4周],主动脉结扎术诱导心肌纤维化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脏微血管密度;免疫荧光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运用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D31、CD34、α-SMA和波形蛋白表达和内皮间质转化程度。结果假手术组和葫芦素B组术后4周心脏微血管密度、α-SMA,波形蛋白、CD31、CD34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扎术组术后4周心脏微血管密度、CD31、CD34表达明显下调,α-SMA、波形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联合组术后4周心脏微血管密度、CD31、CD34表达明显高于结扎术组(4.31±1.06 vs 2.24±0.78,0.22±0.04 vs 0.05±0.02,0.12±0.02 vs0.04±0.01,P0.05),α-SMA、波形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结扎术组(0.31±0.03 vs 0.98±0.04,0.05±0.02 vs 0.53±0.07,P0.05)。结论葫芦素B可以通过抑制内皮向间质转化改善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53.
54.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人类健康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一项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是  相似文献   
55.
袁菱  周蕾  陈彦  张振海  吴青青  曹伟 《中草药》2012,43(8):1514-1518
目的 制备雷公藤红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NLC),考察其性质并进行体外透皮研究.方法 采用溶剂挥散法制备雷公藤红素NLC,并对其微观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及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研究,用Franz扩散池考察其透皮吸收行为,HPLC法测定雷公藤红素的量.结果 雷公藤红素NLC平均粒径为(132.3±25) nm,Zeta电位为(-26.5±3.4)mV,包封率为(88.64±0.37)%,NLC的微观形貌呈类球形粒子.雷公藤红素NLC中药物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Q=0.096 2 t1/2-0.040 6,r=0.995 1),其12h药物累积透皮量虽低于雷公藤红素溶液,但皮肤滞留量是雷公藤红素溶液的11.59倍.结论 所制备的雷公藤红素NLC可以显著增加药物在皮肤中的滞留量,有望开发为雷公藤红素的新型局部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56.
羊藿三七提取物中主成分淫羊藿苷的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青青  陈彦  蔡垠  贾晓斌 《中成药》2012,34(11):2103-2106
目的考察羊藿三七(淫羊藿、三七)提取物中主成分淫羊藿苷的肠吸收情况。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以药物表观渗透系数为指标,考察羊藿三七提取物中淫羊藿苷的吸收转运并与淫羊藿提取物及淫羊藿苷单体比较。结果在淫羊藿苷质量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羊藿三七提取物及淫羊藿提取物中淫羊藿苷的吸收渗透系数都较小,且略小于单体,但无显著性差异,而两者分泌渗透系数与单体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外排比率均下降了1倍左右。结论虽然单体淫羊藿苷的吸收较差,但羊藿三七提取物及淫羊藿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能抑制外排泵对淫羊藿苷的外排作用,从而有利于淫羊藿苷的吸收。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公众对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疫情流行的关注度、危险意识和信息需求,为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城市社区居民、幼儿教师、中学生和小学生4类人群共349人进行调查。结果86.31%的人知晓该病可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仅30.36%的人知晓该病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环境传播;对常开窗通风和文明咳嗽等预防措施正确回答率不到70%;具有良好洗手及正确处理咳嗽、打喷嚏行为的比例均较低。52.72%的人不担心自己会感染上甲流,但有13.18%的人对疫情感到很担心或感到恐惧。公众主要通过电视(68.88%)、报纸(54.68%)及网络(43.2%)三种途径获知甲型H1N1流感的有关信息。结论应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及网络等群众最常接收信息的渠道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对于无危险意识的人群和过分担心疫情的人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浙江省18~60岁城市居民的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省2个市城市2 331名居民进行焦虑抑郁状态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的2 331人中,焦虑平均得分为(40.53±10.16)分;有40.8%的人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其中轻度、中至重度、重度抑郁分别占21.66%,17.85%,1.29%;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焦虑程度女性低于男性(β=1.64),未婚(β=1.38)和离异人群(β=3.89)高于已婚人群;科技人员(OR=1.6)和公务员(OR=1.36)的抑郁水平较高。结论男性、未婚及离异人群可能是焦虑情绪发生的高危人群,科技人员和公务员可能是发生抑郁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59.
凶险型前置胎盘是威胁母婴健康,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外主要依靠超声检查来诊断。产前通过二维、三维及血流超声成像可以及早发现本病,文章对超声影像学技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诊断中的价值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0.
<正>声弹性成像(sono-elastography,SE)早在1991年由Ophir等[1]首次报道,由此突破了超声只能用于解剖成像和血流成像的限制,证明声波还可对人体不同组织弹性进行成像或测量,从而客观地反映组织本身力学特性的改变,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目前声弹性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甲状腺、乳腺、肾脏、前列腺、血管等领域中,2009年该项技术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