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分析对比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40例及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治疗)4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颅内压力(IC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AM)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优良率为7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0%(P<0.05);FA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C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0%(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更佳,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状态,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消疕汤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的影响。探讨该方对TNF-α干预作用和该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能的机制或靶点。方法:随机选取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于治疗前后早晨8时左右空腹静脉取血4ml,测定血清TNF-α水平,观察其变化。随机选取14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检测TNF-α作为对照。血清TNF-α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结果:消疕汤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有显著性差异(P0.01)。消疕汤可明显降低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且优于阿维A胶囊。血清TNF-α水平可以反映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3.
贾敏教授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和白癜风的发病机理,结合个人治疗白癜风的心得体会,提出了以"补肾法"治疗白癜风的基本原则和思路,自拟补肾消白方治疗白癜风,以补益肾阳、益精养血为治法,在补肾阳同时配以滋补肾阴药物,滋肾水并养肝木,从而达到阴阳双补平衡,精血互生,使黑色素代谢趋于正常,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4.
55.
56.
目的分析2008 — 2017年湖北省荆州市手足口病时空分布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街道/乡镇尺度采用ArcGIS 10软件对手足口病发病数据空间聚集性进行全局和局部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4软件对手足口病发病数据时空聚集性进行分析。结果荆州市累计报告发病53 15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1.59/10万。 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发病率存在空间正相关,主聚集区域位于荆州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县(市)与其接壤的乡镇,发病率存在明显时空聚集性特征。结论在街道/乡镇尺度上掌握荆州市手足口病发病数据的空间分布、时空聚集等分布特征,对于合理配置公共卫生资源、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有重要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57.
吴然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538-153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快速反应、呼吸支持、建立静脉通道、对症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安全转运等方法,对11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结果除2例病情危重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1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均安全转运到医院治疗。结论规范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时间,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双源CT通过两套X线球管和两套探测器采集图像,机架旋转90°即可获得180°的相关数据,单扇区采集的时间分辨率可达83ms.同时,可大大减少放射剂量.近年来,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征, 预测其发病趋势, 为猩红热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季节指数模型和季节ARIMA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   结果   2010-2018年猩红热年均发病率为1.37/10万, 年发病率与年份存在正相关关系(rs=0.817, P=0.007);4-6月和11-12月为高发月份; 聚类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F=4795.30, P < 0.001), 高发地区为神农架林区、宜昌市、恩施州、武汉市; 报告病例集中在1~14岁, 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拟合的最优模型为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0, 1, 1)(0, 1, 0)12, 预测显示2019年月度发病特征与历年一致, 年发病率为10.22/10万(95% CI:2.33/10万~30.43/10万), 较2018年发病水平上升。   结论   2010-2018年湖北省猩红热发病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 发病呈双峰特征, 以学生为主要发病群体, 男性高于女性, 发病主要集中在鄂西南等山区和省会城市; ARIMA模型在猩红热发病趋势预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2019年发病水平会持续上升, 需结合流行特征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60.
肾脏作为心脏死亡捐献的主要器官之一,在终末期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心脏死亡捐献中的肾脏保护取得了重要进展,在降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以及原发性肾脏无功能(PNF)的发生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