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目的:检测新工艺制备的β-磷酸三钙(β-TCP)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自制β-TCP植入小鼠股后肌袋。术后24,72h,1,2,4,8周分别取材做组织学检查,2,4周取材部分标本做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随着时间推移,β-TCP逐渐被纤维组织分割包围,但是无软骨,骨和坏死组织形成,结论:新工艺制备的β-TCP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12.
正常冈上肌腱乏血管区胶原分布的图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启明  朱庆生  马平  吕荣  王军 《医学争鸣》2000,21(7):S180-S182
目的 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研究正常冈上肌腱胶原分布的规律,以探讨胶原分布与冈上肌腱撕裂之间的联系。方法 动用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获得的正常冈上肌腱切片标本,分为2组,即:距冈上肌腱止点1cm处为一组(A组),2cm处为另一组(B组);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肌腱横切面上胶原所占面积百分比,所得数据用Spss8.0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Masson三重染色的切片中,A组胶原所占横截面积百  相似文献   
13.
BMP对异种骨移植局部TNF-α和IL-6基因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征  胡蕴玉  吕荣  王军 《医学争鸣》2000,21(1):41-44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异种骨移植局部对TNF-α和IL-6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含有一定抗原性的牛松质骨载体与不同剂量的牛BMP复合,植入小鼠股部肌袋,于术后5,10和20d取材,制备石蜡切要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定性定位检测植骨局部TNF-α和IL-6mRNA表达情况,通过图像分析,确定TNF-α和IL-6mRNA表达强度,分析植骨局部不同计量BMP对TNF-α和IL-6mRNA表达强  相似文献   
14.
大块骨组织体视学研究的图像采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块骨组织由于不脱钙切片制作技术难度高,应用体视学对大块骨组织整体形态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的研究资料较少。随着生物材料、人工金属植入材料在骨科临床的大量应用,如何获取高质量的大块骨组织整体图像,并应用体视学原理进行较为精确的图像分析变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的:寻求大块骨组织实用和有效的数字图像采集方法,使之应用体视学原理进行较为精确的图像分析。材料与方法:普通玻片上的大组织标本、硬组织切片机切取的不脱钙塑料包埋大块骨组织标本及旋转切割机切取的含金属植入物的塑料包埋磨片标本。分别采用普通显微镜、大视野显微镜、自动显微镜及图像拼接软件采集,同时采用胶片扫描仪、台式背透扫描仪及高分辩数码相机进行采集比较。结果:上述各方法在一定程度均能满足大块骨组织图像采集及体视学分析需求,同时在标本适应性、视野规模、成像质量方面总结出各自优、缺点以及相应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运动对青少年长骨发育的机理,本研究以大鼠作为实验模型,使生长期大鼠进行不同强度的跑台运动,同时结合悬吊和负重模型,采用体视学全视野无偏采样方法对不同强度运动和不同形式机械负荷的生长期大鼠骨量、骨结构、骨代谢等形态参数进行测试分析,取得运动与负荷对大鼠长骨发育影响的系列结果,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状况的评价、运动和其它干预手段的选择以及运动处方的制订等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16.
Segmental bone defects in long bones often pose achallenge tO their sMcal ~nt, and the vasculallzedperiosted po used either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other ~ materials has been Preferred as a uSeals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s"'l. HOwever, the use Of vascularized graft has to resort to ndcrosuopcal tecboqUes, Whichmakes it difficult tO populallze this OPe~ in the graSsests level intitutions. We Pimeeded with combined useOf free Periosteum and new reconshtuted bine xenograft(NRBX) in re…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大肠杆菌表达的hBMP2在小鼠体内进行剂量依赖性研究,并观察其在大鼠和家兔体内异位诱导成骨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大鼠、家兔股部肌袋植入rhBMP21.5和3.0mg,植入后1、2、4周取材观察成骨情况;小鼠股部肌袋植入100~1000μg的rhBMP2,植入后1、2、3周取材,行组织学检查,成骨量分析,碱性磷酸酶和钙含量测定。结果大鼠植入1.5mgrhBMP2植入2周、家兔3.0mgrhBMP2植入4周表现为高效成骨活性。rhBMP2小鼠体内诱导成骨实验表现为成骨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原核表达的hBMP在小鼠、大鼠和家兔体内有高效的诱导成骨活性,小鼠体内实验rhBMP2表现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导建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专利名缩写为MSCxj)生成软骨的可行性、最佳剂量及适宜的诱导环境。方法:rhBMP-2分为六组:空白组、100ng/ml组、200ng/ml组、400ng/ml组、600ng/ml组和800ng/ml组。血清浓度分为三组:无血清组、2%血清组和5%血清组。根据rhBMP~和血清不同浓度间的组合,设计18种诱导模式。一部分Mscxj制成微球,模拟三维模式进行细胞爬片培养,另一部分MSCxj直接用96孔板培养,10d后,检测MSCxj的数量、总蛋白生成量和碱性磷酸酶生成量,并行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mRNA检测,利用MPS60病理图像软件分析各组Ⅱ型胶原mRNA染色后的灰度,比较各组Ⅱ型胶原mRNA的生成量。结果:血清浓度越高细胞生成的数量越多,细胞合成的总蛋白无显著差异,rhBMP-2对细胞数量和总蛋白的合成无明显影响。2%的血清浓度比其他血清浓度更利于软骨生成。在该血清浓度下rhBMP-2为400ng/ml时,细胞特异性基质Ⅱ型胶原生成最多(F=19.56,P〈0.05)。结论:rhBMP-2能诱导Mscxi生成软骨,在血清浓度为2%、自身浓度为400ng/ml水平下诱导Mscxj生成软骨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AHF)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11例AMI患者并发AHF、心功能KillipⅡ~Ⅲ级,在常规标准抗缺血、抗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欠佳,且伴有血压和心率较基线水平升高的条件下,给予静脉注射艾司洛尔(负荷剂量0.5 mg/kg 1 min内静脉注射,继之0.05 m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肺淤血程度的变化。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11例患者接受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中位给药时间38.5 h)后,收缩压降低[(109±16)mm Hg比(136±18)mm Hg]、舒张压降低[(61±8)mm Hg比(77±11)mm Hg]、心率减慢[(71±11)次/min比(96±31)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11例患者经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均明显缓解,肺部啰音均明显减少,X线胸片肺淤血程度均明显减轻;(3)1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低血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于AMI患者,若病程中发生以缺血为诱因的AHF且伴有血压、心率较基础水平升高,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院内老年慢病患者脂肪、肌肉及骨骼等人体成分与跌倒的相关性,以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减少跌倒所致的不良预后,改善慢病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收集在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128例 60岁以上慢病患者人口学资料、慢病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集血常规、血糖、白蛋白、 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双能X线(dual energy X-ray,DXA)进行四肢及躯干脂肪量、肌肉量和骨矿量的检测,计算腰臀比、脂肪量指数及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index,ASMI)等。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 根据亚洲肌少症诊断标准中ASMI的值,分为肌肉量减少组和肌肉量正常组,发现年龄、体重、BMI、淋巴细胞总数、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Morse跌倒评分、腰臀比、脂肪量指数、四肢和躯干脂肪量、肌肉量等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ASMI四分位数分组分析显示除年龄、体重、BMI、淋巴细胞总数、ADL、Morse跌倒评分、腰臀比、脂肪量指数、四肢和躯干脂肪量、肌肉量等指标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四肢及躯干骨矿量在4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③跌倒相关因素的 Pearson 分析发现跌倒与年龄呈正相关(r=0.508,P<0.05),与体重、BMI,血红蛋白、白蛋白, ADL,腹部、臀部、躯干及全身脂肪量,腰臀比、脂肪量指数,四肢肌肉量、ASMI和躯干骨矿量均呈负相关(r=-0.28~-0.19,P< 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慢病患者人体成分的改变,包括肌肉量下降、脂肪量增加,导致跌倒风险增加,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老年慢病患者脂肪、肌肉、骨矿量及营养情况,从而降低跌倒风险,减少跌倒带来的危害,促进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