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64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2篇
  2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六手操作在根管预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拟接受根管预备的患者106例,治疗完成后,记录每颗患牙的诊治时间,并由患者填写综合满意度调查表.比较采用六手操作和四手操作进行根管预备所需诊治时间及患者治疗后的综合满意度.结果 采用六手操作和四手操作进行根管预备,每颗患牙平均诊治时间分别为(44.96±12.59) min、(55.33±14.5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P=0.0003).患者治疗后的综合满意度分别为(8.89±0.69)分和(8.31±1.16)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3.09,P=0.0016).结论 在根管预备中采用六手操作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综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结合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分别于护理前后记录两组血压、自我管理效能评分、中医临床症状量化积分,并记录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压和中医临床症状量化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有效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剑突组)与胸腔镜辅助(胸腔镜组)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不同及优势。方法 2016年至2019年我科收治漏斗胸手术患者59例,平均年龄16±3.82岁,33例行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Nuss手术,26例行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比较年龄、Haller指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剑突组与胸腔镜组在年龄,Haller指数、手术时间,出血量上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剑突组出院时间短于胸腔镜镜组。术后6 h至术后24 h,疼痛感明显增强,而术后48 h疼痛则减轻,而术后24 h剑突组疼痛感较胸腔镜轻,有统计学意义。剑突组术后胸腔积液(33.3%)发生率高于胸腔镜组(15.4%),而剑突组气胸(27.3%)发生率则低于胸腔镜组(42.3%)。胸腔镜组一例非对称性漏斗胸术后2周出现心包积液,双侧大量胸腔积液,治疗后康复出院,其余患者均平稳。结论 针对对称性漏斗胸患者,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与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均无明显差异,均可获得满意效果,而针对非对称或复杂漏斗胸,剑突下小切口安全性则更有保证。  相似文献   
24.
小儿VSD封堵术50例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Amplatzerk推出Amplatzer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国外临床试用取得了较好和治疗效果。2002年新的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膜周部及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我科自2002年开始应用美国AGA公司Amplater室间隔封堵器及我院与深圳先健公司研制的国产室间隔封堵器为VSD的患儿进行了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现将2002年至2003年我科50例VSD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总结相应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对人住NICU的危重新生儿压疮高危因素进行分析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发生压疮12例,压疮发生率0.76%。结论针对引发新生儿压疮的各类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预防护理,对于降低压疮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肿瘤的多药耐药(MDR)是导致癌症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在人体广泛存在,并且ABC转运蛋白的过度表达是导致肿瘤细胞产生MDR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分子影像技术对MDR肿瘤进行早期监测,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笔者就分子影像技术在监测MDR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7.
28.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ICP-AES)同时测定植物人参中10种微量元素,采用微波溶样技术对微波消解人参样品条件进行试验测试,并用国家标准物质(GBW07602)作为跟标样品进行10次平行测定,微量元素测定结果RSD(n=10)在0.89%-3.96%之间.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考察乳腺癌组织(Ca)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Nor)中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酶)及二氢嘧啶脱氢酶(DPD酶)与化疗药物卡培他滨(CAP)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氟尿嘧啶(5-Fu)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LISA方法 定量测定26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TP酶及DPD酶的表达水平;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测定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CAP及5-Fu浓度.结果 TP酶在癌组织中平均表达水平是386.1163 ng/mg蛋白,在正常组织中为42.5682 ng/mg蛋白.DPD酶在癌组织中平均表达水平是209.528 ng/mg蛋白,在正常组织中为339.368 ng/mg蛋白.CAP/5-Fu比值范围是0.0804~5.0000.结论 在P=0.05水平上,癌组织中TP酶表达水平远远高于其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DPD酶在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没有差异,但具有很强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0.43>rs0.05/2(26)=0.390,P<0.05).TP/DPD预测CAP/5-Fu的效能高于TP酶及DPD酶.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s)的临床病理特征、CD10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原发性小肠DLBCLs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全部患者均经Ann Arbor分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标本。结果Ⅰ和Ⅱ期患者15例(62.5%),Ⅲ和Ⅳ期9例(37.5%),Karnofsky状态分析平均为75.5%(40%~100%)。24例患者中,20例(83.30%)行手术治疗,16例(66.7%)接受化疗,无放射治疗患者。在19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的患者中,CD10阳性7例(36.8%),CD10阳性组与CD10阴性组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但CD10阳性表达更多在Ⅰ期患者中(P=0.013)。19例患者获随访,平均生存期32.7个月(1~111个月),5例(26.3%)死亡。统计分析显示,Ⅰ、Ⅱ期患者与Ⅲ、Ⅳ期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97),而CD10阳性组与CD10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小肠DLBCLs中,Ⅰ、Ⅱ期患者的预后(包括手术和化疗)比Ⅲ、Ⅳ期更好,CD10阳性更多的表达在Ⅰ期淋巴瘤患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