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介绍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经验。方法 完整解剖出胆囊管后,通过挤捏法排尽胆囊管内结石。结果 468例LC中,44例存在胆囊管结石(9.4%)。1例中转,43例在LC术中清除胆囊管结石。31例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1例行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术后随访3—12月无胆囊切除综合征表现。结论 挤捏法可以有效的清除LC术中胆囊管结石。  相似文献   
52.
复方乙烯雌酚霜剂治疗女性尿道肉阜6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乙烯雌酚霜剂对女性尿道肉阜的疗效。方法 用我院自制乙烯雌酚霜剂治疗女性尿道肉阜 6 8例 ,其中肉阜直径 <1cm 5 6例 ,>1cm 12例。结果 所有 6 8例病例中肉阜消失 49例 ,缩小体积超过 1/ 2共 11例 ,体积未缩小或缩小不足 1/ 2共 8例 ,总有效率 88.2 4%,其中肉阜直径 <1cm病例组疗效显著优于直径 >1cm病例组 (P <0 .0 1)。结论 复方乙烯雌酚霜剂对女性尿道肉阜有明确的疗效 ,可使大多数病人免除手术痛苦 ,但对肉阜直径 >1cm的病例应根据患者情况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3.
胃大部切除术后左侧脓胸,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4.
阻塞性黄疸(阻黄)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本实验目的是研究阻黄时肠粘膜免疫功能的改变。实验包括阻黄组和对照组,采用胆总管结扎制造阻黄模型,以胆汁外引流组作为对照,每组15只动物。制造阻黄模型后2周,取小肠检测肠液中分泌型IgA(S-IgA)浓度、肠粘膜内淋巴细胞体外刺激转化能力、粘膜固有层内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阻黄鼠肠液S-IgA浓度降低;肠粘膜内淋巴细胞刺激转化能力降低;粘膜固有层内含IgA浆细胞、CD4阳性和CD8阳性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差别有显著性(P>0.05)。因此,我们认为阻黄时肠粘膜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55.
逆行游离式胃近端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河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郑州450003)尤伟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武汉430022)陈道达卢晓明胃近端迷走神经切断术(PG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较其它降酸手术更符合生理,但术后溃疡复发率较高,复...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保留植物神经后对排尿功能、性功能及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 根据直肠癌Dukes不同分期,对A、B期38例实施完全保留神经,对C期8例实施保留一侧神经或仅保留骨盆神经,并用双吻合器行低位保肛术。结果 A、B期保留神经者92.4%能勃能,100%能射精,近期的排尿障碍2例,C期切除神经者,4例勃起障碍,5例射精障碍。吻合口瘘2例、局部复发2例。结论 保留植物神经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能有效地减少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7.
重视消化性溃疡病因和治疗的变化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过去的 2 0余年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这是由于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对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进行了大量研究 ,其结果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遗憾的是这些变化并未普遍引起外科医生足够的重视。消化性溃疡仍然是病因不明的常见多发病。1 91 0年Schwarz的“没有酸就没有溃疡”的学说长期以来一直视为经典。目前认为 ,Hp感染是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和发病的先决条件。1 982年Marshall和Warren从胃黏膜上培养分离出Hp之后 ,对Hp的研究成为世界研究的热点。我国1 985年首次分…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生存素(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联合抑癌基因P53对人胃癌细胞系HS-746T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P53基因和设计合成的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胃癌细胞系HS-746T进行处理,分空白对照组、反义survivin转染组,P53基因组,反义survivin加P53共转染组。采用细胞计数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生长速度,用RT-PCR技术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survivin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末端原位标记染色法(TUNEL)分析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不同时间反义survivin转染组、P53基因组和共转染组均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能够下凋胃癌细胞surviv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共转染组较单独用药组效应明显增强,共转染组胃癌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另外两组。结论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联合P53基因抑制人胃癌细胞的生长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大于单独应用一种药物。  相似文献   
59.
目的总结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假性动脉瘤(visceral pseudoaneurysms,VP)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经验。方法1995年9月至2016年4月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或(和)腹腔出血,经CT血管造影(CTA)或(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VP破裂出血病人19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2岁。出血时间为术后10~64 d,平均22 d。19例病人中单支VP破裂出血者15例,其中肝动脉VP破裂出血4例,胃十二指肠VP破裂出血6例,脾动脉VP破裂出血5例。分析19例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VP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经动脉导管栓塞治疗15例,3例死亡;手术治疗4例,死亡2例。本组14例经手术或介入治疗成功止血病人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3年,平均随访20个月。随访期间均无动脉瘤复发及再出血,但有4例病人因原发病分别于手术后1~3年死亡。结论CTA或(和)DSA可确诊VP破裂出血,而经动脉导管栓塞治疗是该类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腹腔镜改良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低位直肠癌患者86例,采用腹腔镜下改良Parks术切除肿瘤,结肠肛管吻合,评估其术后并发症、肛门控便、排尿以及性功能状况。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漏5例,其中吻合口狭窄3例,全部患者随访24~48个月,肝、肺转移7例,吻合口局部均无复发,复发死亡2例;术后6个月60.2%(50/83)患者对排便情况满意,术后1年73.5%(61/83)患者对排便情况满意;术后2年85.4%(70/82)患者对排便情况满意;术后1个月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为9.6%(8/83);男性患者术后1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18.0%(9/50),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26.0%(13/50);66.7%(22/33)女性患者术后3个月对性生活满意。结论应用腹腔镜下改良Park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术后患者可获得较满意的控便、排尿及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