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成骨诱导后成骨转录共刺激因子(TAZ)和Wnt/β-catenin mRNA的表达,探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BD)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10例初治MM患者及10名健康对照者骨髓MSC,体外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茜素红实验检测矿化物沉积、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骨桥蛋白(OPN)、骨钙素(OC)、碱性磷酸酶(ALP)、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mRNA的表达,分析成骨细胞分化指标变化;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的TAZ、Wnt/β-catenin mRNA,分析两组间TAZ和Wnt/β-catenin mRNA表达差异。结果 骨髓MSC 体外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阳性,呈现明显红色钙化结节;实验组MSC 诱导后与诱导前相比,成骨细胞分化指标OC、ALP、Cbfα1 mRNA表达增高[(2.0958±0.5665、2.6670±0.3847、0.8463±0.3473)比(1.3487±0.9291、1.1452±0.6054、0.4439±0.2945)](t值分别为2.171、6.709、2.795;均P<0.05);对照组MSC 诱导后与诱导前相比,成骨细胞分化指标OPN、OC、ALP、 Cbfα1 mRNA表达增高[(2.1096±0.8267、2.8991±0.3531、4.3045±0.2844、1.3273±0.4075)比(1.2200±0.9091、0.8780±0.3927、1.9161±0.2684、0.6736±0.2513)](t值分别为2.289、12.103、25.134、4.411;均P<0.05)。MSC 体外诱导成骨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成骨指标OPN、OC、ALP、Cbfα1 mRNA表达降低[(1.2710±0.5636、2.0958±0.5665、2.6670±0.3847、0.8463±0.3473)比(2.1096±0.8267、2.8991±0.3531、4.3045±0.2844、1.3273±0.4075)](t值分别为-2.650、-3.805、-10.822、-2.841;均P<0.05)。实验组骨髓MSC体外成骨诱导后TAZ、β-catenin mRNA(2.2315±1.0723、0.5801±0.2159)比对照组(4.4140±0.8325、0.9516±0.292)表达降低(t值分别为-5.085、-3.235;均P<0.05)。结论 骨髓MSC 体外诱导细胞OPN、OC、ALP、Cbfα1 mRNA表达增高,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MM患者MSC 向成骨细胞分化潜能比健康人降低,TAZ和Wnt/β-catenin 基因可作为MBD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和GPⅠb/IX)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方法,并评价其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抗人血小板GPⅡb/Ⅲa(CD41a)、GPⅠb/IX(CD42b)单抗包被微球,将血小板从待测血液样本中分离并裂解,血小板裂解后与包被好的微球共同孵育,加入PE标记的羊抗人IgG多克隆抗体,上机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ITP组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患者自身抗体表达情况。将所测样本的平均荧光强度值(MFI)与正常对照(3个不同正常人血样)MFI的均值进行比较,计算其比率。结果:ITP组该比率均值及范围:GPⅡb/Ⅲa:6.52(0.22~30.20),GPⅠb/IX:6.13(0.56~22.00);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为:GPⅡb/Ⅲa:1.20(0.32~3.04),GPⅠb/IX:1.302(0.33~3.56);正常对照组比率均值及范围为:GPⅡb/Ⅲa:0.96(0.23~2.28),GPⅠb/IX:0.97(0.22~2.13)。ITP组2种自身抗体荧光强度比率明显高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以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比较标准剂量沙利度胺和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2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MP方案化疗,马法兰4mg/m2·d,口服,d1-7;强的松40mg/m2·d,口服,d1-7.每4周1次共6次.标准剂量组同时给予沙利度胺口服,从100mg/d起,晚上顿服,逐渐增加至400mg/d,持续至6个MP疗程;小剂量组沙利度胺以100m/d开始口服,每晚顿服,持续至6个MP疗程.定期测定血常规、M蛋白、骨髓浆细胞数、肾功能、β2-微球蛋白和乳氢酸脱氢酶、扁骨X线片,观察常见不良反应.所得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10.0分析.结果 标准剂量组完全缓解率25%和总有效率83.3%,小剂量组完全缓解率16.7%和总有效率75%,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剂量组的便秘、恶心、腹胀、口鼻干燥、头昏、头痛、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均高于小剂量组,总不良发应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MM与标准剂量沙利度案联合MP疗效相近,但不良反应少,更适合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MDR1基因转导入脐血CD34^ 细胞的最佳方法,为MDR1基因转导的临床应用打基础。方法:用磷酸钙沉淀法将含有人全长MDR1cD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HaMDR1/A转到包培育细胞PA317中,建立产病毒细胞系,以人脐血中分离的CD34^ 造血干/祖细胞为靶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转染,转导的条件为:与含病毒的上清液共培养12天,每天更换病毒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IL-3,IL-6和SCF三种造血生长因子(HGF),转染后用集落培养法测定对COL的耐药性,用PCR检测14-17天所形成集落的MDR1 cDNA,计算转染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70的阳性程度,并观察不同时间间隔加HGF对脐血CD34^ 细胞的扩增和转染的影响。结果:脐血CD34^ 细胞转染阳性为86.4%,P170的阳性率为77.0%,77.1%的集落对6ng/ml的COL耐受,57.4%的集落对7ng/ml的COL耐受。结论:此转染系统既能有较好的转导效果,也有较好的扩增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足叶乙甙(VP16)联合CAG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Ara-C 阿柔比星(ACLA)]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患者进行VP16联合CAG方案诱导缓解治疗。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临床表现、血常规、血生化和骨髓细胞学检查指标。结果:15例患者接受本方案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32岁(18~52岁)。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NR)4例。CR率60%,总反应率(CR PR)73.3%。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为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发生率为33.3%)。结论:VP16联合CAG方案诱导治疗难治性AML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66.
患者男 ,62岁 ,2 0 0 1年 5月因乏力 ,消瘦 ,面色苍白于我院就诊 ,检查发现 ,贫血貌 ,胸骨压痛 ,脾肋下 5cm ,WBC 18 3× 10 9/L ,经骨髓等检查后诊断为CML慢性期。给予羟基脲 (HU) 2~ 4g/d治疗 1个月后达CR ,并予干扰素 30 0万~ 5 0 0万U +HU 0 5~ 3 0g/d或Ara C 15mg ,每天 2次维持治疗。2 0 0 1年 11月 ,病人因胸闷 ,气促 ,心悸 ,眼球震颤及复视再住院 ,检查发现心肌酶学异常 ,血氧饱合度 (SO2 )与血氧分压 (PO2 )下降。胸部X片为胸部充气不足 ,肺纹理增粗模糊。头部MRI显示有脑白质变性 ,考虑为…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使用低强度Bu/Cy ATG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减低剂量的Bu/Cy ATG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8例恶性血液病,预处理方案是:马利兰(BU)4 ms/(ks·d)×3,环磷酰胺(CY)60 ms/(kg·d)×2,司莫司汀(Me-CCNU)450 Ing/(m2·d)×1,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3 ms/(kg·d)×2.采用环孢素A 霉酚酸酯(MMF) 短程MTX预防GVHD.结果 18例患者重建造血,中位随访时间22(3~40)个月,18例中无病存活10例,死亡8例,缓解期移植患者的存活率达66.7%.结论 低强度的Bu/Cy预处理方案,移植相关毒性减小,该方法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8.
作者采用盐析法从玻璃涂片提取DNA并将其用于聚合酶链反应(PCR)。 室温下贮存1~2年的未染色骨髓涂片2~3张,用新的刮胡须刀片将髓膜刮到1个无菌Eppendorf管中。DNA用过去描述的方法改良后进行提取:刮下的材料首先溶于1ml蒸馏水和500μl 1%Nonidet P-40溶液中10分钟。离心后核沉渣进行温育,加350μl核溶解缓冲液和150μl蛋白酶K溶液,37℃过夜。完全消化后,每管加入200μl和NaCl,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联合强的松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15例患者均为糖皮质激素、脾切除、长春新碱治疗无效。给予霉酚酸酯1.5~2.0g/d,分两次口服,强的松0.5mg/(kg.d)口服,连服2~4个月,服用3个月无效者停药。按1998年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将疗效分为显效、良效、进步和无效。结果15例患者中有5例显效(33%),3例良效,4例进步,3例无效,有效率达80%。所有患者对霉酚酸酯耐受良好,2例有轻度腹泻和恶心,1例发生白细胞减少,经减量或对症治疗完成6个月以上的治疗,副作用发生率20%。12例有效的患者1例因停药复发。结论霉酚酸酯是一个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的药物,与强的松联用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K562/AS2细胞株对三氧化二砷(ATO)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细胞内柔红霉素(DNR)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NA聚合酶、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以及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lrp)表达水平的检测采用RT—PCR法。结果:K562和K562/AS2细胞表面P—gP任意荧光强度、K562/AS2细胞内DNR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K562/AS2细胞株MRPⅠ和TopoⅡ表达明显高于K562细胞(P〈0.05),DNA多聚酶,mdr1和lrp表达与敏感细胞株K562细胞相同(P〉0.05)。结论:ATO耐药细胞K562/AS2高表达MRP1,并产生低倍数的多药耐药。K562/AS2细胞TopoⅡ基因表达增高,其意义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