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277篇
预防医学   165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29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甲醛是目前我国首要的装修型化学性室内空气污染物,其污染特征表现为:①污染涉及的范围广:在我国绝大多数(70—95%)新装修家庭和办公室都存在。②污染时间长,呈季节性波动:装修产生的甲醛污染可以持续数年之久。这是因为油漆、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脑利钠肽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心衰患者 4 2例 ,心功能 (NYHA)分级为Ⅱ~Ⅳ级 ,均接受利尿剂、洋地黄、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 ,随机分为 2组 :螺内酯组 2 1例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螺内酯 2 0mg ;对照组 2 1例 ,除不给予螺内酯外 ,余处理与治疗组相同。动态观察心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 1个月NYHA分级变化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心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 3个月血清BNP 32浓度。同时使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 :螺内酯组和对照组治疗 1个月后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 .7%和 76 .2 % (P <0 .0 5 ) ,显效率分别为 6 1.9%和 4 2 .9% (P <0 .0 5 )。两组患者治疗 1个月后 ,NY HA分级均有所改善 ,但螺内酯组治疗后改善显著(P <0 .0 5 )。治疗后螺内酯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 (P <0 .0 5 )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降低 (P <0 .0 5 )。治疗后 2组血清BNP水平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但螺内酯组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P <0 .0 1)。螺内酯组治疗前后血清BNP水平降低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呈负相关 (r =- 0 .4 2 ,P <0 .0 5 ) ,而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呈正相关 (r =0 .6 0 ,P <0 .0 5 )。结论 :螺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 6min步行试验 (6MWT)的距离和血清脑利钠肽 (BNP)水平的观察 ,探讨 6MWT和BNP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 5 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衰组 )的 6MWT距离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NP 32浓度。并以 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结果 :心衰组的 6MWT距离 380 .3± 12 1.7m明显低于对照组 5 46 .8± 12 8.5m (P <0 .0 1)。心衰组BNP水平 75 8.3± 2 89.5ng·L-1明显高于对照组10 9.3± 37.6ng·L-1(P <0 .0 1)。NYHA心功能Ⅱ级的 6MWT距离 4 2 5 .0± 10 5 .8m明显低于Ⅲ级335 .6± 12 6 .1m (P <0 .0 1)。NYHAⅡ级的BNP水平 6 38.5± 2 2 4 .5ng·L-1明显高于Ⅲ级 878.0±334.0ng·L-1(P <0 .0 1)。 6MWT距离 <30 0、30 0~374 .9、375~ 4 49.9和 <4 5 0m患者的BNP水平分别为 988.9± 2 0 2 .6、76 8.6± 2 17.4、6 5 7.5± 185 .0和5 0 6 .9± 198.4ng·L-1(P <0 .0 1) ;6MWT的距离与BNP水平呈负相关 (r =- 0 .75 2 ,P <0 .0 1)。结论 :6MWT和BNP水平测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心肌纤维化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原因(如炎症、缺血、高血压等)引起的心肌损害,如果病变持续,终将导致心肌纤维化的发生。故防治心肌纤维化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综述了心肌纤维化的实验室检测以及多种药物治疗心肌纤维化的进展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9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自1999年-2004年,我院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0例,取得良好效果,为总结经验.现作回顾性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寻找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或混合型便秘的最佳疗法.方法:观察组采用大肠俞、天枢、中极、足三里穴位埋线方法,对照组口服中药四磨汤治疗.每天记录排便时间及排便量,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87例中81例治疗后排便均有改善(93.1%),于第1次排便后即可通畅排便,排便次数≥1次/2天,治愈68例(78.2%).对照组94例服药期间93例可较正常排便(排便次数≥1次/2天),但停药后7天内66例逐渐恢复至治疗前情况,其余病例15天内除1例外亦均恢复到治疗前情况,有效率(1.1%);显效及治愈数为0.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简便易行,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冠脉微血栓后慢性过程中是否发生心脏重塑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 2 0只 SD大鼠为研究对象 ,分为两组 :冠脉微血栓组 1 0例 ,自主动脉根部注入月桂酸钠诱发冠脉微血栓 ,建立冠脉微血栓模型 ;对照组 1 0例 ,自主动脉根部注入生理盐水 (假手术 )。复苏后均喂养 4周。应用超声心动图连续观察实验前后心腔大小及心功能变化 ,以显微图像细胞学定量分析技术结合 HE染色测定心肌细胞核密度 ( MND) ,结合 TUNEL染色及活化型 caspase- 3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 ( MAR1 和 MAR2 )。结果 复苏后 4周冠脉微血栓组与对照组比较 ,L VEDD显著扩大 ( 9.2 5± 0 .5 9m m vs6 .3 0± 0 .1 8mm,P<0 .0 1 ) ;L VESD显著扩大 ( 7.4 0±0 .4 1 mm vs 3 .4 9± 0 .2 2 mm ,P<0 .0 1 ) ;EF显著降低 ( 3 8.7± 3 .4 % vs 74 .8± 3 .5 % ,P<0 .0 1 )。 L VEDD分别与心肌细胞核密度及凋亡率高度相关 ( MND,r=- 0 .793 ,P<0 .0 1 ;MAR1 ,r=0 .84 2 ,P<0 .0 1 ;MAR2 ,r=0 .771 ,P<0 .0 1 ) ;EF分别与心肌细胞核密度及凋亡率高度相关 ( MND,r=0 .81 6 ,P<0 .0 1 ;MAR1 ,r=- 0 .797,P<0 .0 1 ;MAR2 ,r=- 0 .783 ,P<0 .0 1 )。结论 冠脉微血栓后慢性过程中发生了心脏重塑 ,心肌细胞凋亡及丢失可  相似文献   
998.
癌症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发病的关系。方法按照病例对照配比设计,对105例癌症患者及105例非癌症患者进行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测查分批吕症组生活事件单位总分明显高于非癌症组;癌症组主观支持因子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因子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客观支持因子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可能是癌症发病重要的心理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999.
右室心肌病     
本文根据Mckenna的诊断标准,报道2例右室心肌病,并对其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多样性的表现进行讨论,强调排他诊断和随访的重要性。以β受体阻滞剂为主的治疗可以减少因心律失常而导致死亡的危险性,其预后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00.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罹患神经症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罹患神经症的关系。方法:采用EMBU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40例大学生神经症患者与46名正常大学生进行父母养育方式测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FF2)、过分干涉因子(FF3)。拒绝否认因子(FF5)和过度保护因子(FF6)的得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MF3)和惩罚、严厉(MF4)因子得分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因子(FF1、MF1)、偏爱被试因子(FF4、MF5)以及母亲的过度保护、干涉因子(MF2)得分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父母的某些不良的养育方式可能是大学生罹患神经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