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3例咯血患者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云霞  刘锦铭  郑西卫 《广西医学》2002,24(7):1091-1092
引起咯血的病因很多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 ,最常见的有肺部或支气管炎症、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等。此外 ,还有其他少见疾病。咯血可致严重后果 ,及时、正确的作出诊断 ,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因此 ,本文对近 10年来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以咯血原因待查收治的 2 0 3例住院病人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以提高对咯血病因的认识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 1990~ 2 0 0 0年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住院病人共 2 0 3例 ,其中男 132例 ,女 71例。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82岁 ,平均 4 9岁。…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检测老年哮喘患者的血清miR-221表达水平,并评价血清miR-221对老年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109位老年哮喘患者(实验组)和115位健康老年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2组老年人血清miR-221表达水平,并对结果进行ROC曲线绘制.Elisa法测定2组老年人血清白细胞介素(IL)-4和IL-12浓度,同时对2组老年人进行肺功能检测.最后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计算血清miR-221表达水平与血清细胞因子浓度和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血清miR-22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绘制结果显示,血清miR-221的诊断阈值为1.37.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IL-4浓度、血清IL-12浓度、FVC值、FEV1值和PEF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血清miR-221表达水平与血清IL-4浓度、血清IL-12浓度、FVC值、FEV1值和PEF值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miR-221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老年哮喘病情判断指标,同时也为老年哮喘的临床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容积二氧化碳图(VCap)死腔参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4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74例COPD患者(COPD组)和38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受试者的肺通气、容量、弥散指标及Threshhold死腔(VDT)、Langley死腔(VDL)、Fowler死腔(VDF)、Wolff死腔(VDW)、Bohr死腔(VDB)参数。首先,在健康组中建立以死腔为应变量,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潮气量及呼吸频率为自变量的预计值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计算各受试者的正常死腔预计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COPD组死腔预计值与实测值的差异。运用判别分析统计死腔对COPD患者和健康人的判别效率。采用偏相关分析统计死腔参数与常规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在COPD组中,VDT实测值[(79.51±39.29) mL]较预计值[(97.42±30.53)mL]减小(P<0.01),而VDF[(190.20±57.41) mL]、VDW[(214.04±73.35) mL]及VDB [(294.89±93.12) mL]实测值较预计值[(177.18±38.99) mL、183.86±46.63)mL、(237.44±62.27) mL]增大(P<0.05)。在运用死腔参数对COPD组和健康组的判别分析中只有VDT和VDB占预计值%进入判别函数,总归类正确率为87.9%(116/132)。在COPD组中,VDT及VDF与FEV1、FEV1/FVC、DLCO均呈负相关(P<0.05),VDW与FEV1、FEV1/FVC、DLCO均呈负相关(P<0.05),与RV、TLC呈正相关(P<0.05),VDB与FEV1、FEV1/FVC、DLCO均呈负相关(P<0.05),与RV、TLC、RV/TLC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VCap死腔对COPD的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PTE的临床表现特点、胸部CT平扫、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特点,并对胸部CT平扫和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导致PTE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慢性心肺疾患、外科手术、创伤及骨折和恶性肿瘤也是PTE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组病例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呈高度可疑(HP)者为87.5%。本组病死率15.7%。结论:PTE仍是一个易被临床忽视的疾病,应密切加强关注其临床特征并综合加以分析,其胸部CT平扫的影像学特点对PTE的诊断价值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重复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功能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就诊且已完成肺康复训练的COPD患者,均进行6 min步行测试(6MWD),筛选37例已完成2个疗程肺康复训练的COPD患者为试验组,以及39例只完成1个疗程的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第1次肺康复训练中的年龄、性别、肺功能指标、初始6MWD、△6MWD以及6MWD运动耐力最小改善程度(minimal important difference,MID)≥35 m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1次和第2次肺康复疗程间隔平均时间是(30.00±18.00)个月。试验组在第2次康复训练中△6MWD为(55.48±19.02)m,与对照组(21.34±17.56)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第2次康复且满足MID≥35 m的患者中分析第1次6MWD差值,发现数值明显高于未达标患者,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在第1次康复训练(30±18)个月后再次进行第2次康复,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康复训练6MWD改变差值越大的患者康复预后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6.
肺栓塞并发胸腔积液临床报道较少,一般不将其作为胸腔积液常规病因来考虑。本文复习一例肺栓塞并发胸腔积液反复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胸腔积液的特点,分析积液与肺栓塞的关系,提高临床诊断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摄氧量动力学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检测中的变化特点,探讨COPD严重程度对摄氧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0例Ⅲ级COPD、17例Ⅳ级COPD患者及18名正常健康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pulmonary functi...  相似文献   
88.
心肺运动试验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肺运动试验是在不同运动负荷下对人体的心肺功能进行测定和综合评估,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测手段.本文介绍了心肺运动试验的常用指标,并重点探讨了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应用受试者特征(ROC)曲线评价脉冲振荡(IOS)肺功能参数对各严重程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64例哮喘患者及23名健康人的常规肺功能(FEV1%pred、FEV1/FVC)及IOS参数(Z5、R5、Rc、Rp、R20、X5、Fres),并依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