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7年收治的5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重点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结果5例患者中4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1例患者术后6个月死于多处转移,4例患者未出现肿瘤复发并生存至今。结论脐尿管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早期尽可能彻底的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可以达到长期无病生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我们对我院2005年传染科200例肝损害程度不等的住院患者进行了血清铁蛋白(SF)含量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多不饱和脂肪酸作为脂肪酸家族中的一员,是哺乳动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物质,其摄入种类和摄入量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均能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进程。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簇能够调控脂肪酸去饱和酶的活性并进一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基于代谢和遗传学的观点,本文综述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脂肪酸去饱和酶的调节下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簇变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究乙醛脱氢酶1(ALDH1)酶活性变化对肺癌多倍体肿瘤巨细胞(PGCC)血管生成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H1299细胞)为常规组, 10 mmol/L的4-(N, N二乙基)氨基苯甲醛(DEAB)处理细胞12 h, 撤除药物后在完全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细胞至第3天为DEAB组;1 mmol/L多西他赛处理细胞24 h, 撤除药物后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至第3天为多西他赛组;10 mmol/L的DEAB预处理细胞12 h后, 1 mmol/L多西他赛处理24 h, 撤除药物后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至第3天为多西他赛+DEAB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含量;乙醛脱氢酶(ALDH)测定试剂盒测定ALDH1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迁移能力;血管生成拟态(VM)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检测血管生成能力;蛋白印迹法(WB)检测细胞中N-cadherin、Vimen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抗体和V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多西他赛组A549细胞、H1299细胞PGCC亚群比例高于常规组;多西他赛组A549细胞、H1299细胞ALDH1酶活性高于常规组;多...  相似文献   
85.
冠状动脉钙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晚期出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也与临床意义上的冠状动脉疾病相关。临床检测到的钙化程度能反映斑块稳定状态,且能预测未来的心血管事件。冠状动脉钙化在病理上始于微钙化,然后生长成较大的钙碎片,最终导致片状沉积,这种演变与斑块的进展同时发生。本综述系统总结了冠状动脉启动钙化的两种细胞机制,并归纳了参与影响钙化进程的调节因素,同时重点讨论脂蛋白(a)和维生素K如何参与调节钙化进程,还总结了现有的特异性药物治疗以及潜在靶点,为防治冠状动脉钙化以及预防心血管事件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尖锐湿疣 (CA)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尿道内尖锐湿疣临床较少见 ,由于解剖位置隐蔽 ,病变部位难以暴露 ,治疗较困难 ,常易复发。我院自 2 0 0 0年 3月至2 0 0 3年 6月我们对 3 0例尿道内尖锐湿疣采用射频电灼 白介素尿道内点滴治疗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0例 ,男 2 8例 ,女 2例 ;年龄 19~ 55岁 ,平均 3 7岁。其中 2 5例有不洁性行为 ,17例伴有包皮、阴茎头等尿道以外的尖锐湿疣病史 ,8例曾用激光或药物治疗。 5例伴有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感染。 5例经病理确诊 ,其余病例…  相似文献   
87.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磁共振弹性成像(MRE)对肝纤维化分级的诊断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搜索2017年2月2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MRE诊断肝纤维化分级的中文和英文文献。纳入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按照预先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资料,采据QUADAS-2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软件分别对F0 vs F1-F4组、F0-F1 vs F2-F4组、F0-F2 vs F3-F4组和F0-F3 vs F4组MRE对肝纤维化分期诊断的敏感度(SEN)、特异度(SPE)、诊断比值比(DOR)、阳性似然比(+LR)和阴性似然比(-LR)进行合并计算及异质性检验,绘制分层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H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ROC)。结果:共检索出1 332篇文献,最后纳入22篇,其中英文21篇,中文1篇。Meta分析,SEN合并、SPE合并、+LR合并、-LR合并、DOR合并和AUROC,F0 vs F1-F4组分别为88.8%(85.0%~91.7%)、95.9%(91.5%~98.0%)、21.435(10.215~44.979)、0.117(0.086~0.159)、183.187(72.533~462.650)和0.96(0.94~0.98),F0-F1 vs F2-F4组分别为93.3%(89.2%~35.9%)、94.1%(90.2%~96.5%)、15.839(9.344~26.848)、0.072(0.044~0.117)、221.224(100.980~484.648)和0.98(0.96~0.99),F0-F2 vs F3-F4组分别为92.9%(88.9%~95.5%)、94.6%(91.2%~96.8%)、17.348(10.496~28.671)、0.075(0.048~0.119)、230.434(111.482~476.317)和0.98(0.96~0.99),F0-F3 vs F4组分别为97.7%(93.0%~99.3%)、93.2%(90.3%~95.2%)、14.337(9.910~20.742)、0.025(0.008~0.075)、580.405(144.871~2 325.307)和0.98(0.96~0.99)。结论:MRE作为一种新型和无创的影像检查手段,对不同分期肝纤维化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肝纤维化的精准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及其配合化疗对Lewis肺癌小鼠免疫逃逸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及其配合化疗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同时观察其对小鼠体重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实验组小鼠血清中的IL-2、IL-10、TGF-β1及γ-IFN等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及化疗对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率总体趋势为中药加化疗组单纯化疗组纯中药组,中药加化疗组抑瘤率最高,而单独参芪扶正注射液抑瘤作用并不明显。荷瘤小鼠体内IL-2、γ-IFN均不同程度的低于阴性对照组,而IL-10及TGF-β1均不同程度的高于阴性对照组。单纯扶正中药可增加荷瘤小鼠IL-2、γ-IFN的含量,但降低IL-10、TGF-β1的作用并不明显。化疗可降低IL-2、γ-IFN、IL-10、TGF-β1的含量,而中药加化疗组降低IL-10和TGF-β1的作用优于单纯化疗及单纯中药组。结论:此结果初步证明了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改善荷瘤小鼠体内存在的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阐释了中医扶正培本治则调控机体免疫功能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89.
从规范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提升医疗质量等方面探讨信息化对医院管理的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包括加强顶层框架设计、制定统一标准规范、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提高医疗大数据智能化分析水平以及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高龄供体肝移植是否安全可行.方法 回顾近年关于肝脏的衰老和高龄供体肝移植的文献,总结肝脏衰老的特点,并从高龄供体肝移植术后的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及肝脏疾病等3个方面分析其对高龄供体肝移植的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高龄供体肝移植后的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及肝脏疾病依然是制约高龄供体肝移植发展及影响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结论 高龄供体肝移植的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