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83篇
  4篇
中国医学   117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滋补肾阴是经间期出血的基本治法,但单纯地滋补肾阴不见得收获疗效,若再过用清降虚火之药物,会进一步损伤阳气,阻碍经间期重阴转阳的变化而加重出血。经间期重阴转阳的阴阳变化失调是其出血的根本原因,阳虚型经间期出血,因阳气的温煦、推动、兴奋、升发、气化等作用均减弱,治疗时应顺应月经周期的阴阳变化趋势,在滋补肾阴的基本大法上重视助阳法的应用,既能促使精血津液生成代谢,保证血循脉道而行,还可刺激卵泡正常发育及顺利排出,改善黄体功能,达到阴阳平衡,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IgA肾病(IgAN)伴血脂异常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差异,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在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住院并行肾穿剌病理检查的850例成人IgAN病例,分别比较伴不同血脂异常类型的IgAN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①与血脂正常组比较,血脂异常各组年龄偏大,且三酰甘油(TG)升高组、总胆固醇(TC)升高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组与血脂正常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各组血白蛋白(Alb)降低、血肌酐(Scr)及血尿素(UREA)升高,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U-TP24 h)升高,且TG升高组、TC升高组、LDL-C升高组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与血脂正常组比较,血脂异常组血压偏高,且TG升高组(H_c=23.5964,P0.01)、TC升高组(H_c=27.7997,P0.01)、LDL-C升高组(H_c=19.50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与血脂正常组比较,血脂异常组病理分级较重,且TG升高组(H_c=19.5893,P0.01)、TC升高组(H_c=23.4713,P0.01)、LDL-C升高组(H_c=5.4276,P=0.0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异常(包括TG升高、TC升高、HDL-C降低、LDL-C升高)是IgAN进展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不同类型对于IgAN影响虽略有差异;但对于血脂异常患者,均应积极进行调脂治疗,以延缓IgAN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分析现有的医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网络,利用先进的AquariusNET三维影像服务器获取容积图像的方法.方法 将CT所得到的容积数据存储在小型的PACS系统中,然后通过AquariusNET服务器网络将数据传送到不同地址的各种各样工作站.结果 AquariusNET服务器系统可实时提供可视化的3D影像工具,容许所有的在网PC客户端均成为强有力的3D影像工作站,实现病人的每一幅CT影像均可以进行浏览、存档.结论 AquariusNET服务器系统应用于医院PACS网络,可实现网络3D可视化存档.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大鼠肾脏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的相关研究状况。方法查阅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综述相关因素对大鼠肾脏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肾脏细胞上葡萄糖转运蛋白数量多,种类各异,对体内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等物质的跨细胞运输、排泄等作用关系密切。结论研究大鼠肾脏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在肾脏作用变化中的意义,能为疾病预防和治疗、人类抗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磨玻璃结节(GGO)样肺腺癌的MSCT征象与Ki67、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KM2蛋白及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 1型(SPINK1)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80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胸部MSCT扫描,测量并记录结节大小、实性部分最大径、类型、个数、形态、边缘及内部结构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标本中的Ki67、PKM2、SPIN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i67的表达水平与MSCT征象中的结节单发或多发(χ^2=5.805,P=0.016)、有无分叶征(χ^2=5.725,P=0.017)相关;PKM2的表达水平与MSCT征象中的形态(χ^2=4.357,P=0.037)、有无分叶征(χ^2=11.116,P=0.001)、胸膜凹陷征(χ^2=5.440,P=0.020)及实性部分最大径(t=3.119,P=0.003)相关;SPINK1的表达水平与MSCT征象中的结节类型(χ^2=4.692,P=0.030)、有无分叶征(χ^2=9.483,P=0.002)和胸膜凹陷征(χ^2=4.357,P=0.037)相关。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MSCT征象中出现分叶征是肺腺癌Ki67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42,95%CI:1.501~9.839,P=0.005),出现分叶征(OR=5.861,95%CI:1.970~17.439,P=0.001)和胸膜凹陷征(OR=3.874,95%CI:1.348~11.138,P=0.012)是PKM2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现分叶征(OR=5.472,95%CI:1.978~15.138,P=0.001)和胸膜凹陷征(OR=3.536,95%CI:1.284~9.735,P=0.015)是肺腺癌PKM2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SCT征象中的分叶征和胸膜凹陷征有助于预测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Ki67、PKM2、SPINK1的表达状态,从而为疾病的预后评估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对紫檀芪抗肾细胞癌潜在靶点进行预测,探讨其多靶点、多通路机制抗肾透明细胞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Chembl数据库预测紫檀芪的作用靶点,利用OMIM、DisGeNET数据库获得肾细胞癌相关靶点蛋白,对两者靶点进行交集,并用JVENN绘制Venn图,利用STRING及Cytoscape构建PPI网络,根据degree值筛选出关键蛋白,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关键蛋白在肾癌细胞及配对正常肾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并利用分子对接对紫檀芪与关键蛋白相关作用进行验证.结果 紫檀芪的潜在靶点有614个,肾透明细胞癌的相关靶点有280个,两者共同作用的靶点有33个,关键的靶点包括MAPK1、EGFR、AKT1、PIK3CB、KDR,其中KDR和EGFR在肾细胞癌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配对的肾组织.分子对接发现紫檀芪与KDR和EGFR均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紫檀芪抗肾细胞癌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KDR和EGFR可能为紫檀芪抗肾细胞癌的关键靶点.  相似文献   
17.
刘睿  史南  曾瀚庆 《海南医学》2015,(2):172-174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术后应用盐酸沙格雷酯后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采用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成功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踝肱指数(ABI)、血管通畅率以及截肢、静息痛和间歇性跛行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间歇性跛行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其他时段的截肢、静息痛、间歇性跛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ABI指数较术前均有较大改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各时段的ABI指数和血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沙格雷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术后间歇性跛行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对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蒿甲醚联合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对刚果(金)维和任务区非重症疟疾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刚果(金)中国二级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维和任务区56例非重症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明确诊断后即予“蒿甲醚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2~3 d后改为口服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定期观察患者症状、体温、疟原虫密度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按WHO抗疟药物临床疗效分类综合评价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56例非重症疟疾患者中,单纯恶性疟41例,混合疟15例。全部患者均获得完全临床原虫治疗成功,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平均退热时间单纯恶性疟患者为(28.5±7.6) h,混合疟患者为(26.4±6.5) h;平均疟原虫清除时间单纯恶性疟患者为(31.5±8.3) h,混合疟患者为(30.4±6.7) h;平均疟原虫清除半衰期单纯恶性疟为(2.54±0.55) h,混合疟患者为(2.42±0.43) h。两组患者退热时间、疟原虫清除时间及清除半衰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蒿甲醚联合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可有效治疗刚果(金)维和任务区非重症疟疾,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shotgun混合蛋白鉴定技术,系统研究黄明胶中胶原类物质组成,探讨其胶原蛋白的修饰。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酶切黄明胶样品,纳升液相串联质谱(nano-LC Q 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对黄明胶酶解液进行分析获得MS/MS图谱,利用PEAKS软件对获得的MS/MS图谱搜索牛科蛋白质库,以鉴定其中蛋白质组成。结果 从2个批次的黄明胶酶解液样品中鉴定了1 378个肽段,共鉴定了30蛋白质,胶原I蛋白α1链、α2链,胶原Ⅲ蛋白α1链为黄明胶的主要物质基础,研究发现黄明胶中蛋白主要有4种修饰形式:羟基化(Hydroxylation)、脱酰胺化(Deamidation)、N-端酰胺化(Acetylation)及氧化(Oxidation)修饰。结论 黄明胶的主要物质基础源于胶原Ⅰ蛋白和胶原Ⅲ蛋白,胶原蛋白经熬制后,变性、溶出、修饰获得的产物共同构成了黄明胶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来鉴定广地龙及其混伪品。方法?提取广地龙及其混伪品的DNA。利用通用引物COⅠ序列对广地龙及其混伪品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双向测序。通过比对广地龙及其混伪品的COⅠ序列,找出广地龙的变异位点,设计出广地龙的特异性引物,用于广地龙及其混伪品的鉴定。对PCR反应条件退火温度、循环次数、DNA模板量和Taq酶用量进行适应性考察。结果?COⅠ序列不存在特异性,不同物种、不同品种的动物药均可扩增出750?bp大小的片段,无法鉴定广地龙及其混伪品。通过比对广地龙及其混伪品的COⅠ序列,设计出广地龙的特异性引物PA-f/PA-r。在建立的PCR反应体系中,只有广地龙可以获得574?bp的基因片段,其他混伪品未扩增出相应条带。结论?设计的广地龙特异性引物可以准确、成功鉴别广地龙,与其他混伪品区分,为广地龙的品种鉴别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