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57篇
  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刘春雨 《吉林医学》2009,30(8):700-701
目的:观察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表现,采取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儿的康复。方法:选择50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其中支气管肺炎30例,毛细支气管炎1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4例,腺病毒肺炎,通过临床观察,采集病史,病因探讨,对护理措施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全组50例肺炎为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治愈47例,好转2例,转院1例。结论:儿科护士要早期观察发现重症肺炎的症状表现,观察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指征,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补血胶囊对缺铁性贫血(IDA)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0例IDA,经中医诊断为脾虚性血虚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研究组服用补血胶囊(党参、甘草等+硫酸亚铁、茯苓、柴胡、白芍、黄连、炒白术);对照组:服用硫酸亚铁;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研究组中医症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IDA治疗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血清内铁有关值检测显示,两组治疗后均可见SI、SF、TS升高以及TIBC下降,但研究组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安全性结果显示,对照组9例发生不良反应,研究组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血胶囊较硫酸亚铁在IDA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更好,能够短时且高效的纠正贫血,整个疗程中不良反应小,是目前中医药主治IDA较为安全和实用的方。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膀胱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8年5月收治的15例膀胱平滑肌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28~65岁,平均35岁。临床表现为排尿梗阻6例,排尿刺激症状5例,肉眼血尿3例,无任何临床症状体检时发现1例。病程1个月~3年,平均11.5个月。15例B超检查发现膀胱内占位病变,CT检查发现肿物均有不同程度强化,IVU检查12例发现膀胱充盈缺损,膀胱镜检查11例提示黏膜下占位。15例术前病理活检2例报告为平滑肌瘤。15例分别采用肿瘤剜除、膀胱部分切除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13例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报告为平滑肌瘤。结果15例患者术后排尿通畅,排尿刺激症状明显缓解,血尿消失。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影像学结合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平滑肌瘤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4.
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腺性膀胱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腺性膀胱炎患者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25~71岁,平均43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伴血尿8例,排尿困难者4例,8例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隐痛、不适.25例患者均行膀胱镜检查及组织活检证实为腺性膀胱炎.采用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病变组织电切,术后1周开始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20 mg+生理盐水50 mL,保留2 h,每周1次,连续8次,之后每月1次至术后2年.结果 25例均获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24个月.20例治愈,4例好转,1例无效,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发,25例均无恶变.结论 经尿道电切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可显著改善腺性膀胱炎症状,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95.
摘 要:目的:对2022年天津市16个区的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促进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运用集聚度和熵权TOPSIS法评价天津市16个区的基层医疗 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果:从卫生资源集聚度来看,市内6区按照地理面积的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 置情况相对丰富;从人口集聚度看,16个区中有7个区属于人口密集区,6个区属于人口均值区,3个区属于人口稀疏区;各 区在机构数量、实有床位数量、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等指标上的配置公平性均有不同。从综合配置水平看,静海区、蓟州区、 宝坻区、武清区、和平区排在前5位。结论:不同区域的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差异较大,津滨双城发展格局中,滨城 区域和环城区域为薄弱点,因此,在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需要综合考虑地理和人口的因素,均衡考虑物力资源和人力资 源的配置水平。  相似文献   
96.
虽然还剩下5年时间,但是距离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的千禧年发展目标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Tatum Anderson关注着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
肿痛安胶囊是纯中药抗菌消炎药,其主要成份是天麻、三七、僵蚕等.本品所含之中药粉在体外对多种临床分离的G+和G-致病菌,如甲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及部分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其具有抗菌消炎、消肿止痛、止血生肌之功效.现将我们应用肿瘤安胶囊治疗48例共49颗患牙的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①病例选择:急性根尖周脓肿25例均形成脓肿,前牙13颗,后牙13颗;慢性根尖周脓肿(有瘘型)23例,前牙10颗,后牙13颗,瘘管期限2个月~3年,患者年龄15~72岁.②药物为石家庄乐仁堂药厂生产的肿痛安胶囊,观察1~2年.2…  相似文献   
98.
目的:从紫玉盘Uvaria macrophylla var. microcarpa中分离具有抗癌活性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分离紫玉盘中化学成分,用波谱技术(IR,ESI-MS,1H-NMR,13C-NMR,HMQC,COSY,HMBC, NOESY)进行鉴定结构。结果:从紫玉盘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 uvarimacrins A (1), B(2)and C(4)和uvamalols D(3)。结论:化合物(1),(2),(4)均为新化合物,(3)首次从紫玉盘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TLR-4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绒毛膜羊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足月PROM患者52例(足月PROM组),未足月PROM患者46例(未足月PROM组),足月胎膜完整者40例(对照组)。显微镜下在绒毛膜及羊膜组织上有≥5个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取胎盘及胎膜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半定量积分法进行染色结果判定。未足月PROM组新生儿娩出断脐后,采集脐血检测MCP-1含量。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未足月PROM组和足月PROM组的胎盘组织中TLR-2阳性率[分别为80.43%(37/46)和78.85%(41/52)]、TLR-4阳性率[分别为86.96%(40/46)和82.69%(43/52)]均高于对照组[TLR-2阳性率:57.50%(23/40),TLR-4阳性率: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足月组与足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未足月PROM患者中,根据胎盘胎膜病理检查发现绒毛膜羊膜炎11例,非绒毛膜羊膜炎35例。虽然绒毛膜羊膜炎组胎盘组织中的TLR-2阳性率[100.00%(11/11)]和TLR-4阳性率[90.91%(10/11)]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分别为74.29%(26/35)和85.71%(30/3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组新生儿脐血中的MCP-1含量[109.12(74.72~222.12)ng/L]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60.52(48.52~135.1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TLR-2、4的表达增高可能与PROM的发生发展有关。新生儿脐血中MCP-1含量升高可提示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陈洁  赵郁  杨小春  刘春雨  李开兰  宁宁 《中国药师》2005,8(12):1051-1052
目的:为临床加温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提供稳定性实验依据.方法:按临床用药配制七叶皂苷钠-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液,考察在不同温度下放置8 h后药物的外观性状、pH值、紫外吸收图谱、含量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在20,30,35,40,45℃恒温放置8 h,除含量略有下降外,其余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0~45℃七叶皂苷钠的输液混合液在8 h内稳定,临床可以加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