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8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345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483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1235篇
内科学   622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169篇
特种医学   271篇
外科学   481篇
综合类   2146篇
预防医学   869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824篇
  7篇
中国医学   706篇
肿瘤学   21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992.
目的: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病(AF)的CT及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F的CT和MRI表现。结果:CT检查:腹壁外型7例,肿块界限清楚4例,不清楚3例;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2例;等密度3例,等低密度2例,略低密度2例。腹壁型16例,肿块界限清楚15例,不清楚1例;密度均匀13例,不均匀3例;等密度9例,略低密度4例,等低密度3例。增强12例,其中动脉期呈中度强化4例,呈轻度强化8例,静脉期和延迟期均呈轻度持续强化。MRI检查4例:肿块信号均匀1例,不均匀3例;T2WI呈略高信号2例,呈高低信号1例,呈混杂信号1例;T1WI肿块呈等低信号1例,呈低信号3例;T2WI压脂呈高低信号2例,呈高信号2例。邻近骨质侵袭性破坏4例,骨质受压1例,子宫和乙状结肠受压1例。结论:AF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对AF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NF-κB及JN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阿霉素处理组、阿霉素合并黄芩素高中低剂量组。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Westernblot法检测NF-κBp65和JNK磷酸化水平。结果:高剂量组黄芩素能够显著对抗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损伤(P〈0.05),并显著抑制炎症通路NF-κB和细胞凋亡通路JN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黄芩素能抑制NF-κB和JNK的磷酸化水平,以对抗阿霉素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中的相互关系,分析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检测乙型肝炎的患者血清标志物,取其中阳性标本共316例,按不同模式分为三组,分别检测各组乙型肝炎前S1抗原及HBV-DNA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S1抗原和HBV-DNA在HBsAg(+)HBeAg(+)HBcAg(+)组的检出率分别为82.58%、88.64%,前S1抗原和HBV-DNA在HBsAg(+)HBeAb(+)HBcAg(+)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5.36%、60.71%,前S1抗原在HBsAg(-)HBeAb(+)HBcAg(+)组未检出,而HBV-DNA还存在一定的检出率,为12.5%。结论:乙型肝炎前S1抗原与HBV-DN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且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无缝线外科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缝线外科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是外科领域的巨大进步与发展,它不仅操作简便、迅速,缩短手术时间,而且容易完成术野小、部位深、手工操作困难的缝合和吻合,扩大手术范围,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因此,作为目前最成功的外科技术之一,无缝线吻合的使用已越来越广泛,并不断有各种新功能及新材料的吻合器械被应用于临床,下面就无缝线外科技术的应用和进展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6.
了解我国护理方面科研成果的运用现状,提高护理方面科研成果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重要性的认识,分析护理方面科研成果在临床转化中面临的障碍性问题,提出有关解决或干预护理方面科研成果转化障碍性问题的措施,引导和逐步改变目前临床护理工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用药物明胶海绵治疗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干槽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我院使用药物明胶海绵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碘仿明胶海绵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9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2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1例,治疗为有效者有14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13%。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药物明胶海绵治疗干槽症疗效确切。此疗法可作为治疗干槽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记忆功能与OSAHS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呼吸睡眠门诊经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且其他方面正常的患者150例,应用英国Rivermead康复中心设计的行为记忆测验第二版(RBMFII)对患者进行记忆功能评估。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OSAHS(AHI10~20次/h);中度OSAHS(AHI20-40次/h);重度OSAHS(AHI≥40次/h),比较各组患者的记忆功能评分结果。结果不同程度的OSAHS患者记忆障碍的患病率及程度与夜间发生AHI密切相关。重度OSAHS患者的RBMFII初评分与轻、中度OSAHS患者比较,在回忆姓名、回忆被藏物品、脸部再认、路线延迟回忆、定向测试和日期等6项初评分及总标准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OSAHS患者与轻度OSAHS患者比较,在回忆姓名、回忆被藏物品、回忆预约、脸部再认和日期等5项初评分及总标准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OSAHS患者与对照组比较,除回忆姓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被藏物品、脸部再认、定向等3项初评分及总标准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患者记忆功能损害程度与病情分级相关,记忆功能减退在中、重OSAHS患者(AHI≥20次/h)中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总结腹腔镜一期Fowler-Stephens术治疗46例儿童高位隐睾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选择46例高位隐睾患儿实施Fowler-Stephens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重视术后康复指导,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46例隐睾手术均获得成功,患儿心理状况稳定,本组病例术后出现阴囊水肿2例,阴囊血肿1例,睾丸萎缩1例。术后3~6 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5 d。结论完善术前准备、加强病情观察、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做好术后康复指导是取得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伏隔核壳区(AcbSh)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在吗啡依赖戒断所致厌恶动机中的作用,揭示阿片依赖戒断的厌恶动机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Sprage.Dawley大鼠分为实验组(吗啡+纳洛酮,MN组)与对照组(吗啡+生理盐水,MS组;生理盐水+纳洛酮,sN组),连续6.5d吗啡注射(10mg/kg,bid,IP)一次纳洛酮催瘾(0.3mg/kg,IP),同时搭配条件性位置训练箱建立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大鼠模型。在立体定位术后3-5d,CPA建立前、后收集AcbSh中的细胞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对透析液中DA及DOPAC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连续6.5d的吗啡注射与纳洛酮一次催瘾搭配,实验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动机,在伴药侧的时间[(230.01±24.76)S]明显缩短,与实验前[(566.04±19.80)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89,P〈0.01)。CPA建立后,MN组AcbSh中DA水平(1.72±0.10)明显升高,与MS组(0.95±0.05)和sN组(0.09±0.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19,P〈0.01);MN组DOPAC水平(1.56±0.07)与MS组(1.19±0.04)、SN组(1.07±0.02)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375,P〈0.01)。结论AcbSh中DA及DOPAC可能参与CPA的建立,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机制可能在物质依赖厌恶动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