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ICU重症患者短期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ICU重症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因在ICU期间共死亡10例(其中观察组4例,对照组6例),最终有68例患者完成本研究。两组患者均给予ICU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康复治疗师协助进行运动训练。于治疗前和离开ICU时(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肌力评分(MRC)、ICU获得性衰弱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运动等级、步行能力评分(FAC)、使用镇静药及血管升压药的天数、ICU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出院去向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及血管升压药使用天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RC评分、FAC显著优于对照组,ICU获得性衰弱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ICU住院天数、镇静药使用天数少于对照组,出院后更愿选择康复治疗,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运动训练能有效增加肢体肌力,改善步行功能,降低ICU获得性衰弱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ICU住院天数和镇静药物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毫米波辐射对庆大霉素所致家兔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寻求防治药物诱发肾损伤的新方法。方法:将16只家兔分为治疗组(A组,共7只),对照组(B组,共7只)及正常组(C组,共2只)。A、B两组每天给予庆大霉素(GM)肌肉注射,连续注射7d;同时A组在实验第2天即采用毫米波辐射右肾区,频率35.75GHz,波长8.4mm,功率密度3.5mW/cm^2。B组则不给予相应处理。分别于实验前、后测定各组家兔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量及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家兔双侧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实验前比较:A组BUN无明显改变,B组在第10天时上升明显;组间比较发现A,B两组在第10天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开始实验后,A组Scr较实验前稍降低,在第10天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组在第10天时上升明显;组间比较发现A,B两组在第7天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第10天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A组24h尿量增加明显,在第5天、第10天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而B组24h尿量于第7天时降至最低。A组Ccr较实验前无明显改变,B组在第10天时降低明显;组间比较发现两组间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病理学检查发现A组损伤程度较B组轻。结论:毫米波辐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庆大霉素对兔肾组织的损伤作用,促进肾受损功能恢复,为临床应用毫米波辐射治疗药物源性肾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规范化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变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01-11-27/2004-09-30在安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连续入院,年龄>60岁的老年脑卒中患者54例为观察对象,将其按脑梗死和脑出血分层后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急性期(病后21d内,病情稳定48h)至病后6个月进行规范连续的康复治疗,分别在神经内科病房、康复科病房和社区或家庭进行,内容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言语治疗等。所有患者在入组和6个月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0-45分,0-15分为轻度缺损,31-45分为重度缺损)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共10项,满分100分,〈60分为不能自理)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综合评定量表(18项,每项评分1-6分,6分为完全独立,1分为完全依赖或无法进行测试,总分108分)评估综合功能,采用WHOQOL-BREF中文版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5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功能综合评定量表得分:治疗前康复组和对照组无差异(43.93&;#177;14.67,5241&;#177;1892,P〉0.05),6个月后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4.93&;#177;10.95,84.41&;#177;18.81,t=2.51,P〈0.05)。②WHOQOL-BREF中文版评分:治疗前康复组和对照组无差异(58.07&;#177;12.20,59.30&;#177;12.70,P〉0.05),6个月后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9.89&;#177;9.37,70.63&;#177;10.39,t=3.44,P〈0.05)。③改良巴氏指数评分:治疗前康复组和对照组无差异(18.59&;#177;11.96,25.74&;#177;14.32,P〉0.05)。6个月后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8.85&;#177;16.57,68.33&;#177;20.89。t=2.27,P〈0.05)。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前康复组和对照组无差异(27.30&;#177;5.06,24.93&;#177;6.63,P〉0.05),6个月后康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0.63&;#177;6.63,14.70&;#177;6.54,t=2.05,P〈0.05)。⑤未发现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论:神经内科、康复科、社区及家庭连续规范化的综合康复模式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观察躯干本体感觉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接受Tecnobody平衡仪躯干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下腰痛评分、平衡仪稳定指数(SI)进行评定。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除SI值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SI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加显著(P0.05)。结论躯干本体感觉训练能进一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增强躯干稳定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5.
在社区的老年居民中,跌倒和与跌倒相关的伤害看来似乎完全是由身体机能的减退造成的。这个比率在〉75岁的老年人中上升到40%。而由于跌倒所造成的身体功能损伤会带来看病、住院治疗、死亡以及护理院的花费。跌倒,甚至对跌倒的恐惧.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因为肌无力和平衡能力的减退与老年人跌倒危险相关,因此可以采用十预措施,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作者进行一个随机对照试验来确定是否可控全身振动疗法和物理疗法(PT)相结合比单用PT对护理院的老年人更有效。主要目的是评估可控全身振动疗法对提高肌肉能力和身体平衡性方面的效果,第2个目的是研究可控全身振动疗法在HRQOL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6.
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22例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12例)和对照组(110例),康复组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未接受任何正规的康复治疗,并对每组患者在人组时、入组后2个月末和5个月末利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其生存质量(QOL)进行评定。结果:在社区治疗2个月末和5个月末,康复组在WHOQOL-BREF各领域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社区康复可以全面提高社区中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7.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肢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治疗组加以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每例患者在入组时和病程3个月分别测定腕背伸时主动关节活动范围(AROM)、腕背伸时肌肉最大收缩时肌电(EMG)幅值和用Fugl-Meyer评估表(FMA)对息侧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3个月后ARoM、EMG幅值和FMA积分恢复优于对照绢(P<O.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18.
脑卒中的卫生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以心脑血管病等为代表的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脑卒中新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的广泛应用,相关费用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在世界各国迅速上升。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保健资源,满足国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需要,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脑卒中的卫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有所增加。现对脑卒中的经济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9.
脑卒中患者的站立平衡与运动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以Bobath技术和Brunstrom方法为主的治疗性锻炼和传统的按摩手法,对脑卒中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患进行了综合康复治疗和临床观察。治疗后,病程在1个月内的患中.下肢Brunstrom上升到5级以上有72.00%,在1个月~3个月的有77.78%;而病程超过3个月或在6个月以上,治疗前下肢运动功能达4级,仍可以康复治疗中获益。结果表明,以站立平衡和运动控制训练为主的治疗性锻炼,有助于促进脑卒中患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在社区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康复中的价值,为社区认知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92例符合人组标准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认知干预组与对照组,2组均接受规范、系统的社区康复治疗与指导,认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门的认知康复训练。2组患者在人组时及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量表、综合功能量表(FCA)、改良的巴氏指数(MBI)进行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评定。结果认知干预组治疗后,NCSE各领域评分和总分、FCA评分及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社区认知干预不仅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与ADL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