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3.0T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即T2加权像(T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对外周带慢性前列腺炎(C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前列腺Mp-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3例外周带CP及38例外周带前列腺癌(PCa)患者Mp-MRI资料。CP组年龄(64.3±7.8)岁,PCa组年龄(73.7±8.5)岁。按病理结果及Mp-MRI上前列腺外周带病变范围,将所有入选病例再分为弥漫性慢性前列腺炎(CP1)、局灶性慢性前列腺炎(CP2)、弥漫性前列腺癌(PCa1)、局灶性前列腺癌(PCa2)4个亚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外周带正常组织、CP、PCa及CP、PCa各亚组间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差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CP、PCa及其各亚组间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类型分布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DC值诊断外周带CP的诊断效能并确定最佳阈值。计算Mp-MRI(T2WI+DWI-ADC+DCE)诊断C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23例外周带CP中CP1亚组16例、CP2亚组7例,38例外周带PCa中PCa1亚组21例、PCa2亚组17例。外周带CP、PCa、正常组织间ADC值[(1.15±0.23)×10-3 mm2/s、(0.85±0.28)×10-3 mm2/s、(1.54±0.19)×10-3 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7,P<0.01);CP1、CP2、PCa1、PCa2亚组间ADC值[(1.17±0.11)×10-3 mm2/s、(1.10±0.18)×10-3 mm2/s、(0.81±0.17)×10-3 mm2/s、(0.89±0.21)×10-3 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6,P<0.01);CP与PCa组ADC值[(1.15±0.23)×10-3 mm2/s比(0.85±0.28)×10-3 mm2/s]、CP1与PCa1亚组ADC值[(1.17±0.11)×10-3 mm2/s比(0.81±0.17)×10-3 mm2/s]、CP2与PCa2亚组ADC值[(1.10±0.18)×10-3 mm2/s比(0.89±0.21)×10-3 mm2/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3、7.48、2.31,均P<0.05);CP1与CP2、PCa1与PCa2亚组间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6、1.30,均P>0.05)。以ADC值>1.02×10-3 mm2/s为诊断CP标准,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89.47%,准确度为88.52%。DCE SI-T曲线类型在CP组和PCa组、CP1亚组和PCa1亚组、CP2亚组和PCa2亚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手术病理对照,Mp‑MRI(T2WI+DWI-ADC+DCE)诊断外周带CP的灵敏度为91.30%、特异度为92.11%、准确度为91.80%。结论 Mp-MRI对外周带CP的诊断效能较高,能较准确区分CP和PCa,可作为无创性诊断外周带CP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研究Western blot方法中上样总蛋白量的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取正常成年人血清标本,测总蛋白浓度,然后分别以原血清,稀释2倍、5倍、10倍以及20倍血清等体积上样,以6%SDS-PAGE凝胶分离,拍照.结果:当上样量大于100 μg时,电泳后血清条带模糊不清,无法找出目的条带进行后续步骤的操作分析.当上样量在20~100 μg时,电泳后不同分子量的血清条带区分明显且边界清楚,有利于后续分析步骤的进行.当上样量在10 μg及10 μg以下时,电泳所得血清蛋白条带颜色较淡,提示总蛋白量不足,影响后续分析的灵敏度.结论:Western blot总蛋白上样量的不同直接关系到电泳后不同分子量目的条带的清晰程度,20~100 μg的血清总蛋白上样量可以作为Western blot上样量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局部氧疗的适宜时机、置管方式、氧流量和疗程等方法学技巧。方法 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3例创伤性伤口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清创后伤口中放置微细输氧管、连接便携式局部微氧治疗仪,持续输入50%的湿化纯氧3 mL/h+标准湿性疗法每周更换3次输氧管和敷料;对照组清创后采用标准湿性疗法每周更换3次敷料。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28 d。干预前、后每周测量受试者伤口面积、深度,从面积、渗液量及组织类型3方面计分,计算2组干预期伤口面积缩小率和愈合率,判断愈合效果,计算随访12周的愈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 试验组干预28 d的伤口面积缩小率大于对照组[(88.06±11.74)%vs(79.17±18.79)%,P=0.018],愈合率高于对照组(41.67%vs 20.0%,P=0.048),愈合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33±2.73)分vs(5.05±3.40)分,P=0.02]。随访12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愈合率接近(100%vs 94.29%,P=0.146)。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4.81±13.3...  相似文献   
25.
便秘是由于患者缺少活动、肠蠕动减弱、食品中缺少水分和粗纤维、生活不规律或排便的习惯性体位改变以及使用某些药物等, 而造成排便次数减少, 粪质干硬,排便困难。目前为止,化疗仍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便秘是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其发生率为15%左右。肿瘤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关系,大多乏力不适,活动量少,常联合用药,如抗焦虑药、安定、止吐药、利尿药、制酸药、抗胆碱能药物均可以引起便秘。便秘不是一种疾病, 而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群, 便秘对健康的危害很多。严重便秘可发生粪便嵌顿、痔疮、肛裂,甚至诱发心绞痛和脑血管意外,特别是化疗后抵抗力低下的病人,严重者可发生肛周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等。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缓解癌症患者便秘是临床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FLCN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搜集102例无血缘关系的中国汉族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外周血标本(8例有家族史、94例为散发),并以120例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汉族健康人为对照.采用Chelex-100提取法从外周血标本中分离白细胞,并提取全基因组DNA,以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通过单链构象多念性分析(SSCP)以及直接测序法检测并验证突变.结果 10例患者存在FLCN基因编码序列突变,其中4例(有家族史、散发各2例)在FLCN基因第6外显子924~926位存在3个碱基的缺失,可造成苯丙氨酸的缺失;4例(有家族史、散发各2例)在FLCN基因第10外显子1611~1631位20个碱基的缺失,可因移码在下游187nt形成终止密码;1个家系FLCN基因第11外显子1733位16插入C,可因移码在下游187nt形成终止密码;1例散发者在FLCN基因第11外显子1740位C替换成T,即使密码子429处组氨酸变为酪氨酸.健康对照组无FLCN基因编码序列突变.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中,无论散发或是家族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均存在较高频率的FLCN基因突变(10%),且有两类新型突变(第6外显子924~926和第10外显子1611~1631位碱基缺失)频发(各为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utation of FLCN gen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poradic and familial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Methods A complete genetic analysis of FLCN by use of SSCP-PCR was performed in 102 unrelated Chinese patients with isolated PSP. Results Three novel mutations (c. 924_926del, c. 1611_1631del and c. 1740C.T) and a previously reported mutation (c. 1733insC) were identified in five familial and five sporadic PSP patients. Of the 21 family members of patients with PSP including 3 previous considered as sporadic, 4 ( 19% ) had history of at least one episode of PSP and 9 (43% ) were FLCN mutant carriers without PSP. Seven of the nine (78% ) mutant carriers had pulmonary cysts detected by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 HRCT) . Although c. 924_926del and c. 1611 _1631 del were found in eight patients from the same geographic district, haplotyp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y did not share the same affected haplotype,thus excluding common ancestry. Conclusion This study first demonstrates that FLCN mutation contributes to not only familial but also apparently sporadic' patients with isolated PSP. It suggests that mutation analysis and HRCT scan may be recommended for first-degree family members of PSP patients with FLCN mutations, irrespective of their family history status of PSP.  相似文献   
27.
三维CT在髁状突区病变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三维CT在髁状突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常规显示不佳的12例髁状突区病变患者行三维CT检查。采用仰卧横轴位及俯卧冠状位二种扫描方式,经用3D软件处理,获得横轴位及俯卧冠状位二种三维图像。结果 三维CT对下颌骨髁状突区的病变,上伤、肿瘤、畸形的诊断、分类及手术设计都有重要的价值。结论 在其它影像方式难以显示髁状突区病变细节时,应考虑三维CT的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负压伤口治疗结合局部氧疗用于慢性伤口的抑菌效果和愈合效果以及抑菌率与伤口愈合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96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干预组清创后实施负压伤口治疗结合局部氧疗14天,对照组清创后实施负压伤口治疗14天,之后两组均采用标准湿性治疗每周3次,随访至愈合或随访5个月。效果指标为干预前和干预后14天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抑菌率,随访期内两组伤口的愈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 :干预组干预14天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58%vs54.17%,P<0.05),干预组对单种和2种细菌共存的抑菌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vs11.11%,100.00%vs66.67%,均P<0.05)。随访5个月内干预组伤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100.00%vs89.13%,P<0.05),愈合时间缩短了20.84天(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的抑菌率与伤口愈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80,P<0.05),对照组抑菌率与伤口愈合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r=0.083,P>0.05)。结论:负...  相似文献   
2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