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1篇
  免费   870篇
  国内免费   610篇
耳鼻咽喉   101篇
儿科学   281篇
妇产科学   179篇
基础医学   981篇
口腔科学   121篇
临床医学   2281篇
内科学   1302篇
皮肤病学   128篇
神经病学   583篇
特种医学   4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74篇
综合类   4506篇
预防医学   2003篇
眼科学   177篇
药学   2014篇
  17篇
中国医学   1756篇
肿瘤学   495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411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828篇
  2013年   756篇
  2012年   898篇
  2011年   1006篇
  2010年   949篇
  2009年   962篇
  2008年   924篇
  2007年   916篇
  2006年   923篇
  2005年   904篇
  2004年   753篇
  2003年   685篇
  2002年   640篇
  2001年   666篇
  2000年   546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81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8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患者,男,30岁。因潮热、盗汗2月、腹胀1月入院。入院前2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自觉夜间发热(未测体温)、盗汗、伴食欲下降,乏力,不伴咳嗽、咳痰。入院前1月,出现腹胀,偶伴恶心、呕吐。无腹痛,无肛门停止捧气。无厌油,无心累、气促、心悸及双下肢浮肿。体重下降15kg。PPD试验阳性,CT示“大量腹水”,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无缓解。  相似文献   
52.
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测定玻璃体内苏拉明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并论证检测玻璃体内苏拉明质量浓度的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方法]25只白兔摘除眼球冷冻后获取玻璃体,经过匀浆、沉淀、稀释等系列预处理后首先检验正常兔眼玻璃体个体差异性及紫外分光法测定玻璃体内苏拉明浓度的方法学特异性.接着建立标准曲线方程,考察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确立最低检测定量限,最后检测苏拉明在玻璃体内的样品稳定性.[结果]选取261 nm和269 nm两波长,全部6个个体及混合玻璃体的吸光值差△A(A261-A269)介于±0.002之间;外加高、低浓度苏拉明的曲线以及实际注药的高、低浓度苏拉明曲线与空白玻璃体的曲线走势一致且位于其上,各曲线的波峰波谷位置未见偏移;标准曲线方程为y=4 234 x 2,r=0.999 1;次低、中浓度、次高标准浓度点的日内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13.16%、9\67%、10.35%,日间RSD分别为17.59%、10.09%、11.11%,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5.89±0.08)%、(96.69±0.07)%、(97.43±0.01)%;设计标准曲线的最低质量浓度45μg/mL;其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分别为14.14%、15.94%,检验回收率为(94.92±0.01)%;常温组样品,8 h及以内稳定性尚好,之后不稳定.低温组及3次冻融组稳定性良好.[结论]在给定条件下,白兔玻璃体的个体差异可以忽略,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检测玻璃体内苏拉明浓度的方法学特异性好,精确度、准确度、灵敏度和样品稳定性符合规定要求,因此用该方法测定的玻璃体内药物浓度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3.
交感型颈椎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目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方法较多[1~3],各具特色.我科自2002年10月以来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1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凝血酶(TM)大鼠脑内注射对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tuRNA表达及白细胞浸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TM、TM+组织蛋白酶G(CATG)、TM+N.乙酰半胱氨酸fNAC)脑内立体定向注射制作动物模型,在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动物,应用EMSA技术检测NF-κB活性,RT—PCR技术检测ICAM-1 mRNA表达.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来检测中性粒白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TM脑内注射后6hNF-κB活性开始增加(P〈0.05),24h时达高峰(P〈0.01),然后逐渐下降。TM脑内注射后24h ICAM-1 mRNA表达开始增加(P〈0.01),48h达高峰(P〈0.01),然后逐渐下降。MPO活性动态变化趋势与ICAM-1 mRNA相似。TM+NAC组ICAM-1 mRNA及MPO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M+CATG组NF-κB活性、ICAM-1 mRNA表达及MPO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TM通过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激活NF-κB,诱导ICAM-1 mRNA表达.促进白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55.
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目的介绍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中的研究新进展. 方法广泛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并进行回顾与综合分析. 结果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与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已取得明显进展,胶原材料已成为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一些胶原基质新型药物缓释系统和新型组织工程材料已进入临床论证阶段,将促进胶原材料在组织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结论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尤其是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将胶原适当交联处理或与其它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复合外,今后的研究中还应注重利用化学修饰改善胶原性能,通过将性质不同的支链接枝到胶原大分子上,赋予胶原新的特性,从而研制出新一代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56.
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机制不十分确切,认为妊娠期胎盘分泌的拮抗胰岛素的各种激素增加及其造成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近年很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一些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影响到个体妊娠期糖尿病易感性的差异.就近年来有关妊娠期糖尿病基因多态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7.
刺山柑是一种山柑属植物,在多个国家药用。传统用作驱虫药、泥敖剂、利尿剂、通便剂、止痛剂和滋补剂。在我国新疆、西藏地区被广泛用于治疗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现代研究发现该植物含有挥发油、芥子油苷类、生物碱、萜类、黄酮类等多种成分,具有保肝、抗炎、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现对该植物化学成分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利于该植物的研究、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58.
人类的性别分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了胎儿原始性腺的分化,并通过分化后的睾丸和卵巢的激素分泌作为媒介,出现不同性别的表型,乃至心理、社会性别等一系列连续发育过程。胚胎期未分化性腺有自动向卵巢分化的倾向。在有Y染色体存在时,则向睾丸分化。Y染色体似乎是最初直接涉及男性分化的因素。对伴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病人的研究,说明了位于Y染色体上的男性决定基因,在诱导睾丸分化中具有明显而特异的功能。如47,XXY(Klinefelter's Syndrome),48,XXXY和49,XXXXY,总是表现出有睾丸的分化。并且不论其存在有多少额外的X染色体,他们的男性表现总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59.
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和抗高血压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妊娠期高血压(hypertensioninpregnancy)疾患是导致孕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约有 15%妊娠相关的死因是由于妊娠期高血压所致。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我国目前约有10 %左右的孕妇患有高血压 ;在 1990年至 1999年期间 ,美国先兆子痫的发病率增加了 40 % ;妊娠期高血压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是 ,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 ,如降压药物的应用时机 ,降压达到何种水平 ,降压药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以及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等[1 4]。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  相似文献   
60.
脑膜瘤骨侵袭行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脑膜瘤不同的骨侵袭行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差异性,探讨VEGF在骨侵袭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脑膜瘤标本及受累骨质的病理类型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病理学对比观察。结果36例标本中有骨侵袭的23例,VEGF表达为强阳性者5例,阳性者17例,阴性者1例;13例无肿瘤骨侵袭标本中,VEGF表达为强阳性者1例,阳性者6例,阴性者6例。脑膜瘤骨侵袭与VEGF表达程度显著相关(P<0.05)。VEGF主要表达于脑膜瘤细胞的胞浆,在肿瘤向骨组织浸润最明显处表达最强。结论VEGF表达水平反映脑膜瘤对相邻骨质的侵袭能力;VEGF参与脑膜瘤骨病理改变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