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缺血后适应(IP)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实验动物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兔结扎心脏左室支(LVA)后随机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组),松结后直接再灌注;G-CSF组,松结并于术后12 h开始皮下注射G-CSF,连续5 d;IP组,缺血后先行IP再完全灌注;G-CSF+IP组,联合应用IP及G-CSF干预。术中监测心电图ST段改变,同时测定手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数(WBC)、肌钙蛋白I(cTnI),于术后4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TC)染色计算心肌梗死的面积,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IP组的ST段回落明显优于IR组;G-CSF组的WBC较IR组明显增高;IP、G-CSF及G-CSF+IP组的术后7 d cTnI含量均显著低于IR组;同时IP、G-CSF及G-CSF+IP组的心功能均优于IR组,其中G-CSF+IP组最好;TTC染色表明IP、G-CSF组梗死心肌面积均明显低于IR组,且G-CSF+IP组的梗死心肌面积最小,超微结构观察也显示G-CSF+IP组的心肌肌丝和线粒体损伤也明显减轻。结论:联合应用IP和G-CSF干预可减少实验动物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线粒体损伤,并能促进心功能恢复,减轻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辅助治疗,观察BiPAP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BiPAP辅助治疗24h,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4%;均未发生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BiPAP辅助治疗后12,24h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增高(P<0.01),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优势明显,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将现代医学"病"和中医"证"相结合,具有独特优势,有利于探究药物的临床功效及作用机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笔者拟对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进行综述,以期推动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总结县市级非直属附属医院10年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足及改进举措进行了剖析,为探索医学教育改革、完善附属医院功能、提升医院科教内涵、实现院校合作共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 ,2 4岁。因服用心律平 (普罗帕酮 ) 30片 (每片5 0mg ,总量 15 0 0mg)后 2h就诊 ,入院时嗜睡、乏力、恶心。血压、心率等指标正常。未发现重要的阳性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无异常。心电图显示 :房内、房室、室内均有传导阻滞 (图 1A) ,P波和QRS波明显增宽 ,QRS时限近0 16s,P R间期长达 0 2 8s。经洗胃、补液支持等治疗 15h后 ,患者嗜睡等症状明显好转 ,复查心电图基本正常 (图1B)。讨论 心律平为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主要抑制钠通道 ,同时还有较弱的 β 受体阻滞和慢通道阻滞作用 ,其抗心律失常谱广 ,疗效确切 ,因而…  相似文献   
16.
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对于夯实县市级医院人才培养、推进医改有重要意义。针对县市级医院住培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从完善基础、规范管理、严格师资、激励创新等方面改进探索,培训基地内涵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病态血管细胞和凋亡细胞碎片产生病理性蓄积形成的动脉闭塞为特征的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是诱发严重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病理基础,对于其病因病机的探讨一直是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细胞胞葬是一种新型的程序性死亡细胞清除方式,指巨噬细胞将凋亡细胞吞噬、降解,防止继发性坏死的过程,是机体生理过程中一种关键的稳态机制。在病理状态下,胞葬功能障碍造成凋亡细胞、坏死碎片病理性蓄积,导致继发性细胞坏死发生和细胞内毒性内容物不断释放,诱导炎症消退障碍和胆固醇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瘀毒”理论是中医学阐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学说,动脉粥样硬化始于血液凝滞不畅的病理状态,血凝日久,成瘀生毒,瘀毒交互为患,壅塞血脉,从而形成斑块附着脉管,而“瘀毒致变”之论是对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病和疾病演变的的重要认识。从中医理论角度,细胞胞葬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中医“瘀毒”的病因病机存有相似之处。因此,该文以“瘀毒”理论为切入点,探讨细胞胞葬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中的作用机制,并提出运用解毒活血法调控细胞胞葬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策略,旨在为解毒活血法防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肢静脉造影在心脏起搏导线置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8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中常规方法不能置入起搏导线者,用大号针头,将造影剂快速推注入静脉入路,行静脉造影,根据造影情况更换静脉入路或在造影指引下行经皮静脉穿刺。结果:通过常规方法不能成功置入起搏导线者9例,其中4例在造影指引下重新穿刺锁骨下静脉、3例改穿腋静脉、2例在另一侧置入心脏起搏导线,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造影是简单可行、安全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即使接受及时的再灌注治疗,仍有较高的死亡率[1]。AMI发生后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只有极少量的心肌细胞发生分裂增生,但不能完整修复心肌组织,25%的患者将出现继发于心肌梗死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20.
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诊断冠心病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运动后收缩压异常升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及高血压对其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88例先后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的患,根据高血压的有无和冠脉造影结果分组。以运动后恢复早期6min内,收缩压后期比前期升高≥10mmHg为收缩压异常升高的阳性判定标准。结果 收缩压异常升高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于ST段压低标准;其敏感性与冠脉病变程度成正比,其升高值亦与冠脉病变成正相关;在非高血压组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对合并高血压的患,两指标联用的诊断准确性最高。结论 运动后收缩压异常升高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