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红曲菌株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红腐乳中的红曲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根据红曲菌嗜酸、耐乙醇的生长特性,用含乙醇的麦芽汁、含乳酸的大米培养基分离红腐乳汁中的红曲菌,并用对数稀释平板法进行纯化。纯化后的红曲菌显微观察确定其属别。依照其在MEA培养基上25℃培养的菌落形态特征鉴定到种。[结果]从红腐乳中分离的两个菌株经鉴定M-1属丛毛红曲菌(M.pilo-sus),M-3属红曲红曲菌(M.anka)。[结论]红腐乳中分离的纯培养为红曲属真菌。  相似文献   
52.
自 1992年以来 ,我科采用低压气囊硅胶导管 ,通过纤支镜导引下经鼻气管插管 ,连接纽邦 2 0 0 - E或伺服 90 0 - C呼吸机行机械通气 ,成功地抢救了 87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87例中男 65例 ,女 2 2例 ,年龄 14~ 81岁 ,平均年龄5 1.2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经治疗无效 ,需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症呼吸衰竭 5 8例 ,呼吸窘迫综合征 17例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塌方窒息、重症肺炎各 2例、特发性肌红蛋白尿 1例、严重复合伤 10例 ) ,脑溢血 6例 ,格林巴勒综合征 1例 ,吗啡中毒 1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 4例。使…  相似文献   
53.
目的:验证小鼠基因sidt2中sidt2(l)和sidt2(s)为同一基因经可变剪接所得的结果.方法:对小鼠sidt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基因组PCR,确定其基因组定位情况;通过提取总RNA、RT-PCR,了解sidt2在小鼠多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构建可变剪接报告载体,转染小鼠肝癌细胞Hepa1-6,并提取细胞总RNA、RT-PCR,检测其在细胞中的剪接行为,验证该基因存在可变剪接. 结果及结论:证实小鼠sidt2存在可变剪接,其两条序列sidt2(l)和sidt2(s)为可变剪接的产物.  相似文献   
54.
目的:为桡神经肱三头肌支转位修复腋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观测50侧上肢标本桡神经肱三头肌支的起点、横径、无损伤分离长度,测量腋神经前、后支起点、横径;在2侧新鲜上肢标本上切取上述肌支,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组织学观察神经束性质,体视显微镜下神经纤维计数.结果:肱三头肌每个头均有桡神经发出的的2~4支肌支,桡神经肱三头肌各肌支与腋神经前支在横径、纤维数上相近,长头及内、外侧头肌支可分离长度大于其起点与腋神经起点间的距离.结论:腋神经损伤后,桡神经肱三头肌支可转位修复腋神经重建肩外展功能.  相似文献   
55.
目的:对臂丛根部及其周围组织进行显微解剖,为臂丛撕脱伤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例防腐成人尸体的颈胸段标本上,观测臂丛根部的形态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2例新鲜标本行组织学检查,观察臂丛根部穿椎间孔时与周围组织的联系。结果:①臂丛前后根之间有齿状韧带相间隔;相应的后根比前根粗,后根间存在着复杂的纤维联系。②臂丛C5、C6神经根分出角小于前支分出角,C7、C8、T1神经根分出角大于前支分出角。③臂丛C5、C6神经根在椎间孔处与前、中斜角肌起点处的腱性组织交织,并与上半椎韧带融合,且有薄层纤维筋膜鞘样结构,将椎动脉、椎静脉与之包裹一起;C7、C8、T1少见或未见与前述结构的联系。结论:臂丛神经根解剖结构的差异是臂丛C5、C6神经根较C7、C8、T1神经根不易形成根性撕脱的主要原因,熟悉臂丛根部的显微解剖有助于临床臂丛根性撕脱伤的诊治。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羌葛防芷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72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羌葛防芷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及血液流变性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80.00%,两组差异显著;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羌葛防芷汤作为消除急性脑梗死致病诱因的治疗方法,对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死、致死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是一种促进合成代谢的多肽物质,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其结构类似于胰岛素。它对Laron侏儒症、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我室在成功地完成IGFⅠ的克隆、表达和纯化的同时,建立了一种稳定、简单的...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了2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普勒超声表现和结果,结合病理及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和治疗。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初诊诊断准确率为45%,误诊率55%。复诊诊断准确率达98%。结论除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外,应用B超是必不可少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59.
旋后肌管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旋后肌管的结构与自身比例定位,为临床手术诊断和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观测36侧成人上肢标本旋后肌管的的形态特点及在前臂的自身比例.结果 旋后肌腱弓16%为腱性,22%为膜性加肌性,62%为腱性加膜性结构,长为7.9±3.8 mm,宽9.45±3.2 mm,厚度为0.7±0.3 mm.旋后肌管上口、下口至肱骨外上髁的距离与前臂的长度比值分别为0.19、0.26,投影于前臂的上1/5点及上1/4点.结论 旋后肌腱弓的形态特点及旋后肌管上口、下口在前臂的自身比例定位可为骨间后神经卡压征的诊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工具的认识程度和选择态度及患者对输液工具的认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正确合理的输液工具选择方案。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院195名护理人员和183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74.87%的护理人员认为合理选择输液工具非常重要,52.31%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依据临床护理经验选择输液工具,75.38%的护理人员知道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52.82%的护理人员知道常见并发症的处置。(2)护理人员主要通过医院培训进行输液知识学习,仅38.46%的护理人员经常进行相关知识学习。(3)绝大多数住院患者不了解输液穿刺、穿刺工具和输液方法相关知识。结论护理人员应该进一步加强关于输液工具选择相关知识的全面、系统、多方式学习,同时应加强护患沟通,向患者普及输液工具选择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