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69篇
  1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生家长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下简称“新冠疫苗”)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分析学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通州区3 026名学生家长,采用问卷星进行线上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家长对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对象为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的相关因素。  结果  65.40%的家长愿意为孩子接种新冠疫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地区、孩子为女生、孩子健康状况良好、直接参与新冠防控工作、为孩子接种过自费疫苗的家长接种意愿更高(OR值分别为1.17,1.33,0.64,1.32,1.47,P值均<0.05)。  结论  通州区中小学家长为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较低。应加大政府权威部门、官方媒体的宣传,通过医务人员推荐提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方法 :选择 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紫外 2 2 9nm为检测波长 ,测定了单剂量 (10 mg)口服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和进口盐酸西替利嗪片在人体内的西替利嗪浓度。 结果 :盐酸西替利嗪的体内动态过程呈一级吸收的二房室开放模型 ,国产片和进口片的 cmax分别为(316 .71± 39.6 6 )和 (314.80± 31.79) ng/ ml,tmax分别为 (0 .72± 0 .0 9)和 (0 .72± 0 .0 9) h,t1 /2β分别为 (10 .71± 3.0 6 )和(9.95± 2 .41) h,AU C0~∞ 分别为 (2 72 8.5 2± 35 6 .0 6 )和 (2 75 3.0 1± 36 0 .33) ng· h/ ml。结论 :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9.5 0± 8.89) % ;选择 cmax和 AU C0~∞ 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与双单侧 t检验 ,结果表明国产片和进口片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残余近视散光的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2 眼 R K 术后残余近视散光患者行再次 P R K 治疗, 并连续随访两年以上。术前残余球镜屈光度- 375±132 D,残余柱镜屈光度- 236±125 D, 最佳矫正视力均≥08。结果: 术后 6 个月球镜屈光度- 032±024 D, 柱镜屈光度- 078±052 D, 裸眼视力≥10 者46 眼 (8846% ), 术后 24 个月球镜屈光度- 037±042 D, 柱镜屈光度- 056±037 D, 裸眼视力≥10 者 42 眼 (8076% )。最佳矫正视力下降 1 行以上者 3 眼 (576% ), 实际球镜矫正度与预期矫正度相差10 D 以内 50 眼 (9015% ), 柱镜相差 10 D以内51 眼 (9807% )。结论: P R K 治疗 R K 术后残余近视散光的两年随访结果表明, 该方法预测性强、稳定性好和安全性高, 特别在矫正残余散光方面, 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11年间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科出血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第 1位原因。减少产科出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 ,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辽宁省 1990 2 0 0 0年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研究资料来源于辽宁省 14个市 2 5个监测点 1990 2 0 0 0年的孕产妇死亡监测网。1.2 方法在全省 2 5个以县、区为监测单位的监测点内 ,建立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为中心的活产统计和孕产妇死亡报告系统 ,对所有死亡病例按统一内容进行死亡调查 ,县区、市、省逐级每年一次对死亡病案开展技术评审。通过逐例评审 ,明确死因和分析影响死亡…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辽宁省孕产妇死亡率 1990年为 6 4 .8/ 10万 ,2 0 0 0年为 2 7.8/ 10万。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同时 ,主要死亡原因 (简称死因 )也发生了变化 ,现将辽宁省 1990~ 2 0 0 0年孕产妇主要死因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与结果1.资料 :本资料来源于辽宁省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2 .孕产妇主要死因 :辽宁省 1990~ 2 0 0 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地区活产总计 86 9348例、孕产妇死亡 4 14例。直接产科死因占 75 .6 % (313/ 4 14 ) ,间接产科死因占 2 4 .4 % (10 1/4 14 )。主要死因依次为产科…  相似文献   
16.
SARS流行期间公众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SARS流行期间公众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2844名学生及城市社区居民和农村居民进行SARS流行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1)SARS流行期间公众心理健康状况较全国常模差。(2)不同类群公众在SARS流行期间心态变化不尽相同,产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也不同。结论(1)SARS流行期间公众的心理危机问题值得关注。(2)SARS及其它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的心理危机干预非常必要,但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新生猪海马皮层细胞色素C氧化酶 (COX)活性变化。方法 50只 3d新生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假手术组 )。实验组制成HIBD模型后置空气中 ,根据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分 4组 (0h组 ,2 4h组 ,48h组 ,72h组 ) ,每组 10只。每只新生猪分离左侧海马皮层线粒体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COX活性 ;采用SDS -PAGE分析线粒体蛋白改变。结果  1.0h组COX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再灌注时开始下降 ,2 4h组活性最低 (P <0 .0 5) ,然后逐渐回升 ,但 72h组仍未恢复至对照水平(P <0 .0 5)。 2 .SDS -PAGE示 2 4h组、48h组和 72h组线粒体蛋白成分和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HIBD后再灌注线粒体COX活性下降 ,线粒体蛋白成分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此为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的直接原因 ,也是HIBD中线粒体对神经元凋亡起关键作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中间环节,在临床上,超声可对中晚期肝硬化做出确定诊断,但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其程度评价还有一定困难,需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本文通过对肝纤维化的超声检测,以探讨肝纤维化超声特点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0.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慢乙肝 )25例 ,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病例选择 :43例慢乙肝均为2003~2004年住院患者 ,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论断标准[1]。男33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31 2(16~51)岁。所有患者HBVDNA及HBeAg均为阳性 ,前者为PCR荧光定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