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8篇
  3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目的 了解青岛市市北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系统导出市北区管理的1992—2020年HIV/AIDS患者信息,对纳入研究的752例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HIV/AIDS患者752例,其中死亡63例(8.38%);确证阳性后第1年、5年、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85%、91.24%、88.30%;平均生存时间为(288.08±12.15)个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确证时病程阶段处于AIDS(HR=2.02,95%CI:1.13~3.62)、未进行抗病毒治疗(HR=11.62,95%CI:5.66~23.85)是研究对象死亡的危险因素;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值为350~500/μL(HR=0.09,95%CI:0.06~0.66)、>500/μL(HR=0.09,95%CI:0.02~0.37)是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应加强HIV/AIDS患者随访管理,特别是首次CD...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压力引导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G-PKP)治疗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骨水泥渗漏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采用PG-PKP和传统PKP治疗的39例中段胸椎OVC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G-PKP组(A组,20例)和传统PKP组(B组,19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前骨密度、术中骨水泥用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上骨折节段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评估伤椎恢复情况;在术前CT上测量手术通道影像学参数,在术后CT上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3~12(8.64±2.84)个月。手术时间40~90(63.33±13.59)min,住院时间4~8(6.15±1.16)d。2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0.00%(2/20),B组为26.32%(5/19)。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骨水泥渗漏致脏器栓塞及脊髓、神经根受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与传统PKP相比,PG-PKP治疗中段胸椎OVCF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指标恢复满意,骨水泥渗漏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索一种更安全有效且符合生理解剖的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健康的5月龄的新西兰大白兔45只,随机分为3组,A组:贲门括约肌切开术,B组:贲门括约肌部分切除术,C组:Forley导尿管气囊扩张术。三组大白兔各15只。建模前行食管造瘘术,三组大白兔分别采用各自的方法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术前及术后2周进行24小时pH值监测,术后4周处死动物,观察大体标本及镜下标本。结果:B组死亡率较其余两组明显增高,接近于统计学差异(P=0.057)。B组大白兔在24小时内pH<4的时间百分比、反流次数及pH<4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的反流次数均高于其余两组,C组略高于A组,但并无统计学差异,三组造模成功率几近相同,造模成功的大白兔中,B组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比例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贲门括约肌部分切除术造模效果较为理想,但死亡率高,球囊扩张术术式简单,安全性高,造模效果理想,且符合正常生理解剖结构,适合内镜治疗及其他新型治疗方法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不同左室构型的左室功能情况。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技术。结果正常构型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略减低。向心性重构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低。向心性肥厚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明显减低。离心性肥厚组: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舒张功能明显减低。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舒张障碍先于收缩障碍,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 TDI)对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更敏感及准确。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微弧氧化技术用于超细晶纯钛表面处理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微弧氧化方法在超细晶纯钛和普通纯钛(对照组)表面制备氧化涂层,然后测定各组材料表面氧化涂层的组成、厚度、粗糙度,并分析其表面形貌和涂层的结合强度。结果:通过微弧氧化在超细晶纯钛和普通纯钛表面形成的氧化涂层主要由O、Ti、P、Si、C组成,两组的各元素比例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涂层的表面形貌均为疏松多孔结构,超细晶纯钛组的涂层厚度为(7.833±0.771)μm,普通纯钛组(4.775±0.558)μm(P<0.05);超细晶纯钛实验组和普通纯钛对照组粗糙度值分别为(1.391±0.143)μm和(1.346±0.091)μm(P>0.05),涂层的结合强度分别为(23.900±1.267)N和(23.867±1.134)N(P>0.05)。结论:超细晶纯钛经微弧氧化处理后可在其表面形成疏松而多孔的氧化涂层;涂层表面的元素组成未发生改变,结合强度能满足临床中种植体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6.
DC-CIK细胞临床制备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伟  宋鑫 《中国肿瘤》2011,20(2):85-88
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具有显著的协同抗肿瘤效应,逐渐成为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首推方案。DC-CIK的协同抗肿瘤效应不仅在体外实验得到了证实,而且临床试验也证实了DC-CIK的强大抗肿瘤效应。然而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DC-CIK细胞制备的统一技术规范,为此我们结合国内外知名实验室的制备经验,对DC-CIK细胞制备的技术规范进行探讨,以保证其临床应用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77.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85%[2],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ⅢB或Ⅳ期,尽管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使晚期NSCLC患者生存得到很大程  相似文献   
78.
综合刺激疗法治疗124例植物状态患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们收治了各种原因造成的严重脑损伤而致植物状态患者,筛选出无严重并发症患者124例,针对其脑损伤部位和性质及临床表现给予系统的综合刺激疗法治疗一个疗程(3个月),结果表明对病人意识和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大作用。1 资料符合植物状态患者诊断标准,即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完全丧失,能睁眼,不能理解或表达语言,有睡眠觉醒周期,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持续一个月以上者。男96例,女28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4岁。病因中脑外伤79例,脑血管意外(出血、梗塞)27例,缺血缺氧性脑病(休克、心跳呼吸停止复苏后)10例,脑炎4例,CO中毒、药物中毒等4例。入院时病程最长者5年3个月,最短者32天。按照植物状态评分标准,完全性植物状态(1~3分)102例,不完全性植物状态(4~7分)22例。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组织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方法检测Survivin、CD44v6、MMP-2在10例正常宫颈、10例宫颈原位癌、40例宫颈鳞癌、11例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从正常宫颈上皮到原位癌再到浸润癌,Survivin、CD44v6、MMP-2阳性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或(和)间质侵袭、年龄小于35岁患者的Survivin、CD44v6、MMP-2阳性表达量较其对应组增多(P<0.05);腺癌Survivin阳性表达量高于鳞癌,而CD44v6、MMP-2的表达在鳞癌中高于腺癌(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异常表达在宫颈癌的恶化、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它与宫颈癌组织细胞生物学特点密切相关,并与CD44v6、MMP-2共同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组织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p21WAF1在胃癌癌变多阶段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子p21WAF1在胃癌癌变多阶段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10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12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106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93肠型胃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的表达。结果p21WAF1在各种胃癌癌变多阶段组织中均有表达,随着病变恶性程度的演进,p21WAF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p21WAF1可作为检测胃黏膜恶性病变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p21WAF1蛋白表达减少或缺如在胃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