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2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119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40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本研究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1对象和方法为2009年8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就诊、年龄40~60岁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且从未治疗、病程≤3年;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药物及酒精滥用。随机分为两组,①阿立哌唑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50.6±3.2)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6±0.9)年。②利培酮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49.6±4.8)  相似文献   
32.
33.
宁静 《婚育与健康》2014,(12):63-63
老公追我追了整整大学四年,他很诚实地说就是对我一见钟情,就是喜欢我的漂亮。读大学的时候我不喜欢他。没把他当回事,和别人谈了三年,可毕业时无奈分手了。然后我老公就追我,我就答应他了。我一开始确实对他说就喜欢我漂亮很不满意,因为光喜欢我外表,太肤浅了。但他能喜欢我外表四年,我认为这也不容易了,就跟他谈了。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的效果及其对白三烯的影响,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抗肺炎支原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尿液中白三烯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0%,对照组为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咳嗽、喘息症状的消失时间及X线检查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为期3个疗程的治疗后,血白三烯、尿白三烯的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分别为(156.23±1.58)、(150.38±2.45)pg/ml与(187.28±1.57)、(190.69±2.39)pg/m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能改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甘肃省<8月龄及≥15岁人群麻疹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月龄及≥15岁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采用1∶3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医院暴露史、与发热出疹病例接触史、患病史、疫苗接种史、人口流动情况等因素的差异,从而分析患病的危险因素和提出控制措施。结果对42例<8月龄病例和126例对照、74例≥15岁病例和222例对照进行分析,“医院暴露史”、“与发热出疹病例接触史”、“发病前去过其他城市”是<8月龄及≥15岁人群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疫苗接种史”是≥15岁人群的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医院暴露史”是<8月龄儿童发生麻疹的唯一危险因素(OR=29.23,95%CI:2.82~302.89);“医院暴露史”及“发病前7~21 d去过其他城市”是≥15岁人群发生麻疹的危险因素(OR=5.15,95%CI:2.28~11.63;OR=5.48,95%CI:1.38~21.69)。结论降低<8月龄及≥15岁人群麻疹发病,除提高免疫接种年龄范围内儿童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和减少传染源外,必须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36.
目的:在自动化药房的建立背景下,以社区糖尿病人群为对象,建立有效、安全的门诊药事服务流程.方法:首先使用半结构化的访谈方式,针对基于自动发药系统的服务流程的基本要素进行定性的识别;其次使用信函式专家咨询法,针对上一阶段界定的患者就诊病情、患者病情、患者自主性等基本要素进行定量赋值;最后使用头脑风暴方法,构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门诊药事服务流程,初步评价其效率及安全性.结果:共识别3个层面(患者、药品、管理)共计8项流程中的基本要素,并制定了对应的具体定义信息.同时,共有18名专家进行第二阶段的咨询,对各项要素的测量标准进行了定义.流程应用后的初步评价显示:使用糖尿病门诊药是服务流程的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率由实施前的83.40%(834/1000人次)上升至实施后的92.80%(928/1000人次).社区糖尿病小屋的门诊排队时间从平均125 s下降至97 s,同时期间未发生药品错配、信息核对失败等安全性事件.结论:药房自动化下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门诊药事管理流程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门诊的效率,同时提高患者门诊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流程的研制方法可以进一步拓展至其它社区常见慢性病的门诊药事管理中.  相似文献   
37.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法律知识维权意识的增强,与医护人员相对滞后的法律意识的淡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护患纠纷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儿科,工作量大,杂乱,繁琐,并且面对一些特殊的群体,家属的不理解,过高的期望值与现实的反差,成为发生护患纠风的催化剂,笔者通过十余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出护患纠风的原因所在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8.
护士长总值班在夜间护理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有关资料报道,20:00~22:00是夜间患者的高峰期,夜间交通肇事、打架外伤、酗酒闹事、“三无”患者居多,工作人员相对较少,各科之间及与院内其他科室和院外联系的事情多,而夜间无科主任、护士长值班,致使许多工作协调不利,急救生命通道不能通畅。针对这种情况,2005年1月始,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增设护士长总值班,在3年多的时间里,多有成效的运作,确实起到了应急的作用,保证了护理安全,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9.
CFDA-SE标记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自体移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兔眼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rispigment epithelialcells,IPECs)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标记后,采用单通道内路移植方法将传代的IPECs移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的可行性。方法取兔眼自体虹膜细胞分离培养并传代,于第3代经CFDA-SE染色后移植到自体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术后不同时间应用彩色眼底照相、激光扫描检眼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进行活体观察。不同时间点对移植眼进行切片并常规染色及免疫组化,用光学显微镜对移植细胞进行观察和评价。实验数据采用两均数的等效检验,以0.5倍标准差作为等效界值观察移植前后ZO-1和Actin表达情况。结果移植术后观察显示移植区界限清晰;激光扫描检眼镜可观察到移植区内荧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HE染色均显示移植区神经上皮层下有色素上皮细胞堆积,并随时间推移堆积逐渐变平。经免疫组化显示移植区ZO-1、Actin呈棕色点,有规律的间断分布在Bruch膜上,IPECs嵌插在原始的RPECs间,且形成完整的单层。结论CFDA-SE是一种快捷、稳定、安全的活体细胞染料,在IPECs移植中可作为理想的标记物应用;我们首次使用的单通道内路移植方法具有手术快捷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眼科新进展2007;27(3):165-169】  相似文献   
40.
宁静  徐勇胜  杨瑄 《广东医学》2008,29(4):630-632
目的研究下呼吸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的气道炎症情况。方法根据特应性疾病家族史分为无家族史组31例,有家族史组36例。所有患儿均进行痰液分析?肺功能检查及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与血清IgE测定。结果有无特应性疾病家族史的患儿在痰液细胞学检查中,淋巴细胞的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和嗜酸细胞比例两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与血清IgE水平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功能在代表气道反应性的指标扩张实验改善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特应性疾病家族史的患儿,下呼吸道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出现了气道高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