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4 毫秒
5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严重性与纤溶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8例(ACS组),对照组32例对全部受试者进行冠脉造影,对冠脉狭窄评分,测定外周静脉血D-D、PAI、TNF-α和HS-CRP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并对冠脉狭窄评分与纤溶及炎症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CS组D-D、PAI、TNF-α和HS-CRP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D-D、PAI、TNF-α和HS-CRP的水平与ACS冠脉病变分数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r介于0.521~0.774之间).结论:纤溶及炎症指标的水平可以反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克隆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进一步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转染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及其表达目的蛋白的效果。 方法:实验于2007-02/12在泸州医学院中心试验室完成。取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1只,腹腔注射氯化汞(1mg/kg)24h后,麻醉状态下取肾脏,从大鼠肾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运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pcDNA3.1(+)-HO-1转染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分析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细胞转染及表达的效果。 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正确克隆了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并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HO-1。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能成功转染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并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有效表达。 结论:①成功构建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HO-1。②脂质体包裹重组质粒瞬时成功转染到体外培养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并得到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53.
血红素氧合酶(HO)的诱导型HO-1与其催化血红素降解生成的产物胆红素和CO一道,组成了机体重要的内源性保护系统,广泛参与抗炎与多种急慢性氧化应激损伤。多种理化因素通过不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诱导HO-1的表达,这些信号通路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蛋白激酶C(PKC)、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PKA)、cGMP依赖蛋白激酶G(PKG)、酪氨酸蛋白激酶(TPK)、蛋白磷酸酶(PP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褐家鼠路氏锥虫自然感染情况,以及路氏锥虫形态是否具有地域性差异。方法从南宁、百色、靖西、桂平4个地区野外和住户周边捕捉褐家鼠,取血涂片染色检查、测量虫体。结果在4县市共检查褐家鼠137只,路氏锥虫自然感染率平均为11.68%,来自南宁、百色、靖西、桂平县市鼠感染率分别为23.08%、2.5%、35、29%和0。除在百色、靖西发现肥胖形虫体外,其他绝大多数虫体形态基本一致。结论广西部分地区褐家鼠路氏锥虫自然感染相当普遍。建议在路氏锥虫流行区,对不明原因的高热、贫血患者应做相关检查排除本虫感染。在百色、靖西发现的肥胖形虫体是否是路氏锥虫的变异,或是不同种属虫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影像特征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7例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中检出的11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肌桥发生率为3.5%,其中单桥10例,均位于前降支;双桥1例,位于前降支及回旋支。临床诊断孤立性心肌桥6例,并发冠脉粥样硬化3例,并发高血压4例。11例心肌桥患者中10例有发作性胸痛症状,另1例有心律失常,经治疗后胸痛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心律失常者恢复正常。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可用于心肌桥的诊断,心肌桥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表现,应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或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56.
目的检查进口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的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并鉴定虫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间从上海口岸入境的10批黄鳝进行颚口线虫寄生情况检疫。采样52尾,3~10尾/批,分别来自菲律宾(25尾)、印度尼西亚(24尾)和孟加拉国(3尾),分尾解剖、切碎、蛋白酶消化后,悬液用10目铜筛过滤,取滤液沉淀。体视镜下挑出完整虫体,进行形态学鉴定,并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提取颚口线虫基因组DNA,PCR扩增核糖体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2,ITS2)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c oxidase subunit 1,cox1)基因,对产物进行电泳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相应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结果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黄鳝中均检出有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寄生,阳性率分别为36.0%(9/25)和50.0%(12/24),平均感染度分别为7.8(70/9)和2.8(34/12)。孟加拉国进口的黄鳝采样中未检出虫体。镜下显示,检获的虫体有头球,头球上有4环小钩,体表有横纹和小棘,体前部棘明显...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姜黄素(CMN)对人脐静脉血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以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吸收Dil-ac-LDL和FITC-UAE-1情况并同时进行CD133免疫荧光鉴定EPCs。将EPCs分为0、5、10、15μmol/L CMN组,分别以终浓度为0、5、10、15μmol/L CMN的培养基孵育24 h,检测各组HO-1蛋白表达、细胞增殖能力及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将EPCs分为单纯组、CMN组、CMN+ATRA组,分别在单纯培养基、加15μmol/L CMN的培养基、加15μmol/L CMN+1μmol/L ATRA的培养基中孵育24 h,检测各组HO-1蛋白表达。结果从脐静脉血分离出来的单核细胞培养3~4 d开始贴壁,7 d后有一定方向性,呈簇状生长,免疫荧光检测显示CD133表面标记阳性率及Di I-ac LDL和FITC-UEA-1双染色阳性率均>90%。随CMN浓度升高,EPCs的HO-1蛋白表达逐渐升高(P均<0.05),细胞增殖能力逐渐增强(P均<0.05),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则无明显改变(P均>0.05)。与单纯组比较,CMN组、CMN+ATRA组HO-1蛋白表达量增加(P均<0.05),且后两组比较,P<0.05。结论 CMN可诱导人脐静脉血来源EPCs高表达HO-1蛋白,这可能与Nrf2/ARE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野猪体内分离的陶氏颚口线虫(Gnathostoma doloresi)成虫体表的超微结构,并基于其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X1)基因分析其分子系统发生关系。方法用戊二醛和锇酸双固定法固定从野猪胃壁分离的陶氏颚口线虫成虫2条,扫描电镜下观察其体表超微结构。PCR法分别扩增成虫ITS2和COX1基因并测序,测序获得的序列经校正处理后使用BLAST在线工具进行比对,并运用MEGA 6.0软件将所测序列与Gen Bank中颚口线虫属相关序列进行多重比对,采用邻位相连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陶氏颚口线虫成虫呈酒瓶状,全身布满小棘;头球呈扁球体状,头部与体部间凹陷成一颈沟,沟内无棘;颈乳突和体中部膨大区域的体棘形状区分明显。所获ITS2和COX1基因序列的长度分别为418和381 bp,与Gen Bank中陶氏颚口线虫的ITS2(登录号AB181156)和COX1(登录号AB180100)基因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和98%,提交至Gen Bank获得登录号分别为JN408329和JN408299。ITS2和COX1种系发生树结果显示,2条陶氏颚口线虫独立分支自展值分别为100%和85%,与刚刺颚口线虫(G.hispidum)也分别构成自展值为99%和93%的独立分支。结论本研究为陶氏颚口线虫成虫的扫描电镜形态和系统发生关系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不同血压水平与血浆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6例EH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ET和CGRP浓度进行检测,比较高血压病患者不同血压分级血浆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结果EH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随着EH患者血压分级的增高,血浆ET水平增高、CGRP水平降低(均P<0.05-0.01).结论EH患者血浆ET和CGRP含量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变化对机体脂质过氧化水平的不良影响并观察黄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 45例冠心病病人和 4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 ,抽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总抗氧化能力 (T- AOC)、丙二醛(MDA)及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 )浓度 ,并给冠心病患者每人每天静滴黄芪注射液 6 0 ml,连用 1周 ,复测上述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及 T- AOC明显降低 (P均 <0 .0 1) ,而 MDA及 Ox- L DL则明显升高 (P均 <0 .0 1) ,且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 T- AOC呈显著正相关 (r=0 .36 8,P<0 .0 1) ,而与 MDA及 Ox- L DL 则呈显著负相关 (r=- 0 .30 1及 - 0 .34 2 ,P<0 .0 5及 0 .0 1)。干预结果显示 ,黄芪可以显著升高冠心病患者 T- AOC并降低MDA和 Ox- L DL 水平 (P均 <0 .0 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 ,并由此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 ,但这一变化可以应用黄芪有效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