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99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44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Survivin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具有高度的组织分布特异性和强大的抗凋亡功能,与肿瘤关系密切,是肿瘤研究的热点。我们就Survivin基因与肿瘤相关因素关系及其在喉癌的诊断、治疗方面  相似文献   
52.
背景与目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治疗实体瘤的疗效评价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标准,2000年制订的RECIST标准在WHO标准基础上作了改进,但其价值如何仍需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进行验证.本研究通过与WHO标准(双径测量法)的比较,评价RECIST标准(单径测量法)在乳腺癌转移治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使用RECIST标准和WHO标准回顾性评价3个临床试验中67个乳腺癌转移患者的治疗疗效.测量所有病灶治疗前后的最长径和最大垂直径,对每个患者的靶病灶累加进行疗效评价,分为4类:完全缓解,即肿瘤全部消失;部分缓解,即肿瘤最长径缩小30%以上,或肿瘤面积缩小50%以上;疾病进展,即肿瘤最长径增大20%以上,或面积增大25%以上;疾病稳定,介于部分缓解和疾病进展之间.使用X2检验比较两种疗效评价的结果.结果:共测量205个病灶(肺转移灶119个,肿大淋巴结53枚,肝转移灶29个,胸壁转移灶4个).两种标准在61个(91.0%)患者中的疗效评价一致,使用RECIST标准在4个患者中的评价较WHO标准提高,另外2个患者的评价降低.使用两种标准评价治疗的总体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ECIST标准(单径测量法)与WHO标准(双径测量法)基本一致,可用于乳腺癌转移治疗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53.
不同机械辅助孵化方式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切口辅助孵化方式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78枚2-4-细胞期昆明白种小鼠胚胎随机分为A(183枚)、B(177枚)、C(168枚)组和对照组(150枚)。A、B、C组采用机械法在透明带上分别开“─”、“┼”、“┤”形状切口,对照组不作切口,比较各组的囊胚获得率和孵出率。结果:A、B、C组d5囊胚获得率分别为92.35%、92.09%和91.07%,与对照组的93.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6囊胚完全孵出率依次为75.00%、91.52%和90.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25%(P<0.001)。B、C组d6囊胚完全孵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A组(P≤0.001)。A组的辅助孵化时间(13.88±1.72s)显著小于B、C组(44.46±2.61s和53.73±3.29s)(P<0.05);且B、C组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机械切口的辅助孵化方式均能有效提高囊胚孵出率;“┼”和“┤”形状切口的辅助孵化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切口者;“┤”较“┼”形状切口的辅助孵化方式更省时、安全,较“─”方式更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4.
内皮祖细胞培养条件的正交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内皮祖细胞(EPCs)培养的适宜条件.方法:以L827正交表安排影响EPCs扩增贴壁的几个主要因素,光镜下观察集落形成,流式细胞术分析CD34、VE-Cadherin双阳性细胞,以此为指标分析各因素对EPCs培养的影响.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接种密度对集落形成影响显著,内皮细胞生长添加剂(ECGS)及纤维连接蛋白皿底包被无影响.4个因素对EPCs得率均有影响,且VEGF及接种密度之间尚有交互作用.结论:EPCs培养的适宜条件为:皿底包被纤维连接蛋白,5×106/cm2接种密度,VEGF 10 ng/ml及ECGS 150μg/ml.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婴儿高压氧疗法的临床护理。方法将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高压氧疗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未出现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56.
丹参的两种主要成分对培养内皮祖细胞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丹参的两种主要成分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并分别加入丹参素5mg/L、10ms/L及20mg/L,丹参酮ⅡA0.05mg/L、0.2mg/L及0.8mg/L干预72h。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化法鉴定EPC,分别观察EPC的数量、增殖、迁移及黏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素干预组促进外周血EPC扩增,并显著改善外周血EPC的黏附、迁移及增殖能力,丹参酮ⅡA组对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在丹参的两种主要成分中,丹参素可增加培养EPC的数量并改善其功能,丹参酮ⅡA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7.
我院近年来行剖宫产合并卵巢肿瘤切除术 63例临床资料 ,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63例选自我院 1994年 11月~ 2 0 0 1年 9月行剖宫产合并卵巢肿瘤切除术的患者 ,年龄 2 4~ 41岁 ,中位年龄 2 7 8岁 ;经产妇 7例 ,初产妇 5 6例 ;术前已发现卵巢肿瘤者 16例  相似文献   
58.
新生儿疾病治疗大多需要静脉输液治疗,静脉输液时间较长。但由于新生儿天龄小、体质差、机体抵抗力低、血管细及脆弱、通透性高,极易发生Ⅲ度静脉炎。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双炔失碳酯减少药物流产失血量的效果。方法100例妊娠<7周的孕妇于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同时加服双炔失碳酯7.5mg,每日1次,连服2天,与未加用双炔失碳酯的100例作疗效比较。结果两组中止妊娠效果无显著差异,而实验组完全流产后阴道出血持续天数缩短(P<0.05),阴道失血量减少(P<0.01)。结论药物流产中伍用双炔失碳酯,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60.
所谓S—T段指数即指J点压低的毫伏数(负数)与S—T段上升的坡度(毫伏数/秒,正数)的代数和。如果此代数和小于0(负数),则为阳性,表示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如此代数和大于或等于1,则为阴性,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