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们通过对比用药前YMDD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肝功、HBV-DNA水平及HBeAg,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后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2.
63.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自身抗体测定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192例乙型肝炎(HB)患进行自身免疫抗体的测定并作临床分析。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以生物薄片马赛克技术制备的覆盖Hep-2细胞,猴肝和心肌,鼠肝、心、肾和胃六种组织细胞为抗原与待检血清结合后,加入荧光素标记抗人免疫球蛋白,根据荧光反应模式判定结果。结果 (1)HB患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ANA25.00%,AMA6.25%,SMA11.46%,CS10.94%;(2)HBV DNA阳性与HBV DNA阴性患自身抗休检出率无明显差别(P>0.05);(3)ALT较高患检出的自身抗体滴度较高,但ALT的高低与自身抗体ANA的滴度之间差异无显性意义(P>0.05)。部分阳性病例随访1-6月表明:随着ALT的恢复,自身抗体滴度呈下降或阴转趋势。结论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机体存在自身免疫反应,自身抗体的消长与乙肝病毒复制状况及转氨酶的升降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
65.
经输血传播病毒在肝外组织中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输血传播病毒(TTV)在肝及肝外组织的定位、分布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PCR及原位杂交方法,对13例非甲-非庚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尸解肝、胰、肾、脾、睾丸和心脏石蜡包埋组织中的TTV DNA进行了检测。结果 5例肝组织、3例肾脏及胰腺、腺脏组织各2例中检出了TTV核酸杂交信号,2例睾丸及心肌组织各检出1例,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肝及肝外组织实质细胞的核内,这些肝外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损伤改变。PCR的检出率与原位杂交基本一致。结论 TT病毒能感染肝及肝外组织,肝外组织中的感染可能与TT病毒的再度感染及在不同人群中的较高感染率有关。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应用新型定量PCRHBV检测法-AcuGen Amplisenor^TM HBV法对70例慢性乙型与丁型肝炎病例进行血清HBV DNA水平测定,观察乙肝在丁肝病毒重叠感染时是否对HBV DNA复制存在抑制作用。实验结果:乙肝组(34你)及丁肝组(36例)定量PCR测HBV DNA阳性率为88.2%(30/34)和91.7%(33/36)(P〉0.05)。乙肝组HBeAg阳性与抗HBe阳性病例  相似文献   
67.
应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对广西7个地区1086例HBV感染者的血清检测了抗-HD,共发现74例阳性,阳性率为6.81%,其中男性阳性率为7.52%,女性阳性率为5.00%,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1).年龄以50岁以上多见(P<0.05).各型肝炎中,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的抗-HD阳性率显著高于HBsAg携带者(P<0.01).另外检测231例血清中的HDAg,阳性10例,阳性率为4.33%.以上表明广西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68.
临床和流行病学相继证明了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它可以引起输血后肝炎,并能实验性感染黑猩猩(Tabor,1978)。但对该病毒本身的研究由于困难较多,至今尚无肯定结论。1978年以来,Shirashi和Trepo等人先后报道用免疫琼脂扩散法获得了非甲非乙型肝炎抗原,但未得到公认。 最近,我们以一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恢复期血清,用琼脂扩散法检测血清转氨酶异常的献血员血清,发现有3份血清是清晰的沉淀反应,它们在琼脂扩散时出现沉淀连线,表示其抗原性质相似。电子显微镜下2例出现以丝状体为主的或有丝状体存在的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颗粒,并且有类丹氏颗粒结构和20~30nm直径的圆形颗粒;另1例以类疱疹样病  相似文献   
69.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elta Virus,HDV)感染为世界性分布,呈地方性流行。丁型肝炎IgM抗体(抗HDIgM)是HDV活跃复制的标志,在HDV感染早期出现。笔者参考有关文献,建立了用本研究所研制的基因重组HDV抗原检测抗-HDIgM的方法,经初步临床应用;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阎惠平  黄德庄 《天津医药》1997,25(6):355-357
为观察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双重感染的尸体肝组织中两种病毒核酸及抗原的分布,对15例HBV与HCV双重感染的尸检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sAg、HBcAg和HCAg,Digoxigenin标记的探针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HBV DNA和HCV RNA。结果:HBsAg、HBcAg、HBV DNA、HCAg和HCV RNA的阳性数分别为12/15(80.0%)、10/15(66.7%)、9/15(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