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表达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发病中的意义及外源性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 方法  6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N组 ) 8只、四氯化碳(CCl4)组 2 8只和IL 10干预组 2 4只 ,建立正常对照、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及IL 10干预模型。造模第 7周和第11周 ,采用链霉蛋白酶E、Ⅳ型胶原酶经门静脉体外灌流消化 ,11%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形细胞(HSC)。半定量RT PCR法检测各组HSC的MMP 2mRNA表达水平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培养 72h时HSC的MMP 2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各组均检出MMP 2的mRNA表达 ;造模第 7周 ,CCl4组与IL 10组的MMP 2mRNA表达均高于N组 (P <0 0 1) ,IL 10组低于CCl4组 (P <0 0 1) ;造模第 11周 ,CCl4组与IL 10组的表达水平较第 7周均有下降 (P <0 0 1) ,IL 10组低于CCl4组 (P <0 0 1)。SP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MMP 2的蛋白表达情况与mRNA一致。 结论 MMP 2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早期表达升高 ,后期下降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外源性IL 10可能通过抑制早期MMP 2的表达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2.
PDGF-BB对肝星状细胞表达MMP-2及TIMP-1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对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原位灌流分离HSC,体外培养激活,用PDGF-BB干预,采用半定RT-PCR方法检测各组MMP-2、TIMP-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PDGF-BB干预组TIMP-1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逐渐增强(P<0.01);而PDGF-BB干预组MMP-2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DGF-BB促进肝纤维化与其引起HSC表达TIMP-1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3.
研究拟通过观察外源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了(PDGF)-BB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干预对肝星状细胞(HSC)表达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的变化,进一步探讨PDGF-BB及IL-10在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24.
IGF-1在肝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及IL-10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1)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对肝纤维化大鼠IGF—l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行IL-l0干预实验。分批从肝纤维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对照组、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组及IL-l0干预肝纤维化组的大鼠中取肝脏组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分析不同组及同组不同阶段大鼠肝组织中IGF-l的表达状况。结果:经CCl4诱导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IGF-l在肝组织中阳性表达明显增强;经Ridit分析,对照组(38.1%)与肝硬化模型组(92.0%)组间比较IGF-l阳性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弄(P<0.01);IL-l0干预肝纤维化组IGF-l阳性表达(71.4%)较肝纤维化模型组均明显减弱,经Ridit分析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IL-l0干预时间的延长,IGF—l在肝组织中阳性表达均逐渐减弱。结论:IGF-l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阳性表达增强,外源性IL-l0可降低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中IGF-l的表达。  相似文献   
25.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相似文献   
26.
目的检测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其催化产物PGE2、TXA2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及PGE2、TXA2含量。结果COX-2在62.2%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COX-2表达与胃癌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COX-2阳性表达的胃癌组织中PGE2水平明显升高,而TXB2水平在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增加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COX-2表达与其产物PGE2水平密切相关,COX-2可能通过催化PGE2的合成而在胃癌形成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体外重组的大鼠白介素10(rIL-10)真核表达质粒能否在大鼠体内外肝细胞中表达及表达产物对肝细胞的影响.方法 通过受体介导的脂介体转染法及尾静脉大容量注射法将rIL-10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入大鼠BRL细胞及体内大鼠肝细胞中,采用RT-PCR法、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体内外肝细胞rIL-10的表达情况,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rIL-10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对BRL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 转染rIL-10真核表达质粒的BRL细胞及大鼠肝组织高表达rIL-10基因,BRL细胞培养上清与大鼠血清中rIL-10浓度分别为(12.78±0.94)ng/ml,(61.68±3.60)ng/ml.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显示rIL-10的表达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rIL-10真核表达质粒可在大鼠体内外肝细胞中表达并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用白细胞介素 - 1 0 (IL- 1 0 )干预在体外培养激活的以及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进一步激活的肝星形细胞 (HSC)模型 ,观察 HSC增殖、凋亡、收缩及胶原与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等生物学活性 ,了解 IL- 1 0对大鼠HSC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探讨 PDGF对 HSC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星形细胞系 ,分别用 IL- 1 0、PDGF干预以及二者共干预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收缩情况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观察干预前后细胞增殖状况的改变 ,用半定量 RT- PCR方法检测各组 、 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表皮生长因子 (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及 Fas/ Fas L m RNA表达情况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IL- 1 0、PDGF干预 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PDGF显著增强 HSC收缩与增殖 ,促进 、 型胶原及 TGF-β1 、FGF的表达 ;IL - 1 0显著增强 HSC表达 Fas L ,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HSC的增殖以及对 TGF-β1 、FGF的表达 ;IL - 1 0可显著抑制 PDGF的促收缩、增殖及促 、 型胶原、TGF-β1 表达等作用。 结论  IL - 1 0对 HSC的增殖、收缩以及表达 、 型胶原、TGF-β1 、FGF等多方面生物学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肝纤维化机制可能通过 Fas/ Fas L途径诱导 HSC凋亡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IL-10对体外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胶原蛋白酶原位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RT-PCR法检测肝内不同细胞标志基因的表达情况,对比原代肝细胞与大鼠正常肝组织的检测结果,进行细胞纯度鉴定;RT-PCR法检测原代肝细胞IL-10和IL-10受体α(IL10Rα)的表达情况;原代肝细胞分3组培养:正常组(N组)、对照组(C组)和IL-10干预组(I组);通过MTT分析、台盼兰细胞计数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含量等方法,了解外源性IL-10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细胞鉴定结果显示,所有的标志基因在肝组织都可检测到有较高的表达,原代肝细胞虽高表达肝细胞标志基因,而肝内其他细胞的标志基因则不表达或低表达。RT-PCR检测显示原代肝细胞可表达IL-10和IL10Rα。台盼兰细胞计数提示IL-10干预48h,I组平均细胞数仅为C组的71.96%(P<0.05);MTT检测亦显示IL-10干预24、48h,I组吸光度值分别为C组的88.41%与90.24%(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IL-10干预24h,I组肝细胞峰DNA含量是C组的59.06%,I组较C组降低(P<0.01),甚至低于N组(P<0.01)。结论:分离的原代肝细胞纯度较高,大鼠原代肝细胞表达IL-10/IL10R mRNA,IL-10抑制大鼠原代肝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早期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过程。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组,6只)和肝纤维化模型组(M组,32只)。M组大鼠腹腔注射50%四氯化碳蓖麻油混合液, N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剂量为2 mL/kg,每周2次,共4周。分别于造模第3天、1周、2周和4周处死大鼠,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窦内皮细胞(LSECs)窗孔与基底膜(BM)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SECs表面标志物CD31及基底膜成分IV型胶原(Col IV)和层黏连蛋白(LN)的改变。结果:HE及Masson染色显示四氯化碳造模4周早期肝纤维化已形成。肝组织透射电镜显示四氯化碳造模第3天后开始出现LSECs窗孔直径变小及数目减少,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LSECs失窗孔现象逐步严重,至第4周时局部内皮下可见连续的基底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LSECs表面标志物CD31表达随着LSECs窗孔数目的减少而逐渐增强;基底膜成分Col IV于造模第2周时表达开始显著增强并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LN于造模第4周时表达开始显著增强。结论:肝纤维化早期大鼠局部肝组织可见典型的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肝窦壁内LN沉积是肝窦毛细血管化时形成连续基底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