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应用伽玛刀治疗老年人手术后静脉窦旁残余肿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侵犯静脉窦脑膜瘤老年患者143例,应用显微手术联合伽玛刀治疗,其中手术(Simpson Ⅱ级)联合伽玛刀治疗52例,手术(Simp‐son Ⅲ~Ⅳ级)联合伽玛刀治疗49例,单纯手术(Simpson Ⅲ~Ⅳ)治疗42例。结果3组组间3年和5年疾病无进展期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联合伽玛刀治疗的2组预后良好率和KPS评分改善率与单纯手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脑膜瘤复发与病理分级、手术切除程度及选择术后伽玛刀治疗有相关性。结论侵犯静脉窦的良性脑膜瘤老年患者在显微手术无法全切除肿瘤时,术后选择伽玛刀治疗能延长术后肿瘤无进展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二种分别携带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反义RNA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AsnNOS和rAAV-AsiNOS)在脑缺血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MACO法建立脑缺血模型,闭塞1 h后分别经右侧颈内动脉缓慢注入重组病毒载体(rAAV-AsnNOS、rAAV-AsiNOS和rAAV-LacZ),继续闭塞大脑中动脉,每只转染病毒滴度为1×1010个病毒颗粒/ml,并于分别缺血早期(缺血5 h)和缺血晚期(缺血25 h)时处死模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硝基酪氨酸(NT)阳性细胞百分比和细胞凋亡率,逆转录反应系统(RTPCR)分析nNOS、iNOS,p38MAPK,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在脑缺血早期,rAAV-AsnNOS组的NT阳性百分比、凋亡率以及nNOS、p38MAPK、Caspase-3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rAAV-LacZ组和rAAV-AsiNOS组的低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脑缺血晚期,rAAV-AsiNOS组的NT阳性百分率、凋亡率以及nNOS、p38MAPK、Caspase-3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rAAV-LaeZ组和rAAV-AsiNO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体内缺血动物模型中,rAAV-AsnNOS和rAAV-AsiNOS重组病毒载体能够分别在缺血早期和晚期通过抑制NOS表达,从而抑制p38MAPK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抑制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胶质瘤促血管生成素(Ang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酶促链反应(RT-PCR)检测52例人脑胶质瘤中Ang2、VEGF基因的表达,同时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ng2蛋白的表达。结果 50例脑胶质瘤表达Ang2 mRNA片段.52例脑胶质瘤表达VEGF mRNA片段。Ang2 mRNA与VEGF mRNA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r=0,816,P〈0.01);高度恶性胶质瘤Ang2mRNA、VEGF mRNA表达均显著性高于低度恶性者(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ng2蛋白主要分布在高度恶性胶质瘤组织的瘤细胞和内皮细胞.而在低度恶性胶质瘤中呈低水平表达。结论 Ang2与VEGF可能在胶质瘤血管生成中起协同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胶质瘤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HIF1αASODN经阳离子脂质体包裹后瞬时转染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转染后HIF1α基因表达,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PI),亚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及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U251细胞转染后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HIF1αASODN转染使U251细胞HIF1α基因表达明显下调,其AI和PI分别为(42.0±3.5)%和(72.5±4.8)%,,与各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和SODN组的AI和PI分别为(7.1±0.3)%,(8.2±0.2)%,(12.3±0.4)%和(30.7±2.9)%,(34.2±3.5)%,(38.6±3.1)%,AI和PI在各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离子脂质体转染HIF1αASODN具有促进化疗药物诱导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及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利用兔静脉窦血栓的动物模型,观察兔静脉窦血栓后颅内压对脑组织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95只,随机分为5组,其中建模成功90只:A、B、C、D组为处理组,均为结扎上矢状窦后1/3及其回流静脉,其中B、C、D组为在结扎基础上分别放置0.2 ml、0.4 ml、0.6 ml的硬膜外球囊,E组为假手术组(6只)。各组均在术后8 h、24 h、48 h观察脑含水量、脑梗死范围及病理变化。结果与E组相比,A、B、C、D组在相应时间点的脑含水量、脑梗死范围均明显增加,且随着颅内压增高呈增高趋势。结论在兔静脉窦血栓模型中,颅内压增高可加重脑水肿的程度和增加脑梗死的范围,解除颅内高压则可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第四脑室胶质瘤的围术期治疗.方法 84例学龄前儿童第四脑室胶质瘤患儿中5例急诊行枕角穿刺脑室外引流+开颅肿瘤切除术,68例急诊行额角穿刺脑室外引流术、3~7 d后行开颅肿瘤切除术,11例限期行枕角穿刺脑室外引流+开颅肿瘤切除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早期并发症:脑膜炎7例,吞咽功能障碍6例,周围性面瘫4例,皮下积液4例,缄默征3例,应激性溃疡2例,经治疗后逐渐缓解.本组死亡5例.结论 应重视学龄前儿童第四脑室胶质瘤围术期治疗的特殊性,加强营养支持,多数患儿采用先急诊行额角穿刺脑室外引流术,3~7 d后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方案,收到较好效果.术中保护脑干功能是围术期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7.
陆瑾  陈春美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878-1878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86例患者,就其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结果:我院急诊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恐惧、紧张、焦虑、易激惹、睡眠障碍、绝望、自杀倾向等,相关护理措施包括提高护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加强沟通、宽容忍让、争取家属的配合、创造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等.结论: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给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才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旨在观察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DAR1)在脊髓缺血后不同缺血时间的表达,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不同水平脊髓缺血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为术中应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脊髓功能,预防术后运动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33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对照组8只用于排除麻醉和手术对诱发电位的影响,余25只根据结扎左肾动脉和动脉分叉间节段性脊髓供血动脉的条数分为5组(n=5),分别为1~5根组.记录各组动物麻醉后基线诱发电位,血管结扎后急性期诱发电位,结扎后30 min、2 d后诱发电位.动物麻醉清醒后、血管结扎后2 d时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并取缺血中心区标本行HE染色. 结果 潜伏期对缺血性损伤不敏感,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波幅变化复杂,对运动功能特异性差,2、3、4根组均观察到急性期波幅先降低又逐渐恢复趋势,波幅的变化可以反映脊髓的病理损害程度和运动功能. 结论 缺血急性期CSEP波幅变化复杂,对运动功能特异性差,波形记录的信号需要平均化过程,造成结果 解释的延迟,术中应联合运动诱发电位对脊髓功能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伽玛(γ)射线影响人垂体瘤细胞细胞周期和抑癌基因p16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机械分离法获得稳定生长垂体瘤原代培养细胞株,根据不同照射剂量分为4组照射组,分别接受中心剂量为2、5、8.22、13.33 Gy,设立对照组,剂量为0,照射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p16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和中心剂量2 Gy照射后细胞周期、凋亡率和c-myc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中心剂量分别为5 Gy和8.22 Gy时细胞周期G0/G1和G2/M期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细胞凋亡率升高,p16蛋白表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为13.33 Gy时,S期细胞增多,p16蛋白表达减少。结论:一定剂量的伽玛射线能够改变细胞周期,促进垂体瘤细胞进入凋亡,抑癌基因p16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促进垂体瘤细胞进入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