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7 毫秒
81.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1岁,职员,2年前有献血史。因"发热、恶心、呕吐3 d"于2015年5月19日入院。自述无内外科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及输血史,无饮酒吸烟史,未婚未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于3 d前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40℃,伴全身乏力,恶心,呕吐,无明显腹胀腹痛,自服"克感敏"、"连翘解毒胶囊",病情未有明显缓解,后至市北医院查血常规无明显异常,CRP 16.5 mg/L,ALT1000  相似文献   
82.
三氧化二砷及6种抗癌药物对肝癌细胞株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s2O3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和SMMC-7721的抑制率,并与6种常用抗癌药新生霉素、阿霉素、丝裂霉素、5-氟脲嘧啶、顺铂及环磷酰胺的抑瘤率进行比较. 结果与6种抗癌药相比,As2O3抑瘤作用最强(P<0.01或P<0.05),但并非As2O3浓度越高对细胞株的抑制率就越高.在6个浓度梯度中,1.0 μg/ml以上的As2O3对BEL-7404的抑瘤作用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于SMMC-7721,各浓度的As2O3的抑瘤作用间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s2O3体外试验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4和SMMC-7721的生长; 如果应用As2O3治疗肝癌,应做不同浓度As2O3的药敏试验,以选择浓度最低而且有效的剂量,以减少As2O3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评价B超引导下核心针活检术(CNB)对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NPBL)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18G Tru-cut针结合活检枪对88例患者的96个NPBL行B超引导下CNB,并与切除活检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NPBL大小4-23mm(平均13.1mm),在CNB中,86个为良性,2个为可疑恶性,6个为恶性,2个取材不良。在切除活检中9个为恶性,87个为良性。CNB可疑恶变的2个NPBL均为恶性,1个恶性NPBL误诊为乳腺腺病,取材不良的2个NPBL均为良性。本组NPBL中恶性病变占9.38%(9/96),B超引导下CNB对NPBL的良恶性诊断正确率为98.94%(93/94),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8.89%(8/9),特异性为100%(8/8),良性病变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70%(85/87),取材不良为2.08%。结论 B超引导下CNB对NPBL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4.
胃癌淋巴管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胃癌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D2 4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70例胃癌中心区、癌旁区、正常区内的淋巴管,分析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胃癌癌旁区淋巴管密度(41.32±15.62)个、总面积(33 139.08±19 352.37)μm2、平均面积(802.12±728.09)μm2、平均周径(132.35±65.76)μm;正常区淋巴管密度(30.06±11.86)个、总面积(45 424.65±33 824.64 )μm2、平均面积(1 511.28±1 301.21)μm2、平均周径(196.19±103.72)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09、0.000、0.000)。 淋巴结转移组胃癌癌旁区淋巴管密度(43.67±16.42)个、总面积(35 866.71±19 678.53)μm2、总周径(5 851.28±1 897.13)μm、平均面积(1 050.31±765.47)μm2、平均周径(161.90±77.13)μm,无淋巴结转移组胃癌癌旁区的密度(33.38±9.02)个、总面积(23 933.34±15 405.2)μm2、总周径(4 173.56±2 028.18)μm、平均面积(723.76±534.75)μm2、平均周径(123.01±60.8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9、0.029、0.003、0.000、0.000);以胃癌癌旁区淋巴管侵犯预测淋巴结转移与病理检查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且吻合度强(κ=0.822>0.7,P=0.000)。结论 胃癌淋巴管新生存在于癌旁区,新生淋巴管管腔小;胃癌细胞可能是通过破坏癌旁区淋巴管进入淋巴循环而形成淋巴结转移;癌旁区淋巴管侵犯及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预测淋巴结转移及决定手术方式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5.
PTEN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PTEN和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对60例乳腺癌和36例乳腺增生症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PTEN、survivin、PCNA检测,其中PCNA指数作为衡量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参数。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PTEN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率明显低于乳腺小叶增生(P<0.05);PTEN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显著相关(P<0.05);PTEN的表达水平与腋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ER水平和5年生存率呈正相关(P<0.05)。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P<0.05);survivin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P<0.05)。PTEN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PTEN和survivin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显著相关;PTEN可以作为一个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PTEN和survivin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6.
基于对近百例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经验,探析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治法方药。根据此次疾病特点,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居民体质的特点,认为新冠肺炎当属中医"湿瘟"范畴;病因乃湿毒疫邪侵袭,病位主要在肺,弥漫膜原、三焦;病机关键在于湿毒疫邪侵袭犯肺、郁而化热,湿毒、郁热搏结,弥漫膜原、三焦,化燥伤津、耗气伤阴,部分重症患者可深入营血分、热陷心包。本病治疗当以"祛邪"为第一要义、疏利透达为关键治法,以尽早使湿毒之邪有出路。早期当化湿解秽、宣透疏利,若湿毒郁而化热当兼清郁热,若化燥伤津当顾护津液;中期当清肺泻热、宣肺通腑、透达膜原、疏通三焦,着眼于祛湿毒、清热毒、化瘀毒,及时截断病势、顾护阴津;危重期当及时提供重症支持治疗,以及开闭固脱之方药;恢复期当注意清彻余邪、益气养阴、瘥后防护。中医药干预本病重在尽早(初、中期)祛除毒邪,截断病势,改善患者症状,帮助恢复期调护。  相似文献   
87.
23例肝脏小肝细胞癌的术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5年1月至1994年2月,手术切除的23例直径〈3cm小肝细胞癌,就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了分析。术后1年生存率为91.3%,3年为79.1%,5年为67.8%,预后明显优于一般肝癌,本文对小肝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肿瘤包膜以及血清甲胎蛋白浓度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8.
用4~30%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盘状电泳测定人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此同工酶的Ⅰ′、Ⅱ、Ⅲ′带为原发性肝癌特异性区带,占74.8%(110/147),其中 AFP 阴性肝癌出现特异性区带者占44/63。其他病160例中只有3例出现特异性区带,孕妇、新生儿及正常人对照组不出现,假阳性率为1.2%(3/255).结果表明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是一种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记。  相似文献   
89.
90.
首届全国中医体质学说及腹诊研讨会学术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届研讨会是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和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北分会联合举办的,1987年8月4日~7日在秦皇岛市召开。会议共收到全国近400篇论文(其中中医体质学说论文207篇,腹诊论文189篇),反映了近年来中医体质学说和腹诊研究的现状和成绩。中医体质学说研究会议回顾了体质学说的发展过程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指出七十年代以来,薛崇成、曾昭耆、秦德平、匡调元等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悉心研究,王琦、盛增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