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0 毫秒
381.
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探讨抑郁好转程度、神经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改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的病例70例,调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职业、性格、学历、居住地、月经济收入、社会支持、家庭关系、卒中类型、卒中次数、颈动脉狭窄、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代谢紊乱),并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21项、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分、中风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IS 1.0版)评分。结果①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职业、性格、卒中次数、年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②卒中后抑郁患者经治疗后抑郁好转程度、神经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改善有相关性。结论①降低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有抑郁程度严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劳动、内向、卒中次数多、年龄大。②抑郁好转程度越明显,神经功能恢复越好,生活质量提高越大。  相似文献   
382.
目的分析室管膜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测方法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4例室管膜型PCNSL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结果 4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3 d~5个月。临床表现为头痛、脑膜刺激征,分别伴有脊神经根征(2例)、多组脑神经麻痹(1例)和偏瘫(1例);病程中有间断低热(3例)。其中2例于发病2和4个月时死于脑疝。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2例)、白细胞计数(4例)和蛋白定量(4例)升高,葡萄糖降低(3例)。4例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均发现淋巴瘤细胞或异形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大多数细胞呈现B细胞标记物阳性。头部MRI增强扫描第三和第四脑室、侧脑室壁异常强化,合并脑室周围强化病灶(2例)和鞍区病变(1例)。PET扫描和骨髓穿刺检查未发现颅外或脊髓受累证据。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是诊断室管膜型PCNSL的重要方法。室管膜及脑室周围病变应考虑PCNSL的可能,尤其MRI增强扫描发现结节样强化者更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383.
目的:通过对乳腺病变影像学特征的显示率比较,评价医用专业显示器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序抽取接受数字化乳腺摄影的500名患者影像资料,分别传入我院PACS中配置医用专业显示器的工作站和另一配置普通显示器的工作站.分别就显示器的性能参数及乳腺病变影像学特征的显示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医用专业显示器在亮度、分辨率、灰阶、像素上都优于普通显示器,在乳腺病变征象显示率方面,医用专业显示器显示肿块(24.2%)、微小钙化(56.8%)和不对称致密影(21.8%)均优于普通显示器(分别为18.6%,P=0.037;11.2%,P=0.000;14%,P=0.000).结论:医用专业显示器具有高分辨率、高清晰度、均匀亮度及细致灰阶,对乳腺肿块、微小钙化、不对称致密影的显示均优于普通显示器,有利于软阅读模式下的乳腺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384.
舒适护理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舒适护理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促进脑卒中患者身心全面康复.方法 对98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实施相应的舒适护理,2周后对患者睡眠情况再次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实施舒适护理后脑卒中失眠患者睡眠情况与实施前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适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睡眠质量有很大作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强化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85.
钱敏  富晓雪 《武警医学》2002,13(10):634-634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痉挛 ,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疼痛发作前无先兆症状 ,起病突然 ,呈闪电式 ,浅表而尖锐的剧痛 ,常被描述为刀剜样、电灼样、火烧样或撕裂样痛 ,一般持续数秒钟至 2min。疼痛发作时常难以忍受。我科自 1997年至今 ,采用三叉神经 (Ⅱ、Ⅲ支 )高位切断术治疗此病症 ,并在手术前后配合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在我科就诊并实施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共 32例 ,男 13例 ,女 19例 ,年龄 37~ 72岁 ,平均年龄为 6 2 4岁 ,6 0岁以上的患者 2 1例…  相似文献   
386.
王旭  韩雪松  黄海东  赵兴  丁国臣  钱敏  孙磊 《武警医学》2004,15(10):747-748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 ,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疾病 ,疼痛剧烈 ,难以忍受。我科于 1997年 5月开始采用三叉神经Ⅱ、Ⅲ支高位切断术[1] 治疗三叉神经痛 ,2 0 0 0年至今改进为双路高位切断术方法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共 5 6例 ,其中男  相似文献   
387.
近年来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日益增多,其临床特点与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相近,常与其它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现将我科1994年收治的各型病毒性肝炎335例中确诊为戊肝33例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88.
<正>继发性单脐动脉是一种“罕见”的脐带异常,常发生于孕晚期,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不明原因的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和安全。近年来随着对继发性单脐动脉认识和警惕性不断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按照《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进行规范的产前检查,孕妇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尤其是自感“胎动减少”及时就医,其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89.
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全周期闭环智慧系统对日间手术的管理效果.方法 应用智慧系统实施日间手术全周期质量闭环管理,实现预约检查手术、手术精准确认、医护患全程手术信息共享,多维度宣教知识精准推送,按时逐级完成出院随访、过程质量控制等.结果 应用智慧系统管理后,患者术前检查完成率、病情评估完成率、麻醉访视完成率、首台准时麻醉率、...  相似文献   
39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病人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拟行单个PKP的老年病人60例,随机分为R组和ER组,每组30例。R组在穿刺点注射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ER组行超声引导下ESPB(3%罗哌卡因),2组均于麻醉开始前5 min泵注瑞芬太尼0.05 μg/(kg·min),并维持至术毕。记录2组病人麻醉时(T0)、手术切皮时(T1)、穿刺针定位椎弓根时(T2)、套管进椎体内时(T3)、球囊置入并行加压扩张操作时(T4)、骨水泥注入后(T5)的疼痛数字评分(NRS)、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中下肢运动神经阻滞、低氧血症、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2组病人术后2、6、12、24 h静态和动态NRS评分。结果 T2、T3、T4时点,ER组NRS评分均较R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T5时点,2组间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时间点2组间R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