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63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脊髓损伤修复是世界性的难题与研究重点,神经干细胞的发现给神经损伤的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研究表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存在于神经系统的多个区域,且外源性神经干细胞能够适应性地与宿主中枢神经整合。本文就脊髓损伤的机制、神经干细胞的基本特性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2.
本文报告了从猪骨基质中提取BMP的方法及其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使用猪骨BMP5~10mg,植入小鼠肌肉后21天,诱导生成类骨质和骨髓。  相似文献   
133.
脊柱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传统方法,目前仍被称为"金标准".然而,脊柱融合术改变了正常脊椎的生理形态和生物力学机制,造成邻近节段退变、脊柱活动度降低.因此,如何保持节段脊椎的活动度与稳定性,恢复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防止相邻节段椎间盘加速退变,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脊柱功能重建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4.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termediate-term result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Zweymüller hip system. Methods Review the 116 cases (142 hips) who were treated with total hip replacement from 1996 to 2002 by a single surgeon using cementless Zweymüller hip systems. Results Sixty-one cases (77 hips) were followed up, 50 cases (64 hips) were evaluated both clinically and radiographically while 5 cases (6 hips) and 6 cases (7 hips) were only evaluated clinically and radiographically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follow-up period was 7.3 years(range 5 to 11 years). The mean preoperative Harris Hip Score was 46 while the mean postoperative Harris Hip Score was 93. Distal cortical hypertrophy and medullary sclerosis were observed in 30 hips(42.3%) and 33 hips(46.5%) respectively.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arose in 45 hips (63.4%). Radiolucent lines occured in 27 stems(38.0%) but in no cups. Radiolucent lines were mosdy observed in Gruen zones 1. Osteolysis occured in 7 cups (9.9%) and 18 stems (25.4%). Osteolysis was mostly observed in Delee Zone 3 and Green zone 7. In the distal Gruen zones 3, 4 and 5, no radiolucent line or osteolysis was observed. No hips had been revised, 3 cups needed revision surgery because of aseptic loosening. Conclusion The 5-11 years follow-up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but osteolysis is common  相似文献   
135.
正确认识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脊柱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局部表现,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化疗是治疗脊柱结核的基石或核心.手术只是辅助治疗方式。但是,对于具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积极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治疗周期.促进结核病灶愈合,减少伤残,提高生命质量。因此,手术是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手段。随着对脊柱节段稳定性认识的深入,以内固定应用为特征的外科术式广泛应用于脊柱结核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6.
三维矫形手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三维矫形内固定手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术相关融合区的选择问题。方法:2001年-2006年在我院行三维矫形内固定手术的AIS患者78例。男27例,女51例,年龄10~18岁,平均15.6岁,其中LenkeI型38例,Lenke Ⅱ型6例,LenkeⅢ型11例.LenkeⅣ型1例,LenkeV型14例,LenkeVI型8例。术前冠状面Cobb角平均560,顶椎偏距平均5.9cm。躯干偏移距离平均2.8cm。根据患者畸形类型和柔韧性选择融合范围。术后及随访时在X线片上测量主弯冠状面的Cobb角、顶椎偏距、躯干偏移距离。结果:术后随访1~5年,平均28个月,冠状面Cobb角平均残留230,矫正率为59%;终末随访平均丢失4.5^o,丢失率为8%;顶椎偏距平均残留2.7cm,矫正率为55%,终末随访时平均丢失0.5cm。丢失率为8.5%;终末随访时躯干偏移距离平均1.4cm。结论:三维矫形内固定手术能有效改善AIS畸形。根据畸形特点选择正确的融合区进行适度的矫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HLA—B^*27高分辨等位基因分析对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SSP和PCR.SBT技术对2004年1月-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广东地区1606例骨和关节疾病(OAP)患者(其中确诊AS患者1022例)进行了HLA-B^*27低分辨和HLA-B^*27高分辨的基因频率调查和分析。结果:OAP患者中B^*27高分辨基因频率(70.50%,141/200)高于B^*27低分辨基因频率(41.82%,588/14061(P〈0.001);1022例AS患者中高分辨的B^*27基因频率(84.21%,121/133)也高于B^*27低分辨基因频率(44.77%,398/889)(P〈0.001)。HLA—B^*27阳性患者表达出的HLA—B^*27等位基因为B^*2704占88.44%(459/519),B^*2705占9.83%(51/519),B^*2702占1.73%(9/519)。结论:高分辨技术能够准确检测HLA—B^*27阳性患者,AS患者在不同地区或人群所表现出的HLA—B^*27易感基因不同;应用高分辨技术进行HLA—B^*27等位基因分型,将有益于提高AS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发挥对AS预后预测和治疗选择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8.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转移瘤中的镇痛治疗效果.方法 对有15例明显脊柱疼痛表现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 15例共20个椎体施行椎体成形,平均每椎体注射骨水泥3.5~4 ml.术后1~3 d,患者疼痛症状均有缓解,平均随访6个月,随访期末,5例明显缓解(VAS平均2分),8例中等度缓解(VAS平均4分),2例部分缓解(VAS平均6分),2例再次出现疼痛,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作为脊柱转移瘤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评估CT 导引细针穿刺在骨盆肿瘤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32例CT导引下穿刺活检骨盆肿瘤病例,男23 例,女9例.年龄16~70岁,平均42.5 岁.肿瘤大小5~20 cm(小于10 cm者15例,大于10 cm者17例),按肿瘤发生部位骨盆Ⅰ区肿瘤14例,Ⅱ区肿瘤13例, Ⅲ区肿瘤4例,Ⅳ区肿瘤1例.患者就诊症状多为髂骶部疼痛或包块.术前均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穿刺活检的要点为选择最佳层面和进针点.活检标本送病例科作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 32例均安全地穿刺到病变内取出病理标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学检查32例均为恶性肿瘤,经手术证实或临床检查、随访证实穿刺准确率及正确率均为100%.结论 CT导引经皮穿刺活检骨盆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0.
胸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胸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的探讨江建明1金大地1胸椎间盘突出症少见,Benson报道占椎间盘突出症的5‰。本文就1988~1997年期间收治的19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