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14篇
  免费   1009篇
  国内免费   590篇
耳鼻咽喉   80篇
儿科学   238篇
妇产科学   102篇
基础医学   1038篇
口腔科学   159篇
临床医学   2917篇
内科学   1497篇
皮肤病学   123篇
神经病学   619篇
特种医学   7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366篇
综合类   6176篇
预防医学   2269篇
眼科学   299篇
药学   2199篇
  14篇
中国医学   2043篇
肿瘤学   537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1072篇
  2013年   828篇
  2012年   1014篇
  2011年   1014篇
  2010年   1009篇
  2009年   1204篇
  2008年   1028篇
  2007年   1077篇
  2006年   954篇
  2005年   983篇
  2004年   946篇
  2003年   818篇
  2002年   695篇
  2001年   634篇
  2000年   709篇
  1999年   621篇
  1998年   587篇
  1997年   583篇
  1996年   648篇
  1995年   478篇
  1994年   426篇
  1993年   296篇
  1992年   328篇
  1991年   270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201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了解黄浦区小学生每天中等到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时间和影响因素,为探索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强度适宜干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市黄浦区抽取4所小学作为干预学校,同时选择具有可比性的4所小学作为对照学校,对575名四年级学生进行体力活动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并开展政策支持、环境改善、健康教育等3个方面为期8个月的干预.结果 四年级小学生1周平均每天进行MVPA时间男生为62.1(39.9~91.1)min,女生为60.7(45.4~87.6) min;平均每天MVPA时间≥60 min的学生回答喜爱做运动(90.2%)、每天运动1h容易(80.7%)、家里有运动器材(82.3%)、有人一起参加活动(89.5%)、家人和朋友鼓励参加体育运动(84.0%)和父母业余时间都参加体育活动(55.6)的比例高于<60 min的学生(79.7%,62.5%,73.9%,81.3%,72.4%,4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24,23.49,5.96,7.84,11.42,10.83,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1周平均每天MVPA时间高于干预前,1周平均每天MVPA时间≥60 min的比例比干预前有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x2值分别为-5.17,6.72,P值均<0.05).结论 黄浦区四年级小学生每天进行MVPA的平均时间达到WHO推荐量,但处于临界值;学生的运动观念和家庭因素是增加体力活动时间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学校政策支持、学校和家庭运动环境营造和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co-HUV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GX1二聚体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100~200 μmol/L可抑制co-HUVEC增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GX1二聚体较单体抑制作用增强,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状结构形成实验、细胞损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对照组PBS 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且二聚体抑制作用强于单体;对照肽二聚体仅有轻微的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诱导细胞凋亡(P<0.05),且GX1二聚体的诱导作用强于GX1单体(P<0.05),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则无明显影响。结论:GX1二聚体和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及诱导凋亡,且GX1二聚体较GX1单体作用增强。GX1二聚体有望代替单体成为胃癌新生血管靶向治疗小肽类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紧密型医连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的定位。 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全科医学科的发展和深圳市5家区属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实际运行情况,探索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在组织架构、功能定位和学科发展方面的建设。 结果 我国全科医学科的发展主要依赖学科联盟,通过教学师资输出与师资培养在临床基地和实践基地间建立联系。紧密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发展可借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进,有利于分级诊疗。2016年深圳市社康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人次占全市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总诊疗量的42.66%。选择在社区首诊的医保参保人数量863万,占全市参保人总数的70%。深圳市区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在组织架构上多采用双重管理模式,即在业务上归属医务科等职能部门管理,行政上归属社区健康管理中心管理。全科医学科在功能定位上侧重于全科教学,着重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为基层输送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门诊是全科医生的主要带教场所,全科住院部适合收治多病共存、未分化疾病和教学患者,有利于全科医生对典型患者的系统学习。 结论 紧密型医联体模式有利于分级诊疗推进,该模式下全科医学科组织架构可采用双重管理,其功能定位为全科教学,其学科发展方向为多病共存患者照顾。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形、气、神的角度分析了乙肝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并提出了从精神方面、恢复肝脏功能及修复肝纤维化三方面综合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教学联合问题导向教学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手术室实习生68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4名)与实验组(3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的方式,实验组采用情景教学联合问题导向教学的方式。综合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生的实习效率,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实习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实习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实习生的教学满意率为76.47%,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情景教学联合问题导向教学对提高手术室实习生对教学满意率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实习效率显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组联合眼针及体针治疗,对照组联合巴氯芬口服。2组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呃逆伴随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P0.05)。治疗组治疗后睡眠、进食、焦虑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进食、焦虑症状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呃逆患者有效,能减少患者呃逆发病时间及发作次数,改善睡眠、进食、焦虑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瑞替普酶在ICU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4月收治的65例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将对象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实验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疗后60 min、90 min、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SVR、LVEDF、LVESV、cTnI、NT-porBNP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瑞替普酶治疗ICU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最新研究显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参与调控肿瘤形成,血管通透性,血糖稳态,脂代谢,细胞分化,能量平衡,伤口愈合,炎症和氧化还原过程,并对血管生成有调节作用。本文就ANGPTL4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性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使ANGPTL4成为一种进行肿瘤诊断及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并为ANGPTL4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更多思路。总之,该综述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ANGPTL4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