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72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背景:在内膜损伤后炎症反应的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从骨髓释放到病灶处,参与损伤修复。但目前尚缺乏在细胞水平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如何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平滑肌样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揭示体外实验条件下,血管急性损伤时不同质量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如何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体外诱导细胞观察,于2008-01/2009-05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SPF级实验动物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 材料: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2只/组。另取4周龄雄性SD大鼠6只,用于分离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方法:①模型组大鼠建立颈总动脉急性损伤模型。取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损伤后1,3,7 d的血清,运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②第1次传代后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1.0~3.0)×105个/100 mm培养皿的密度接种,设立2组:常规培养组仅加入含体积分数为20%的胎牛血清高糖DMEM基础培养液;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组在常规培养组基础上,分别给予1,3,5,1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1周。 主要观察指标:损伤后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学变化;平滑肌细胞标志物α-肌动蛋白的表达。 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质量浓度较低;模型组大鼠损伤后1 d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质量浓度即已升高,损伤后3 d达高峰,损伤后7 d明显下降,但仍未完全恢复到基础水平。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1周后,细胞融合成片,形成峰谷样外观。③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与常规培养组比较,1,3,5,1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组平滑肌细胞分化率均明显增加,尤其是5,1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实时定量PCR结果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相似。 结论:急性血管损伤后大鼠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呈高表达,并在损伤后3 d达高峰。在体外,经类似此高峰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有较好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拔牙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募集414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拔牙患者。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出血分为出血组(n=13)和未出血组(n=52)。收集受试者的围手术期资料,通过一般健康问卷(GHQ-28)在拔牙时对患者进行评估。记录患者拔牙时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拔牙数和拔牙类型。分析受试者拔牙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3.14%(13/414)的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拔牙患者术后出血。与未出血组比较,出血组血小板计数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减少,GHQ-28总分、躯体症状、焦虑/失眠得分升高(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表明,血小板计数减少(OR=0.978, 95%CI:0.960~0.996,P=0.017)和焦虑/失眠得分升高(OR=1.303, 95%CI:1.024~1.659,P=0.032)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拔牙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小板计数值低、焦虑/失眠得分高可能是老年心血管疾病拔牙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心率变异性:一种测定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率变异性(HRV)的分析为心脏自主神经张力测定提供了一种敏感的非创伤性检查的方法。HRV是心肌梗塞后和进行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猝死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各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的变化特征及与心功能的关系,寻找进行药物及非药物干预的可能性。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Ⅰ,Ⅱ,Ⅲ期患者(n=16,20,17)及正常体检老年人作为对照组(n=18),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法(125I-碘氰化心得静)分别测定其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各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pmol/g)分别为I期(7.02±2.58)无明显改变(t=0.32,P>0.05);Ⅱ期(12.76±3.24)显著增高(t=4.18,P<0.05);Ⅲ期(3.66±2.08)显著降低(t=3.75,P<0.05)。②原发性高血压Ⅱ期患者LVMI(g/m2)(196.5±39.6)较对照组(89.4±17.6)及I期患者(102.6±15.3)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2,2.84;P均<0.01),与Ⅲ期患者(184.7±41.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18,P>0.05)。③Ⅲ期患者E/A值(0.71±0.18)及射血分数(%)(38.4±7.83)较II期患者E/A(0.88±0.21)、射血分数(55.4±9.62)%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4,2.26,P均<0.05)。结论:各期老年高血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变化不同,β受体密度随心肌的肥厚有逐渐增加趋势,β受体密度降低则合并有心脏舒缩功能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芮铭安  陆平  陈谊  盛净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3):7414-7415
目的:观察各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的变化特征及与心功能的关系,寻找进行药物及非药物干预的可能性。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Ⅰ,Ⅱ,Ⅲ期患者(n=16,20,17)及正常体检老年人作为对照组(n=18),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法(^125I-碘氰化心得静)分别测定其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各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pmol/g)分别为Ⅰ期(7.02&;#177;2.58)无明显改变(t=0.32,P&;gt;0.05);Ⅱ期(12.76&;#177;3.24)显著增高(t=4.18。P&;lt;0.05);Ⅲ期(3.66&;#177;2.08)显著降低(t=3.75,P&;lt;0.05)。②原发性高血压Ⅱ期患者LVMI(g/m^2)(196.5&;#177;39.6)较对照组(89.4&;#177;17.6)及Ⅰ期患者(102.6&;#177;15.3)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2,2.84;P均&;lt;0.01),与Ⅲ期患者(184.7&;#177;41.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18,P&;gt;0.05)。③Ⅲ期患者E/A值(O.71&;#177;0.18)及射血分数(%)(38.4&;#177;7.83)较Ⅱ期患者E/A(0.88&;#177;0.21)、射血分数(55.4&;#177;9.62)%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4,2.26,P均&;lt;0.05)。结论:各期老年高血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受体密度变化不同,母受体密度随心肌的肥厚有逐渐增加趋势,β受体密度降低则合并有心脏舒缩功能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阿拓莫兰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肝功能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阿拓莫兰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肝损患者 6 1例随机分为阿拓莫兰组 33例和对照组 2 8例。阿拓莫兰组给予 0 9%氯化钠溶液 2 5 0mL +阿拓莫兰 180 0mg静滴 ,Qd ;对照组给予 0 9%氯化钠溶液 2 5 0mL +门冬氨酸钾镁 4 0mL静滴 ,Qd。 2组疗程均为 2周。分别比较用药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第 2周末ALT、AST、 -GT、ALP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 ,但阿拓莫兰组ALT、AST值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 (P <0 0 5 ) ,ALT、AST治愈率亦较对照组高 (P <0 0 5 )。结论 阿拓莫兰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肝功能损害短程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改善老年吞咽功能障碍,减少误吸发生的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66例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在对其基础疾病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Intelect Vital Stim吞咽障碍治疗工作站联合治疗;对照组34例,除常规健康宣教和治疗外,单用Intelect Vital Stim吞咽障碍治疗工作站治疗。根据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结果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6周治疗后,两组的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误吸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误吸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2.50%,优于对照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Vital Stim电刺激疗法治疗老年人吞咽功能障碍可减少误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Forkhead转录因子的命名,源于果蝇的"叉头"突变,该突变可导致肠的前后部发育缺陷.Forkhead转录因子家族有着一个高度保守的DNA结构域,这个保守序列的共同特征是具有一个长110个氨基酸的DNA结合结构域,即Forkhead box(Fox)结构域,并折叠成3个α-螺旋(helix1、2、3)和2个翅膀状(winged)的大环结构,从而形成一个"螺旋-转角-螺旋"的基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对伴轻、中度抑郁焦虑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老年患者的疗效,并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方法,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为对照药物。26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被随机分成试验组(145例)和对照组(121例)。试验组给予乌灵胶囊口服,3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口服,1片,每日1次,疗程均为6wk。同时2组受试者均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型及症状酌情给予抑酸、促动力、助消化药物。观察2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根据副反应量表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在治疗2、4及6 wk末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6wk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4、6wk末试验组的HAMD评分和HAMA评分的减分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6wk末PSQ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2组间PSQI评分的减分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均无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乌灵胶囊治疗伴轻、中度抑郁焦虑症状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