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00篇
内科学   201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685篇
预防医学   393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227篇
  5篇
中国医学   218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端血供的影响.[方法]对20条家犬两侧胫骨中段横型截骨,随机选择一侧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对侧以普通接骨钢板固定作为对照,分别于内固定后4、8、12、16周行大体病理、HE染色、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内固定后l、3周对照组分别出现骨折劈裂、钢板松脱和钢板断裂各1例,实验组术后5周出现内固定弯曲变形1例.HE染色观察显示:实验组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骨痂的生长均早于对照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16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骨痂的新生血管密度(MVD)均高于对照组,8、1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有效提供骨折端稳定、避免应力遮挡的同时,能显著减少对骨折端血供的破坏.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治疗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可行性,并提出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分型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2012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4例行LA的根部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阑尾根部、回盲部能否充分显露及阑尾根部距盲肠壁完整段的长度,将根部穿孔性阑尾炎分为Ⅰ型(Ⅰa型、Ⅰb型、Ⅰc型)、Ⅱ型,其处理方式为:用可吸收结扎夹对系膜缘侧双重夹闭阑尾根部、间断缝合阑尾残端周围5 mm盲肠壁、距阑尾根部10 mm处用腔内切割吻合器闭合并切割阑尾周围盲肠壁组织及中转开腹。结果:12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包括Ⅰa型73例、Ⅰb型30例、Ⅰc型18例(早期3例中转开腹,后期15例行LA)、Ⅱ型3例。术后病理均证实根部穿孔性阑尾炎。放置腹腔乳胶引流管的患者,术后48~72 h行腹腔B超检查证实无积液后拔除。随访3~48个月,无粘连性肠梗阻、腹腔脓肿及阑尾残端漏发生。结论:LA治疗根部穿孔性阑尾炎是可行的,必须依据临床分型进行根部处理,腔内切割吻合器处理根部穿孔性阑尾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分析血浆白细胞介素-33(IL-33)在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 2015年4月该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器官功能、感染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一般脓毒症组(36例)、严重脓毒症组(36例)和感染性休克组(48例),并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健康检查的12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ICU各时间的APACHE Ⅱ评分、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的变化;比较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不同预后脓毒症患者ICU各时间的IL-33水平变化。结果  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PCT和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PCT和IL-33水平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症患者的ICU住院和机械通气时间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延长,且感染性休克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PCT、IL-33、IL-6、IL-1β、TNF-α、sST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PCT、IL-33、IL-6水平随ICU住院时间延长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症患者的IL-1β、TNF-α、sST2水平随ICU住院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P >0.05)。入ICU 30 d后有9例患者死亡为死亡组,111例患者存活为存活组。死亡组患者的IL-33水平随ICU住院时间延长而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存活组患者的IL-33水平随ICU住院时间延长而下降,死亡组患者入ICU 3 h内IL-33水平较存活组低,入ICU 24 h和5 d时IL-33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入ICU时血浆IL-33水平升高,而后随ICU住院时间延长而降低,且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因此血浆IL-33水平能提示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分析47例高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1周及放化疗后2个月肺功能变化情况,评估肺功能状态.方法 选取47例70岁以上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顺铂加紫杉醇化疗,分别比较47例患者放化疗前1周和放化疗后2个月及47例中肺功能正常且无合并症者(正常组31例)与肺功能异常及有合并症者(异常组16例)放化疗前后肺功能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放化疗后2个月,47例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较治疗前1周降低[(90.6±16.8)%比(65.8±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7,P<0.05);其中正常组明显降低[(93.5±15.9)%比(70.6±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87,P<0.05);异常组降低最明显[(87.3±14.7)%比(56.4±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06,P<0.01).而其他肺功能指标放化疗前后变化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化疗对高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肺通气功能损伤较小,但可致弥散功能降低,尤以治疗前肺功能异常且伴有合并症者降低最明显,换气功能损伤最重.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缩短送手术患者至手术室时间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15年6~11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对比,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施传统送患者至手术室方式,研究组实施品管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要因发生情况、时间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前用药没有提前准备及核对,患者术前准备不足等要因发生情况中均好于参照组,且无论是接电话后送手术时间、送手术时间到手术室交接时间、交接时间到入室时间,还是平均时长,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对比中,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8.33%,参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能够有效缩短送手术患者至手术室时间,有利于患者尽快、尽早治疗,保证其生命安全和健康,临床中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竹山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4例)与治疗组(54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注射用多索茶碱,4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及免疫功能和治疗后3、6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 E明显降低,CD~(4+)、CD~(4+)/CD~(8+)明显升高,治疗组CD~(8+)明显下降,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免疫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1.85%、3.70%,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20.37%、25.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能有效促进症状体征的缓解,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甘雅丽  叶伟娟  张丽香 《新中医》2021,53(2):152-155
目的:观察穴位艾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妊娠剧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补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艾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组均治疗7~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妊娠剧吐评分(HGS)、胃动素水平、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尿酮体转阴时间及电解质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呕吐、恶心、进食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3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GS及β-HC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HGS及β-HC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酮体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钾、血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钾、血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二氧化碳结合力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艾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妊娠剧吐,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电解质失衡状况,促进胃肠运动,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究健脾祛湿膏对大鼠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冰番泻叶水煎液灌胃结合过度游泳复制脾虚腹泻大鼠模型,给药干预14 d后,检测各组大鼠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生长抑制素(SS)、血浆中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肠水通道蛋白(AQP3)和肾脏水通道蛋白(AQP2)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健脾祛湿膏组大鼠小肠推进率、MTL和结肠AQP3水平上升,结肠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水平增加,胃内残留率、VIP、SS和肾脏AQP2水平降低。结论健脾祛湿膏可能通过上调MTL和结肠AQP3水平、结肠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表达,下调VIP、SS和肾脏AQP2水平,改善脾虚腹泻大鼠胃肠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针刺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NS组、PTZ组和针刺组,造模后观察各组大鼠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皮质及海马caspase-3在36 h和72 h时间点免疫反应性,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海马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针刺组大鼠癫痫发作较PTZ组减轻;在36 h时间点,PTZ组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caspase-3免疫反应性、海马bax mRNA的表达高于NS组(P<0.05),针刺治疗可拮抗其高表达(P<0.05),Bcl-2与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在72 h时间点各组之间差异更为明显。结论:PTZ致痫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针刺PTZ致痫大鼠百会、大椎穴可减轻癫痫发作程度,可能通过抑制凋亡途径进而对神经元发挥神经保护产生抗癫痫效应。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讨论早发现、早干预糖尿病者对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我院体检中心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健康体检人群,选择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1745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视力、裂隙灯、眼底镜等检查,经统计学统计、分析,总结糖尿病眼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x2=97.339,P<0.0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x2=13.694,P<0.01)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密切关系,糖尿病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患视网膜病变的机会更高.其中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以上者患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的比例为14%,而患增生型视网膜病变的有61.11%,明显高于单纯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达标有密切关系,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避免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