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结果两组间经过比对以及计算后,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镇痛药物的服用次数、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用时差异性逐级加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0例患者经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20例患者经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比对并发症发生率(χ~2=5.6250,P=0.0177),P0.05差异性加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应选择腹腔镜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强。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了解患者对于医疗机构开展药学门诊的认知现状,探讨患者对药学门诊的需求,为医疗机构规范并优化药学门诊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自制调研问卷,以苏州地区14家医疗机构自愿答卷患者为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人口学信息、药学门诊知晓情况、药学门诊服务评价及需求情况。对药学门诊认知现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将患者对药学门诊的评价及支付意愿进行单样本T检验;对患者药学服务需求进行多重响应分析。结果 (1)本次调研发放问卷1 853份,回收有效问卷1 769份,知晓药学门诊患者共557例,知晓率为31.48%;(2)影响患者对于药学门诊知晓率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人或朋友有无医学背景和就诊医疗机构等级(P<0.05);(3)知晓药学门诊的患者对于药学门诊服务的评价呈积极状态,57.60%患者愿意挂号并付费;(4)患者对药学门诊药师“指导患者用药(71.45%)”、具备“全面药学知识(78.04%)”、对慢性病药物,如糖尿病药物(61.11%)的药学服务需求最高;大部分患者期望药学门诊由中级职称以上(52.49%)的药师开展,希望药学门诊的开展形式是“医师药师联合门诊...  相似文献   
63.
我科近期收治了一例肱骨干骨折患者 ,在切开复位手术中 ,发现上臂桡神经向肱二头肌发出一肌支 ,报告如下。患者 男 ,2 8岁。因车祸致右上臂受伤 16h而入院。患侧上臂中段重度肿胀 ,活动受限并伴疼痛。患侧手部虎口皮肤感觉正常 ,腕、指关节背伸活动正常。X线片示肱骨中、下 1/ 3处骨质连续性中断 ,断端呈螺旋型 ,对位对线不良。诊断为右臂肱骨干闭合性骨折。由于患肢局部肿胀严重 ,暂时给予石膏托固定 ,及抗生素治疗。入院后第 5天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 ,作上臂前外侧切口进入 ,于肱肌与肱桡肌间分离 ,暴露桡…  相似文献   
64.
头部外伤及脑出血病人在临床中较多见 ,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早期气管切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近 15年来对 6 5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抢救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 5例中男 43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16岁 ,最大 78岁。均进行开颅手术。其中头部外伤病人 5 0例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15例。头部外伤病人中死亡 5例 ,成活 45例 ,脑出血病人 15例中成活 11例 ,死亡 4例。 6 5例患者中发病 2 4h之内切开者 45例 ,超过 2 4h切开者 2 0例。死亡 9例中有 6例发病超过 2 4h气管切开 ,此时均出现肺部并发症、脑水肿较重 ,终因呼吸…  相似文献   
65.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四肢骨缺损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目的 研究自固化磷酸钙水泥(ACPC)人工骨修复非负重或低负重部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ACPC人工骨修复30例患者36处非负重或低负重部位骨缺损,平均年龄26.5岁。骨缺损大小均为15cm^2,骨缺损病因依次为骨折、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内生软骨瘤和髂骨供骨区等。观察患者术中ACPC固化时间,术后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血钙、磷值变化,X线片和CT扫描。随访平均时间9.4个月。结果 全部患者  相似文献   
66.
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病变诊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节滑膜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由于其病因复杂,又缺乏特异性表现,某些种类的滑膜病早期诊断十分困难,许多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而延误治疗。我院1990年5月—1995年5月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109例膝关节滑膜病患者,以上患者均经3个月以上保守治...  相似文献   
67.
王文波  韦薇 《中国新药杂志》2023,(24):2501-2506
抗体药物作为治疗和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已应用于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当中。本文总结了靶向病毒的抗体药物相关法规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围绕表位和广谱性研究、质量研究与控制等方面对此类产品的药学研究与评价的关注点展开讨论,供业界和监管机构探讨交流,以期能促进此类产品的临床转化和应用。  相似文献   
68.
髓芯减压CPC/BMP修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与单纯髓芯减压术比较,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复合后修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40只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西兰大耳白兔,分为单纯髓芯减压组和髓芯减压CPC/BMP植入两组.术后3、6、12周分别行病理、透射电镜、ECT检测,评价两种方法对殷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情况.[结果]病理、透射电镜、ECT综合比较,髓芯减压CPC/BMP组优于髓芯减压组(P<0.05).[结论]髓芯减压CPC/BMP人工骨植入有明显修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优于单纯髓芯减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PTA)预测单纯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后髁角(PC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72例单侧单纯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65例,年龄49~80(66.5±14.35)岁,身高155~180(164.3±11.23)cm。72例患者患侧膝均呈内翻畸形,内翻角为10.6°±1.36°。收集患者术前负重位下肢全长X线片与膝关节CT影像资料,在X线片以及冠状位CT图片上测量患者双侧膝关节的PTA、PCA,统计分析患侧、健侧的PTA、PCA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别分析患侧、健侧的PTA与PC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2例患者健侧PTA、PCA值分别为3.23°±0.79°、4.64°±1.13°,患侧PTA、PCA值分别为8.39°±1.99°、4.71°±1.15°。健侧PTA明显小于患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16,P<0.01),而健侧与患侧PC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侧、健侧PTA和PCA均无相关性(r健侧=0.144、r患侧=0.109,P值均>0.05)。结论对于单纯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健侧与患侧的PCA值比较无明显差异,而PTA值则随内侧间室磨损程度的加重而增大,PCA与PTA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术前测量PTA用于预测PCA的方法不可行。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sPL)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的影响。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26~49岁、中位年龄33岁,受累关节功能分级均为Ⅱ级。收集患者静脉血标本,先进行两次离心分离获得富血小板血浆(PRP);再加入0.08 mmol/L CaCl2, 37 ℃孵育激活血小板;然后经过冷冻、融化、离心、过滤除菌、去除纤维蛋白原,获得sPL。培养RA-FLS,分为对照组和2.5%、5%、10% sPL组,分别与含有0、2.5%、5%、10% sPL的培养液培养4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的浓度;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的凋亡率;体外小管生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血管生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受体-2 (VEGFR2)的表达情况。结果 (1)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细胞培养基中IL-6浓度分别为(80.18±11.67)、(59.94±9.50)、(46.60±8.04)、(60.67±9.24)pg/mL,TNF-α浓度分别为(70.75±9.14)、(54.56±7.81)、(43.27±6.30)、(53.99±8.60)pg/mL,IL-1β浓度分别为(64.18±9.90)、(46.97±8.79)、(36.28±7.44)、(47.66±8.15)pg/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186、11.934、10.709,P值均<0.01);2.5%sPL组、5%sPL组、10% sPL组细胞中IL-6、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 sPL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RA-FLS增殖率分别为87.33%±10.98%、76.17%±8.18%、60.83%±7.99%、75.83%±8.4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51%±1.16%、16.23%±2.75%、29.69%±3.80%、16.37%±2.29%,小管形成数分别为(41.00±7.55)、(26.67±4.16)、(11.67±3.51)、(26.00±6.56)个,迁移细胞数目分别为(443.00±54.06)、(282.33±31.66)、(154.64±23.18)、(292.00±35.03)个,侵袭细胞数目分别为(243.30±27.39)、(67.00±12.53)、(22.33±8.74)、(79.33±14.98)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795、38.095、34.278、29.352、94.772, P值均<0.05);2.5%sPL组、5%sPL组、10% sPL组RA-FLS细胞增殖率、血管管腔形成数量、迁移细胞数目和侵袭细胞数目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 sPL组中细胞增殖率、小管形成数、迁移细胞数目和侵袭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细胞凋亡率则高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RA-FLS PCNA、CyclinD1、Bax、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5%sPL组、5%sPL组、10% sPL组细胞中PCNA、CyclinD1、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 sPL组PCNA、CyclinD1、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而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则高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sPL对RA-FLS的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以及炎症因子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对RA-FLS凋亡具有促进作用,且SPL对RA-FLS的生长抑制效果与SPL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