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刘兴琼  罗梅  游兴利 《重庆医学》2013,(24):2897-2899
目的观察复合麻醉B超引导一次性减压式吸引管人工流产术(人流术)的疗效。方法选择实施人流术患者560例,随机分为传统人流术组(A组)和复合麻醉B超引导一次性减压式吸引管人流术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疼痛指数、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手术并发症,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结果 B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疼痛指数、人流综合征和宫颈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漏吸、吸宫不全和子宫穿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麻醉B超引导一次性减压式吸引管人流术优于传统人流术。  相似文献   
22.
<正>目的:研究尼美舒利(NIM)与内皮生长子受体(EGFR)沉默联合应用对胶质瘤U251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NIM(0、25、50、100、200、400mol/L)与靶向EGFR小分子RNA(siRNA-EGFR)联合作用于培养胶质瘤细胞U251,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并计算抑制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形成调控相关蛋白,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  相似文献   
23.
<正>目的:许多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如p14ARF、p15INK4b和p16INK4a在G1细胞周期阻滞和癌基因诱导衰老中起重要作用;bcl-2蛋白是抗凋亡成分中关键因子之一,而p53蛋白在凋亡和衰老中都起重要作用,这些关键调控因子的基因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常常突变或缺如。本文研究衰老、凋亡和增殖标志物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方法:每组(正常宫颈组、CIN Ⅱ-Ⅲ组和F组)40例。样本分别来源于120个宫颈活组织检查和宫颈锥形切除术。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2009至2010年江西省主要地区零售畜禽肉中分离的136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及分析,掌握江西省零售畜禽肉中沙门菌血清型分布现况,为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GB4789.4-2010的方法对零售畜禽肉中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型鉴定试验。结果 136株沙门菌分离株血清群以B群为主,主要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菌、火鸡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结论江西省零售畜禽肉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样性,优势血清型与其他省份有一定差异,说明即使食品种类相同,但其来源和地域不同其中携带或污染的沙门菌血清型之间也存在差异。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沙门菌的监测,以便指导沙门菌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5.
2009年至2011年江西省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江西省食品中食源性沙门菌污染情况。方法应用GB4789.4-2010的方法检测13类3437份食品,并对分离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型鉴定试验。结果3437份食品中检出沙门菌污染155份,沙门菌检出率为4.51%。其中生禽肉、生畜肉、中式凉拌菜、熟肉制品的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27.4%、13.7%、2.52%、1.46%,婴幼儿配方食品、速冻米面制品等食品中未检出。血清学鉴定分属8个血清群或亚群、21个血清型。结论生禽肉、生畜肉是食源性沙门菌污染的主要食品,中式凉拌菜和熟肉制品也遭受了沙门菌的污染,这些食品存在食物中毒隐患,应引起足够重视。江西省食品中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态性,优势血清型主要是德尔卑(47.13%)。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 研究2016-2017年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及PFGE分子分型,为临床用药及感染源的溯源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江西省部分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粪便或肛拭子样本,将沙门菌自样本中分离培养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沙门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与分子分型。结果 自样本中分离出146株沙门菌,对13种抗菌药物均有耐药,对氨苄西林(AMP)、四环素(TET)和萘啶酸(NAL)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1.72%、65.07%和50.00%,对头孢西丁(CFX)和亚胺培南(IPM)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74%和5.48%;多重耐药菌构成比2016年为62.21%,2017年为79.21%;多重耐药谱型2016年有16种,2017年有50种;沙门菌分子型2016年有37种,2017年有65种。结论 2016-2017年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患者感染的沙门菌耐药状况较为严重,2017年沙门菌耐药率高于2016年,应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耐药性发展。菌株PFGE图谱的聚类分析可揭示沙门菌之间的亲缘关系,为食源性沙门菌病暴发流行的识别和溯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西省餐饮从业人员沙门菌带菌状况,以便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对江西省200家餐馆和99所学校食堂部分餐饮从业人员的粪便进行采集与检测。结果共采集1 260名餐饮从业人员粪便标本,检出沙门菌30株,检出率为2.38%,以普通餐饮馆人员带菌概率较高。经对23株沙门菌的PFGE分型指纹图谱分为19个型别。药敏试验证明30株沙门菌中,有22株对临床常用15种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现象。结论江西省餐饮从业人员沙门菌型别较多且存在耐药风险,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应加强对餐饮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卫生教育和食品安全监督和监测。  相似文献   
28.
29.
开展生理学主讲教师责任制教学的研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主讲教师责任制教学,指由一位教师对某一门课程进行全程或基本全程教学的模式.第二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实施中重视选择主讲教师,做到精心组织、精心设计课程和教学方法.实施主讲教师责任制密切了师生关系,增强了教师责任感,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摘要 目的 〖HT5"SS〗研究江西省部分医院临床分离的致泻沙门菌耐药性与分子分型,为临床科学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基因检测技术,对江西省部分医院临床分离的腹泻性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和基因分析。结果 从医院住院感染性腹泻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沙门菌103株,对四环素耐药率达到61.17%,有27.18%的菌株呈现多重耐药性。该省多数地区医院分离的沙门菌对磺胺类、四环素类、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有上升趋势,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较敏感。从2015年分离的菌株基因分型检测发现52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为1~3株,相似度为0%~100%。结论 该省医院分离的腹泻感染沙门菌耐药状况比较严重,菌株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提示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