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学术背景:骨骼肌Ca2+释放通道是骨骼肌内质网Ca2+释放与摄取的主要结构,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骨骼肌的运动功能,尤其是骨骼肌的收缩速度与力量。目前,研究运动时骨骼骨钙释放通道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于正确认识运动对骨骼肌的生物学作用,提高骨骼肌的收缩速度与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某些相关疾病的运动康复与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的:总结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特性及其运动时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RYR1,exercis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0-01/2007-04 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骨骼肌钙释放通道;运动”,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42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骨骼肌钙释放通道运动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骨骼肌Ca2+释放通道在不同运动方式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所选用的30篇文献中,6篇为综述,24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 资料综合:①骨骼肌钙释放通道是调节骨骼肌细胞内Ca2+浓度的重要蛋白之一,直接参与了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②有许多调节因素,如一些内源性蛋白(FK结合蛋白、钙调素、钙结合蛋白)和一些离子(Ca2+、Mg2+),通过不同的作用位点与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结合,调控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结构与功能。③研究表明,骨骼肌在运动训练后通过二氢吡啶受体和骨骼肌钙释放通道这二种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而增强了肌肉的速度与力量能力;不同运动方式对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点。④关于骨骼肌钙释放通道方面的研究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调控机制不十分清楚;不同运动方式对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影响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关于运动影响骨骼肌肌浆网上钙释放通道对Ca2+的转运能力的研究主要是急性运动,对于速度力量性运动方式和长期运动训练对其影响的规律还未见系统报道。 结论:骨骼肌钙释放通道上Ca2+的释放与摄取是影响骨骼肌收缩功能的重要基础,不同运动对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影响有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62.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心内膜炎(PVE)再次外科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手术治疗要点。方法2000年2月至2005年7月,手术治疗PVE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16.7%),死于中毒性休克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2003年以后手术的11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6例,肾功能不全2例,经相应的处理治愈。随访15例,随访时间1个月至5年,PVE再次复发1例,经内科治疗无效,死于全身衰竭;其余14例患者均治愈,恢复正常工作;心功能Ⅱ级12例,Ⅲ级2例。结论PVE的外科治疗风险大,死亡率高,而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和围术期正确应用抗生素是保障PVE再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3.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rosthetic valve endocardicis,PVE)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已成为目前心脏瓣膜外科面临的新挑战之一。我院2000年2月至2005年7月间共对18例PVE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就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治疗的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4.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2001年6月~2006年12月,对18例冠心病患者行再次CABG。术前心绞痛(CCS分级)级7例,级11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6例均有原移植静脉狭窄/闭塞,2例左乳内动脉(LIMA)-左前降支(LAD)桥狭窄/闭塞,6例自体冠状动脉出现新的病变。全组均经原胸骨正中切口径路手术,常规体外循环(CPB)下CABG15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3例;同期行室壁瘤切除、左心室成形1例,二尖瓣成形术3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膜置换联合右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例。应用LIMA12例次、双侧IMA4例次、桡动脉3例次,其余为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结果15例常规CABG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45~112min(57±26min),CPB时间66~140min(78±24min)。再次CABG每例移植血管1~5支,平均每例远端吻合口3.11个。手术结束用血流仪测定移植血管血流量均满意(血流量27.0±12.5ml/min),搏动指数均<4.2。手术后因低心排血量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1例,术后6d发生肾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7例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5~15h,心绞痛均消失,围手术期无心肌梗死发生,胸腔引流量为290~1040ml,顺利恢复,均出院。术后随访17例,随访时间6.0个月~4.5年,均无心绞痛发作,4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移植血管均通畅。结论再次CABG难度大于首次CABG,但只要手术中能正确找到靶血管,移植血管的血流可靠、完全再血管化和有良好的围术期管理,再次CABG可达到与首次手术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short and mid term follow-up outcomes of combine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 CABG) and restrictive mitral annuloplasty in curing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and 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 (IMR) , and to study its effect on reverse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0 to June 2008,111 patient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morderate to severe IMR underwent combined CABG and restrictive mitral annuloplasty, downsizing by 1-2 ring sizes. There were 81 male and 30 female patients. The age ranged from 36 to 83 years with a mean of (63 ± 18) years. Preoperative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showed minimal to moderate IMR in 7 cases, moderate to severe in 65 cases and severe in 39 cases. The left artrial diameter (LAD) was (58 ±6) mm,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was (61 ±8) mm,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was 46% ±6%. Serial studies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survival rate, the extent of mitral regurgitation (MR), LVEF, the leaflet coaptation height, LAD, LVEDD,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 functional class. Results Hospital mortality was 2.7% (3 cases). Each case received an undersized ring. Intraoperative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showed that no regurgitation in 69 cases,minimal in 34 cases, minimal to moderate in 5 cases, moderate to severe in 3 cases which received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The 3-, 12- and 24-month survival rate was 96. 2% , 93. 5% and 89. 7% respectively.Mitral regurgitation grade decreased after the operative prodecures (P <0. 01). LVEF increased from (46 ± 6) % to (53 ±6) % (24 months follow-up) (F<0. 01). LAD decreased from (58 ±6) mm to (46 ±6)mm(24 months follow-up) (P <0. 01). LVEDD decreased from (61 ±8) mm to (48 ± 10) mm (24 months follow-up) (P < 0. 01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ecline of LVEDD in 18 cases ( 16. 2% ) whose preoperative mean LVEDD was (69 ±9) mm. NYHA functional class improved after operative procedures ( P < 0. 01) . At 24 months follow-up, 2 cases received valvular replacement Conclusions Combined CABG and restrictive mitral annuloplasty is a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IMR, the short and mid term outcomes are satisfactory, an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LVEDD and an increase of LVEF due to reverse ventricular remodeling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66.
食管鳞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定量研究及其意义汪黎明陈东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胸外科沈阳110001)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nucleolarorganizerregionprotein,AgNOR)作为一种定量指标,对于良恶...  相似文献   
67.
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应用越来越多,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我们对917例冠心病病人实施CABC时运用桡动脉并进行随访,疗效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本组917例中男634例,女283例.年龄32~87岁,平均(59.5±12.0)岁.均有不稳定心绞痛病史.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象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月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22例CT报告及病程记录.结果 癌变部位在胰脏头部9例,胰脏体部或尾部10例,腹膜后2例;CT平扫结果提示肿瘤为圆形、卵圆形或呈现分叶形,边缘较清楚,大多可见完整的包膜;CT下可见肿瘤内部有囊性与实性成分,CT下囊性与实性成分分布情况为:6例囊实性成分比例接近,13例囊性成分为主,3例实性成分为主.结论 CT扫描是SPTP的有效诊察方法,对不同表象的CT报告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可以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9.
70.
盐酸米诺环素对慢性牙周炎基质金属蛋白酶-8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盐酸米诺环素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8,MMP-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26例中重度慢性成人牙周炎患者,每例口腔左右两个象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后实验组使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每周1次,共2次.对照组不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仅使用生理盐水和10%过氧化氢冲洗.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两组治疗前后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后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总量和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总量和浓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基质金属蛋白酶-8总量和浓度减少的量要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础治疗和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水平,改善牙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