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移植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为临床CABG术后移植血管狭窄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97例cABG术后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CABG术后按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是否有移植血管狭窄,将197例患者分为两组,狭窄组(n=87),非狭窄组(n=110)。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移植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狭窄组的87例患者血管造影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移植血管狭窄,累及吻合口321处,其中远端吻合口305处,近端吻合口16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远端吻合口吻合于右冠状动脉系统、靶血管狭窄〈70%、靶血管管径〈1.5mm、应用大隐静脉桥和非体外循环CABG等因素与CABG术后移植血管狭窄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OR=3.654)、血脂异常(OR=2.625)、靶血管狭窄〈70%(OR=1.763)、靶血管管径〈1.5mm(OR=1.337)、远端吻合口位于右冠状动脉系统(OR=1.694)和大隐静脉桥(OR=1.652)是CABG术后移植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血脂异常、靶血管狭窄〈70%、靶血管管径〈1.5mm、远端吻合口位于右冠状动脉系统和大隐静脉桥是CABG术后移植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2.
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应用越来越多,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我们对917例冠心病病人实施CABC时运用桡动脉并进行随访,疗效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本组917例中男634例,女283例.年龄32~87岁,平均(59.5±12.0)岁.均有不稳定心绞痛病史.  相似文献   
113.
学术背景:骨骼肌Ca2 释放通道是骨骼肌内质网Ca2 释放与摄取的主要结构,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骨骼肌的运动功能,尤其是骨骼肌的收缩速度与力量.目前,研究运动时骨骼骨钙释放通道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于正确认识运动对骨骼肌的生物学作用,提高骨骼肌的收缩速度与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某些相关疾病的运动康复与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总结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特性及其运动时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RYR1,exercis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0-01/2007-04 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骨骼肌钙释放通道;运动",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42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骨骼肌钙释放通道运动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骨骼肌Ca2 释放通道在不同运动方式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所选用的30篇文献中,6篇为综述,24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骨骼肌钙释放通道是调节骨骼肌细胞内Ca2 浓度的重要蛋白之一,直接参与了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②有许多调节因素,如一些内源性蛋白(FK结合蛋白、钙调素、钙结合蛋白)和一些离子(Ca2 、Mg2 ),通过不同的作用位点与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结合,调控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结构与功能.③研究表明,骨骼肌在运动训练后通过二氢吡啶受体和骨骼肌钙释放通道这二种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而增强了肌肉的速度与力量能力;不同运动方式对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点.④关于骨骼肌钙释放通道方面的研究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调控机制不十分清楚;不同运动方式对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影响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关于运动影响骨骼肌肌浆网上钙释放通道对Ca2 的转运能力的研究主要是急性运动,对于速度力量性运动方式和长期运动训练对其影响的规律还未见系统报道.结论:骨骼肌钙释放通道上Ca2 的释放与摄取是影响骨骼肌收缩功能的重要基础,不同运动对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影响有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白细胞靶向心肌超声造影技术对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其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行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术.A组为同系移植,供、受者均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B、C、D组为同种移植,供者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受者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B、C组分别于移植前3 d起每天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10 mg·kg-1·d-1和3 mg·kg-1·d-1,A、D组不给予CsA治疗.每组抽取成功建立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受者各8只.术后第3天,将声诺维造影剂经颈内静脉持续注入大鼠体内,应用心肌超声造影技术观察移植心脏,分别获取注入造影剂20 s时的心肌灌注造影图像和5 min时的白细胞靶向心肌造影图像,利用图像分析仪分别测定每只受者的造影图像灰阶值(GS20s、GS5m)和靶向灰阶值(Gstarget,为GS5m与GS20s之差).造影观察完毕后处死大鼠,行病理学检查,HE染色确定移植心肌排斥反应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心肌组织内CD3+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并将其分别与各组的GS20s、GS5m和Gstatget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肌灌注造影显示各组GS20s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白细胞靶向造影显示各组GS5m之间存在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Gstarget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A组为0~Ⅰ级排斥反应,B组为Ⅰ~Ⅱ级排斥反应,C组为Ⅱ~Ⅲ级排斥反应,D组为Ⅲ~Ⅳ级排斥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从A组到D组,移植心肌组织中CD3+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增多.相关性分析显示:CD3+T淋巴细胞计数与Gstarget呈正相关(r=0.86,P<0.001),与GS5m有相关性,与GS20s无相关性.结论 白细胞靶向心肌超声造影技术能无创、有效的评价心脏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总结肥厚室间隔切除联合二尖瓣置换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手术效果和经验体会.方法 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共对22例合并有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的OHCM患者实施肥厚室间隔切除联合二尖瓣置换术.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28~51岁,平均(36±5)岁.左心室流出道压差55~120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88.0±15.8)mm Hg.分析比较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术中经食管心脏超声,以及术后10 d,6个月、1年超声心动图的结果 .结果 术后因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例.术中经食管超声示所有患者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消失.存活的21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各时间点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和室间隔厚度均较术前下降(P<0.01).结论 肥厚室间隔切除联合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近中期手术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超声冲洗对感染根管内毒素的清除作用及超声功率对冲洗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颗患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前牙,随机分为根管治疗范围最小功率组和最大功率组,分别于根管治疗预备前、根管预备后,超声冲洗1min后根管内取样,测量内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根管预备前的内毒素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冲洗后的内毒素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每组的预备前、预备后、冲洗后的内毒素含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冲洗可有效清除感染根管内毒素;在一定范围内,功率对超声冲洗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7.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experience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support for severe heart failure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end-stage cardiopathy.Methods From June 2007 to July 2010,6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end-stage cardiopathy received ECMO support.The changes in the hemodynamics and outcome of the patients during the use of ECMO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The duration of ECMO assistance ranged from 23 to 168 hours with a mean of 78 hours.The hemodynamics after using ECMO was much improved than before ECMO[mean arterial pressure (mm Hg, 1 mm Hg=0.133 kPa): 78.13±8.01 vs.47.75±5.21,central venous pressure (mm Hg): 11.03±3.21 vs.19.36±4.51, cardiac output (L/min): 4.93±1.01 vs.3.50± 0.81, cardiac index (L · min-1 · m-2): 2.71 ± 0.51 vs.1.91 ± 0.40, 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 (mm Hg): 12.72 ± 6.52 vs.20.22 ± 6.91,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0.66 ± 0.13 vs.0.54 ±0.07], and the amount of using inotropic drug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ECMO [dopamine(μg · kg-1 · min-1): 5.05 ± 0.85 vs.14.20 ± 5.05, epinephrine (μg · kg-1 · min-1): 0.05 ±0.01 vs.0.24±0.04, all P<0.05].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weaned from ECMO.After weaning,3 patients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and the hospital discharge rate was 50%, while 3 patients died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Major complication was bleeding, disseminated inravascular coagulation,infection,embolism.Conclusion ECMO is an important extracorporeal method to support life.ECMO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of treatment for end-stage cardiopathy patients with peri-operative severe heart failure.It is important to properly select patients for ECMO.  相似文献   
118.
陈栋  魏宁  鲍晓妮  汪黎明  周春飞  张于凌  张洁 《口腔医学》2012,32(9):518-520,531
目的 研究IL-6、IL-6R和IL-4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TaqMan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对128例牙周正常者和198例中度以上慢性牙周炎患者的IL-6 -572G/C、IL-6R 48892A/C和 IL-4 -590C/T等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应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 分析显示这3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在牙周正常组和慢性牙周炎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IL-6 -572G/C、IL-6R 48892A/C和 IL-4 -590C/T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的慢性牙周炎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9.
全牙列下颌骨体部三维有限元模型操作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建立正常人全牙列下颌骨体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为下颌骨体部及下牙列的生物力学分析提供一个操作平台。方法应用CT获取层厚为0.1 mm的CT断层影像,经自编软件提取部分图片轮廓关键点,运用自编程序生成Ansys可识别文件,在Ansys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下颌骨体部及下牙列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分析操作平台。结果建立了更精确、模拟功能更强的含下牙列的下颌骨体部三维有限元模型操作平台,既能精确显示其三维空间结构和形态,又能模拟临床各种牙列缺损状态。结论建立牙尖形态逼真、可作灵活模拟操作的含下牙列的下颌骨体部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进行临床各种牙列缺损状态及其修复的生物力学分析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0.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门诊病史资料不仅医院要用。患及其单位和社会的利用率将越来越大,对门诊病史书写质量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通过分级管理医院评审,门诊病史的书写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本就平时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作简要分析并提出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