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和无限增殖的能力 ,有望成为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的重要种子细胞来源。如何将胚胎干细胞向特定细胞诱导分化已成为重要的课题。目前已有将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 ,并将其应用于动物模型治疗的报道。这些工作对今后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的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2.
背景:目前尚未见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报道。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09/12解放军455医院干细胞移植中心收治的12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患者,给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鞘内注射,每次107个细胞,1次/周,4次为1个疗程。 结果与结论:患者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国际合作共济失调评分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 < 0.05),提示患者的神经功能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16.7%。说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鞘内注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3.
背景:以含血清培养基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存在着进一步应用的障碍。 目的:建立无血清培养体系原代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方法:取脐带华通氏胶(Wharton’s Jelly),采用机械法将组织胶切碎,1-3 mm3大小,分别培养到含胎牛血清完全培养液中以及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第11,14,17天收获细胞并进行相关检测。在符合2006年制定的干细胞最低评估标准的基础上,以集落形成单元指标评估何种培养体系能获得较多高质量的原代细胞。 结果与结论:无血清培养体系相对于经典的含血清的培养体系而言,细胞生长速度更快。另外,培养第11天,集落形成实验表明无血清培养体系下能获得更多的集落。因此,无血清培养体系可以保持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为替代含血清培养体系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系SMMC7721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探讨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其对肝癌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群体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将肝癌细胞按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44进行分离,分为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个群体,采用脂质体法将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质粒转染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NS-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SMMC7721转染前后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90、CD44的表达和细胞生长周期,检测细胞群体的变化。以裸鼠成瘤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具肿瘤干细胞性质的肝癌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转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肝癌SMMC7721细胞分成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组亚群的细胞存在着异质性,4组亚群细胞中均有少数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其中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5%和1.8%,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为0.7%和0.5%。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后,4组亚群细胞克隆的形成率都显著下降。裸鼠成瘤实验提示,CD133+表型的细胞成瘤能力强于CD133-表型细胞,CD133-CD44+亚群细胞成瘤能力最弱。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转染NS-1后,CD133+群体细胞被明显抑制,由31.9%下降至6.3%,而CD90+和CD44+的表达未出现改变;转染NS-1后细胞S期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肝癌细胞表型为CD133+CD44+和CD133+CD44-亚群中富含肝癌干细胞,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基因NS-1的部分亚群SMMC7721细胞生长被抑制,提示其对肝癌细胞株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D133+群体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85.
内分泌因素影响牙槽骨修复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明确内分泌因素对牙槽骨修复过程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并探讨牙槽骨吸收修复机制。方法:24只狗的牙槽骨二壁骨袋模型,随机分成4组,采用组织学检查,酶组织化学和全自动图像分析等技术定量分析去除卵巢,诱发实验性糖尿病及提高甲状腺素水平情况下,骨缺损修复过程中ALP和ACP活性变化。结果:甲状腺素组除6个月组ACP活性较高外,ALP与ACP活性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  相似文献   
86.
灯盏细辛对金地鼠颊囊癌血管生成影响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对白斑癌变过程中血管生成影响的形态特征,为阐明该药抗癌变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材料和方法 DMBA诱导金地鼠颊囊白斑癌变。用灯盏细辛流浸膏稀释液干预。经心分别灌注明胶墨汁和树脂预聚液,取颊囊标本分别作常规切片染色后图像处理和碱腐标本处理。得灯盏细辛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的血管截面积比值、血管密度值等数据以及颊囊微血管树脂铸形标本,作观察对比。结果 煤盏细辛组和模型组的血管截面积比和血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性激素及血脂水平,以探讨性激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8例年龄等方面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血清雌二醇(E2)、睾酮(T)的水平.结果(1)男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2水平和E2/T比值较对照者显著增高(P<0.05);(2)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2水平和E2/T显著降低(P<0.05).结论性激素的失衡与脑梗死的发生明显相关.么冬爱1,章军建1,张晓琴1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武汉430071汪铮22.武汉钢铁公司第一职工医院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分析拟诊肺部感染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组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mNGS结果,探讨二者在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拟诊为肺部感染、传统病原学检测(CMT)未明确诊断的患者8例,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组织mNGS,肺组织mNGS未明确诊断者行BALF mNGS。记录患者病史、胸部CT检查等临床资料,CMT、mNGS诊断结果及病原体检出率,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8例患者中2例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1例有肺结核病史,1例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余4例既往体健。6例胸部CT主要表现为多发结节或团块影,伴或不伴空洞;2例表现为大片状高密度影。3例患者行肺组织mNGS,其中1例肺组织mNGS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CMT阴性,诊断为肺结核;1例肺组织mNGS阴性,CMT检出肺隐球菌,诊断为肺隐球菌病;1例肺组织mNGS、CMT均阴性,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5例患者行肺组织mNGS和BALF mNGS,其中3例BALF mNGS分别检出耶氏肺孢子菌、黑曲霉+百...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中药高位结肠浴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在综合保肝支持治疗基础上,配合结肠途径治疗机进行中药高位结肠浴治疗;对照组39例仅用综合保肝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肝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下降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中药高位结肠浴能显著降低重型肝炎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所以可有效治疗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他唑巴坦(8∶1)治疗具有耐药危险因素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呼吸科收治入院的具有耐药危险因素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8∶1)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治疗。结果 共入选病例96例,其中淘汰11例,最终列入疗效分析的共计85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痊愈率64.4%,有效率为88.9%,细菌清除率为80%,对照组痊愈率40.0%,有效率67.5%,细菌清除率45.5%,上述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4.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8∶1)治疗具有耐药危险因素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强于头孢哌酮,不良反应较头孢哌酮无明显增多,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