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前后CH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NK(自然杀伤细胞)、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应答组患者血清CD3+、CD4+T淋巴细胞、NK细胞、CD4+/CD8+比值的上升程度及CD8+、CTL细胞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无应答组,而持续应答组又相应优于复发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后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明显增强,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NK、CTL细胞的变化,可以预测患者干扰素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心肌细胞分化并进行相关鉴定,观察分化过程中细胞Nesprin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大鼠MSC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后贴壁传代培养,流式细胞术鉴定第2代MSC表面抗原表达。以10μmol/L5-氮杂胞苷(5-Aza)诱导第2代MSC向心肌细胞分化,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心肌细胞相关蛋白Desmin、α—sarcomeric actin、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SC分化前后Nesprin蛋白表达。结果经5-Aza诱导分化后的MSC细胞及细胞核增大,形态渐趋一致,大部分呈长梭形;细胞Desmin、α-sarcomericactin、cTn ⅠmRNA和蛋白呈阳性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Nesprin蛋白定位于核膜,Westernblo Ring分析发现诱导分化后细胞Nespr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成功诱导大鼠MSC向心肌细胞分化;Nesprin蛋白在分化后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Nesprin可能参与MSC向心肌细胞样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3.
曹弘  汪铮  周敏 《世界感染杂志》2007,7(3):254-255
目的了解成人麻疹的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1—7月间住院治疗的53例成人麻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人麻疹病人临床表现严重,皮疹典型为充血性斑丘疹。科普利克斑(koplik’sports)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并发症以麻疹病毒性肝炎及心肌炎为主。结论成人麻疹发病率可能与麻疹疫苗接种不规范或体内抗体滴度下降等因素有关。临床上有较重的病毒血症期及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54.
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进展期最严重的特征,目前对牙槽骨破坏修复的认识多数来自体外实验。本实验采用动物模型、酶细胞化学和全自动图象分析等,以研究全身因素对狗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和酸性磷酸酶(acidp...  相似文献   
55.
P53抑癌基因和多种肿瘤的形成有关。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P53的改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P53在上皮异常增生特别是中度、重度上皮增生及原位癌有着较高的表达;P53阳性与肿瘤的深度浸润有关(P<0.05);P53阳性中淋巴转移率为54%,P53阴性中淋巴转移率为28%,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在肿瘤形成的早期P53的不稳定表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分化差的肿瘤,P53有着较强的阳性表达且淋巴转移率较高。作者认为P53阳性可作为临床肿瘤行为恶性、预后较差的十分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56.
汪铮  陈孝谦  马利军 《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3):1006-10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常有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指征.但由于可能导致气道痉挛,多年来β受体阻滞剂被禁用于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发现,COPD患者使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并未导致致死性支气管痉挛,还有降低病死率和急性加重次数、改善生活质量等作用.本文就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在COPD患者中的作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7.
文题释义: 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气管支气管弹性纤维萎缩和减少,和/或软骨完整性受到破坏导致的气道变软且易塌陷的疾病。在其呼气相时可看到气管和/或主干支气管的直径显著减少。临床症状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甚至窒息死亡等。 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治疗、机械通气、呼吸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其中呼吸介入常选用硅酮支架置入狭窄部位,短期效果明显,长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如果选择外科手术,一般术前置入支架缓解症状,为手术创造条件。 背景:硅酮支架置入可通过稳定气道缓解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患者的症状,目前国内报道较少。 目的:评价硅酮支架置入治疗成人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的疗效。 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例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气道软化部位、程度,选取、设计合适的硅酮支架,8例患者均置入硅酮支架,其中2例为沙漏型支架,2例为直筒型支架,3例为Y型支架,1例为T型管。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术前和术后30 d行血气分析测定血氧,并采用卡式评分评估生活质量;术后7,30,60 d行气管镜检查动态监测支架位置及管腔内分泌物、肉芽生长等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7例患者成功置入硅酮气道支架,症状均即刻缓解;1例患者在置入过程中出现左主支气管膜部撕裂,置入失败;②7例患者术后30 d氧分压和卡式评分均高于术前(t=-8.60,-20.76,P < 0.05);③术后定期气管镜下观察,3例出现支架移位,3例出现排痰困难和轻度肉芽组织增生,内镜下处理后好转;④结果表明,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患者置入硅酮支架可缓解患者症状,虽然硅酮支架移位和痰液阻塞发生率较高,但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ORCID: 0000-0002-4275-6899(李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8.
背景: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是一种终末细胞,任何病理过程导致的神经元丢失都将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神经功能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0-08/11上海455医院干细胞移植中心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例,男4例,女4例,年龄50~78岁。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自第2周起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颈动脉穿刺移植治疗,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对患者移植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结果与结论: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与移植前相比,8例患者移植后1个月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分值均明显降低(P < 0.05),主要集中在对震颤、强直的改善,而运动迟缓、姿势不稳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8例患者均未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9.
背景:脂肪组织消化后得到的血管基质部分是多种细胞的混合体,其中以克隆样生长的细胞组分可能是真正具有“干性”维持能力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目的:分离、传代、培养脂肪组织血管基质部分中的克隆形成细胞,并检测其在动物模型中修复膝关节软骨的能力。方法:培养新鲜分离得到的脂肪组织血管基质部分,挑选其中以克隆样生长的贴壁细胞,消化、传代、培养至第3代。通过手术建立骨关节炎兔模型,将第3代克隆形成细胞移植入模型兔关节腔,与未进行细胞移植治疗的模型兔进行比较,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的再生情况。结果与结论:脂肪组织中血管基质部分细胞接种后第3天,贴壁细胞中出现克隆样生长的细胞集落,生长至第5天时,克隆样生长的细胞集落数和周围的单个细胞数均增加,传代至第3代时,仍然呈克隆样的集落生长,梭形形态。大体观察和MRI检查此类克隆形成细胞能在关节腔内帮助软骨修复,增加滑液分泌,同时有助于控制炎症,溃疡面积呈缩小趋势。实验结果有助于优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为临床上治疗骨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头孢吡肟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 B 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在护肝、利尿、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孢吡肟2g,q12h,静脉滴注,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常规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用头孢吡肟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总有效率可达83.33%,不良反应发牛率6.67%.结论 表明头孢吡肟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细菌感染,可以作为经验性治疗SBP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