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77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7篇
  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0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分期与分型特点及其意义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临床分期与分型特点 ,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SPSS 11 0及SDAS软件回顾性地分析 330例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的临床特征 ,提出具体的分期、分型方案及其各自的特点。结果 SARS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 4期 ,即潜伏期、初期、极期及恢复期。潜伏期 112 (5 70± 2 4 5 )天。初期 :为病程的第 110 (3 98± 2 4 8)天 ,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胸片无异常。极期 :包括肺部炎性渗出、肺实变和多器官衰竭 (MOF) 3个阶段。肺部炎性渗出阶段可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 ,约 95 %的患者为病程的第 2 3周 ,持续时间为 12 1天。主要特点为明显咳嗽 ,可有轻度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X线表现为云雾状或斑片样小片状、片状阴影 ;肺实变阶段大多出现I型呼吸衰竭 ,呼吸困难更突出 ,低氧血症更明显 ,双肺弥漫性实变 ,呈磨玻璃样改变。恢复期 :大多在病程第 3周后 ,时间为 5 5 6 (2 4 37± 8 81)天。该期又可分为两期 ,即Ⅰ期 (完全恢复 )和Ⅱ期 (很可能存在肺纤维化)。SARS临床分型分为轻型 (普通型 )、重型及极重型(暴发型 )。3型的临床特征差异很大 ,病死率分别为零、5 76 %和 6 1 5 4%。结论 由 33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经详细分析所得SARS的分期和临床分型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寻自杀行为的生物学标记 ,为早期识别和干预自杀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通过观察自杀死者与非自杀对照之间脑海马 5 -羟色胺 2A受体 (5 -HT2AR)的表达情况 ,评价 5 -HT2AR表达变化与自杀行为的关系。选取 10例自杀死亡者及 10例非自杀死亡者脑标本 ,进行抗人 5 -HT2AR免疫组化染色及苏木素 -伊红染色观察 ,并在LeicaQWin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中进行电子计算机辅助灰度图像分析 ,得到反映组织 5 -HT2AR表达强度的半定量资料 ,采用SPSS10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海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苏木素 -伊红染色观察 ,自杀死亡组与非自杀对照组之间海马的一般组织学特征无差异。 5 -HT2AR表达的计算机灰度分析显示 :自杀死亡组海马CA1区、CA2区、CA3区及CA4区的受体表达均明显强于非自杀对照组的相应区域 (P <0 .0 1) ,2组齿状回 (DG) 5 -HT2AR的表达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自杀死亡者海马各区 5 -HT2AR表达明显增高 ,海马 5 -HT2AR表达的增高可能是自杀行为的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103.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Ⅰ、Ⅲ型胶原与透明质酸及病理改变的关系杨永平,张世兰,周艳贤,宋喜秀为探讨血清Ⅰ、Ⅲ型胶原在肝炎患者中的意义及与透明质酸(HA)水平和病理改变的关系,本文作者对126例不同类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Ⅰ、Ⅲ型胶原测定,并对其与HA水平及病...  相似文献   
104.
门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是慢性肝病并发症—胃肠出血、腹水、肝性脑病和感染的病理基础。与门脉高压相关的病因较多,包括非感染性、中毒性、纤维增生性、感染性和血吸虫病性。随着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认为上述病因造成门脉高压可能具有相同的细胞机制。最近研究表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在维持和调节门脉高压中起中心环节作用;而影响肝星状细胞  相似文献   
105.
肝损伤指数判断慢性肝炎转归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生物数学指数判肝损伤程度,评价慢性肝病患者预后,判定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由肝脏蛋白合成能力,抗体产生水平,细胞裂解程度,胆汁郁积和肾功能损害等构成以生物数学和病理生理学为基础的肝损伤指数(liver damage score,LDS),对486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肝损伤程度,预后及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LDS为1.5-3U时,肝损伤为轻度;LDS为3.7-5.7U时,肝损伤为中等;LDS为6-8U时,肝损伤较重;LDS>8U时,肝损伤最重,预后差;LDS能够反映疾病进展的过程和疗效。结论:LDS是一种新的、简单而易操作的生物数学指数,能定量反映肝损伤程度和慢性肝病的发展过程,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高白细胞型白血病(HLL)是指周血中白细胞数>100×10~9/L 的白血病。临床上常伴有高粘滞综合征,易发生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缓解率低,死亡率高,预后差。对 HLL 过去常用联合化疗,但因患者白血病细胞数过高,用药剂量大,对患者损害较大。为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和细胞破坏产物及高粘滞综合征等对机体的影响,使患者尽快达到完全缓解,我们用 HaemaneticsV_(50)PLus 血细胞分离机清除白血病细胞加联合化疗治疗 HLL12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肝癌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27例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对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经皮肝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肝癌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上腹疼痛、皮肤冻伤、恶心呕吐、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冷休克及肠梗阻.经及时发现,对症治疗,均予以纠正.结论 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是氩氦刀治疗有利的保障和支持,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使其迅速改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杨大松  杨锦超  杨永平  杨雪飞  李晓莉 《中草药》2014,45(24):3520-3523
目的 对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茎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黄杞茎皮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β, 6α-二羟基桉烷-4(15)-烯(1)、(4S)-4-羟基-1-四氢萘酮(2)、(4S)-4, 8-二羟基-1-四氢萘酮(3)、对羟基苯甲酸(4)、山柰酚(5)、异甘草黄酮醇(6)、8, 3'-二异戊烯基山柰酚(7)、6, 5'-二异戊烯基槲皮素(8)、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9)、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0).结论 化合物1468为首次在黄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异戊烯基取代黄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0-14岁流动儿童烧伤住院病例住院特征,为流动儿童烧伤预防提供参考决策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龙岗区8家公立医院有完整病案记录资料的874例0-14岁流动儿童烧伤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烧伤类型、季节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流动儿童烧伤住院病例占儿童烧伤住院病例总数的87.31%,各年龄段男童烧伤的住院比例明显高于女童,热液(占88.33%)是流动儿童烧伤的主要原因,6-11月发病数最多,占56.66%。结论:龙岗区流动儿童烧伤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烧伤原因、季节等分布特征明显,应从宣传、监测等方面加强对流动儿童烧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影响,分析PD-1与HCC病程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HCC患者141例,其中男109例,女32例,年龄28~71岁,巴塞罗那分期(BCLC)早期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