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0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24篇
内科学   14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7篇
外科学   293篇
综合类   730篇
预防医学   229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00篇
  2篇
中国医学   213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研究癌细胞分化诱导剂尿多酸肽(CDA-II)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以及对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DA-II与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进行体外培养,同时以维甲酸为对照,观察CDA-II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凋亡、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及形态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CDA-II可减缓两株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减少乳腺癌细胞bcl-2表达。结论:CDA-II可抑制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两株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减少乳腺癌细胞bcl-2表达,为CDA-II治疗乳腺癌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改善老年污粪患者外括约肌电位变化和疗效观察。方法:采用CTD-SYN-ECTICS公司生产的生物反馈训练仪、在肌电信号反馈及操作者的语言反馈指导下,对6例老年污粪患者进行肛门功能康复训练。结果:经过平均6次的生物反馈训练,其疗效与收缩电位平均值、静息电位平均值变化呈显著相关性,上述电位值呈升高趋势者生物反馈训练疗效好。结论:老年污粪患者经短期生物反馈训练后,外括约肌静息及收缩电位均能得到显著升高,临床症状改善明确。  相似文献   
143.
糖尿病患者心率信号的功率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率信号(HRS)携带自主神经系统功能(ANSF信息。本文分析了87例糖尿病(DM)患者HRS的功率谱数值特征。发现:DM性自主神经病变(AN)的发生率约为68%。与对照组相比较,DM组的总功率、超低频段功率、高频段功率和平衡参数数值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DM患者可能存在心ANSF的全面减损,迷走神经受损可能稍先于或/和重于交感神经,其中,交感和迷走神经同时受损占较大比例,单一神经受损以迷走病变为主;当ANSF不平衡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相对亢进,因而,运用心率功率谱分析法,可为临床早期预防、诊断、治疗糖尿病AN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Գ�������������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性肠道疾病 (inflammatoryboweldisease ,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UC)及Crohn病 (Crohndisease ,CD) ,此外还包括非典型结肠炎 (显微镜下结肠炎和胶原性结肠炎 )。迄今 ,IBD的病因不明 ,多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主要包括环境、免疫及遗传等因素。发病机制假设是感染、饮食等环境因素作用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 ,使肠免疫反应过度亢进导致肠粘膜损伤所致。有关IBD(主要是UC和CD)生物学基础的研究集中在遗传学 (包括基因 )、环…  相似文献   
145.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高渗晶胶液)对创伤患者手术红细胞压积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评分〉12分的创伤病人病人50例,随机分为高渗晶胶液(HSH)A组和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HS130)B组,每组25例。两组病人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诱导芬太尼2ug.kg^-1、阿曲库铵0.5mg.kg^-1、丙泊酚2mg.kg^-1,麻醉维持吸入1%-3%异氟醚,丙泊酚5mg.kg-1.h-1和阿曲库铵5mg.kg^-1.h^-1。气管插管后行机械控制呼吸,呼吸参数潮气量10ml.kg-1呼吸频率12bpm。B组在术前以20ml.min-1的速度输入HS130500ml。A组在术前以10ml.min^-1的速度输入高渗晶胶液250ml。监测给药后10、15、25、60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两组病人在给药前和给药后1小时分别采集动脉和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O2)、血钠离予浓度(Na^+),并计算动静脉血氧分压差P(a-)O2。记录给药后1h尿量。结果与B组相比A组SBP升高(P〈0.05);与B组相比A组HR降低(P〈0.05);与B组相比A组CVP升高(P〈0.05);与B组相比A组Hct降低(P〈0.05);与B组相比A组CaO2、CO2、P(a-)O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B组相比A组尿量增多(P〈0.05);与B组相比A组Na+升高(P〈0.05)。结论应用高渗晶胶液对创伤患者于术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虽然降低了病人的Hct,但对病人的组织氧供无明显影响,可以有效安全应用于创伤病人。  相似文献   
146.
泌尿系统结石为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典型病例彩色多普勒超声不难诊断.本文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92例泌尿系结石急诊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下段闭塞合并性功能障碍(Leriche综合征)的治疗方案。方法:总结自1983年以来收治的Leriche综合征遥临床资料,共37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人工血管主髂和主股动脉转流手术。结果:手术结束后均能触及股动脉和腘动脉博动,手术后7d患肢缺血症状均得到改善。手术后3个月复查,患肢缺血症状消失,彩色超声血管吻合口及人工血管内均未见血栓。29例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通畅率为100%;8例获得5年以上随访,吻合口通畅率为87.50%。结论:人工血管主髂动脉转流和主股动脉转流是治疗Leriche综合征较好的手术方案,手术后合理应用抗凝、祛聚药物,同时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远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8.
日本大阪大学的专家制成了一种便携式医用数据测定仪,该仪器可随时记录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治疗所必需的人体活动量和脉搏等数据。这套仪器由测心电图用的放大器、可测定人体偏离垂直方向的传感器、微型电子装置和一组输入按钮组成。这组按钮能记录服药、就餐、上厕所、入浴和行动的时刻以及患者有痛感的时刻。整个仪器长11厘  相似文献   
149.
近 5 0年来尽管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发展迅速 ,但至今 5年生存率仍停留在 5 0 %左右[1,2 ] ,手术后有 2 5 %~ 5 5 %的患者可在 5年内复发[3,4 ] 。近年来 ,晚期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有了一些新进展 ,规范、合理、有计划、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已逐渐取代单一疗法。1 化疗化疗对不能切除或根治术后复发的晚期患者已成为主导治疗。化疗主要分三种 :①围手术期化疗 :包括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指的是手术前的辅助性化疗。目前多采用醛氢叶酸 +5 氟尿嘧啶(CF +5 Fu)、醛氢叶酸 +喃氟啶尿嘧啶 (CF +UFT)等方案。给药途径常用静…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总结在深低温全身麻醉、体外循环辅助下,第二肝门成型根治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16例初步应用本项手术的临床资料,经胸部正中切口,切开胸骨,在不打开胸膜腔和腹膜腔的情况下,仅行心包、下腔静脉切开,显出第二肝门病变和下腔静脉病变,在暂时停循环状态下进行局部病灶切除和第二肝门血管重建。结果 手术中恢复肝静脉回流后即见肝脏明显缩小,膈肌表面代偿静脉支瘪缩;随访6个月至7年,无1例死亡或并发症发生,无1例复发,均获得临床治愈。结论 深低温停循环状态下、第二肝门血管成型是一种理想的根治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符合解剖和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