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笔者用自拟方乳腺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良好,为进一步了解乳腺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我们做了有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随机收集152例乳腺增生病例,年龄最大者46岁,最小者25岁,平均33岁.  相似文献   
72.
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胃瘫)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西南医院临床诊治25例施行腹部手术后发生术后胃瘫病人的外科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长期流出道梗阻或恶性肿瘤的病人,行不伴胃切除的胃空肠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病率较高;诊断方法主要依靠胃镜、上消化道造影及核素胃排空试验;经肠外营养支持为主的保守治疗后18例(72%)胃肠动力在术后4周内恢复,22例(88%)术后5周内恢复,2例(8%)在手术7周后恢复者均为再次手术的病人。结论 采用肠外营养联合促胃肠动力药物的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术后胃瘫的有关手段,应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73.
腹部术后胃瘫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49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可能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2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中,术前长期流出道梗阻、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无胃切除的胃空肠吻合术及O型血的病 发病率较高,胃镜、上消化道造影及核素胃排空试验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经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一般可在术后5周内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促动力药物在内的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的有效手段,应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74.
75.
游波  吴国庆 《人民军医》2014,(5):541-541
例1 患者男,17岁。因下腹痛4天余入院。查体:全腹压痛,板状腹,脐下和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及叩击痛,肠鸣音弱。白细胞计数10.5×10^9/L;凝血功能及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腹部X线检查:双侧膈下游离气体。腹膜刺激征明确,怀疑空腔脏器穿孔,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回肠管壁散在直径约0.3cm的片状红斑,近圆形,边界清楚,突出表面,相间散在直径约0.2cm的不规则白斑,中央略凹陷,回肠系膜弥散性点状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76.
病例资料患者,男,67岁,因"腹胀、腹痛、呕吐伴肛门停止排便、排气6 d"入院。查体:腹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扪及约12 cm×12 cm大包块,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X线平片示肠腔内多个液平;CT检查提示小肠扩张,肠绊扭曲(图1)。以"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  相似文献   
77.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的慢性疾患。以水肿、血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起病缓慢,病程迁延,临床表现可轻可重,随着病情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出现。而持续蛋白尿是肾实质慢性进行损害和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8.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之一,国内常采用的是间歇性腹膜透析(IPD)和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其中CAPD列为常规疗法,它不仅可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防止或减轻并发症,还可以改善透析效果,从而增强患者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1].针对CAPD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实施了一系列健康教育的措施.同时护理工作必须针对患者个体的身、心、社会、文化等需求,提供适合于服务对象的护理,即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2].每个人均为独立的个体,即使是患有同一种疾病的患者,都会因病程长短、病情轻重、个性特征、成长经历、文化差异、经济状况等不同,对护理有不同的需求,为每个个体提供适宜的护理服务,就是"个性化护理"的体现.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能较好的防止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本文分析了1990~1992年中国、俄罗斯和朝鲜等出入境国际列车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卫生状况。感官检查,色、臭味、肉眼可见物各国际列车水质均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卫生标准。理化检验结果表明,除了硝酸盐氮和氯化物,各国际列车水质达标率100%,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细菌学检验结果达标率都很低。  相似文献   
80.
<正> 胸腺素(ThyV),转移因子(TF)虽已从实验室的研究步入临床应用多年,但目前尚缺乏一种快速、方便、敏感的体外测定其生物活性的方法来进行鉴定。Amanllach等人1975年曾报道用TF和胸腺素处理病人淋巴细胞可明显提高E玫瑰花形成细胞(E-RFC)的数目。这一现象在我们的实验室也重复出了类似的结果。7年来我们实验室用不同批号的胸腺素和TF 37℃温育处理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人脐血淋巴细胞及病人血淋巴细胞做Et-RFC试验,以观察Et-RFC细胞数量高低来判断胸腺素、TF的生物活性,经大量实验研究,初步认为这是目前切实可行的一种方法,现将其部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