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2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目的:探究应用心脏磁共振形变配准算法(CMR-DRA)技术定量评估孤立性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iLVNC)患者心肌形变的价值。方法:对27例iLVNC患者(iLVNC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1.5T心脏磁共振检查,将短轴电影导入DRA应力分析软件,半自动计算整体和节段性左室收缩峰值径向应力(Err)、周向应力(Ecc)、纵向应力(Ell)及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应力率。结果:iLVNC组的整体Ell、Err和Ecc值均低于对照组[Ell:(-11.0±3.8)%∶(-14.3±1.8)%;Err:(24.7±9.3)%∶(38.5±6.1)%;Ecc:(-12.1±4.9)%∶(-16.6±1.4)%;P<0.01];iLVN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及心指数(CI)值均低于对照组[LVEF:(42.6±14.9)%∶(57.5±4.9)%;SVI:(28.1±8.9)ml·m-2∶(41.2±8.1)ml·m-2;CI:(1.8±0.6)L·min-1·m-2∶(2.6±0.5)L·min-1·m-2;P<0.01];iLVNC组的LVEF≥50%组Err值低于对照组[(31.8±3.6)%:(38.5±6.1)%,P<0.05];左室16节段Er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间壁基底段、下侧壁基底段Ecc值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余14个节段Ecc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游离壁心尖段及中间段、间隔壁中间段Ell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及形变参数与非致密节段数目(NoNC)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MR-DRA技术能够定量评估iLVNC患者的左室心肌形变特征,并且径向应力能够较LVEF更敏感地检测到心肌功能的受损。  相似文献   
102.
为提高对胰腺疾病的 CT诊断水平 ,根据被证实的 5 0例胰腺癌和 40例慢性胰腺炎的 CT资料 ,对 CT征象进行观测、统计及分析。结果发现二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主要征象是 :1病变区胰腺局限或弥漫肿大与密度异常 ;2有无扩张的胆总管突然性狭窄截断与胰周大血管被包埋 ,管径增粗、癌栓、腹部淋巴结肿大、肝转移 ;3有无沿胰管走向分布的钙化与扩张的胰管 ,扩张胰管贯通病变区的情况 ;4胰腺囊肿的发生频率、部位与胰腺轮廓的关系。结果显示 :根据前述要点 ,参考其他征象 ,密切结合临床 ,CT诊断正确率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探讨胰腺急性损伤及其在随访复查中的MS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胰腺急性损伤后的临床资料和33次MSCT检查资料。结果13例中,首次MSCT检查发现10例胰腺部分断裂,分别为胰体部6例,胰颈部4例,其中2例并血肿形成;1例为胰体部完全断裂。另2例胰腺呈挫伤表现,其中1例于胰头内出现囊肿。随访复查中,8例出现假性囊肿,均位于胰腺实质外,出现囊肿时间为5~38天,平均18天。继续随访复查中,1例患儿经保守治疗15天后,囊肿完全吸收;另1例采用外引流治疗41天后囊肿完全吸收;其余囊肿均缩小。结论MSCT能及时发现胰腺急性损伤并判断损伤程度,通过CT随访复查还能进一步观察胰腺损伤的演变过程,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5.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确诊病例数增加和研究深入,发现COVID-19主要侵犯呼吸系统,还可累及心肌及其他重要脏器.本文对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特征、影像学评估等进行综述,以期为COVID-19患者心肌损伤的...  相似文献   
106.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与误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细支气管泡癌(BAC)的CT表现的误诊原因,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 42例经寅理证实的BAC,根据CT表现分为结节型、实变型和多结节型,为23.16和3例,其中误诊12例(28.6%)。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各型肺泡癌的CT征象。结果 结节型BAC主要表现为:结节位于肺外围(95.7%),有分叶(91.3%)、毛刺(69.6%)、空泡征或支气管气相(65.2%)、密度不均(65.  相似文献   
107.
MS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灿  周运锋  韩萍  史河水  刘永华   《放射学实践》2009,24(5):480-483
目的:探讨MSCT对主动脉夹层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MSCT血管成像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能辨别真假腔;除6例假腔完全血栓化或表现为壁内血肿的病例外,其余42例均能显示破口,40例显示多发破口;主动脉弓三大分支均受累及的有6例,腹腔干受累及的有9例,肠系膜上动脉受累及的有10例,右肾动脉受累及的有8例,左肾动脉受累及的有15例,右侧髂总动脉受累及的有18例,左侧髂总动脉受累及的有13例,双侧均受累及的有8例;合并动脉瘤或瘤样扩张的有10例,合并粥样硬化的有20例。结论:MSCT可无创性准确诊断各种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108.
195例国人正常左肾静脉的MSCT表现与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95例国人正常左肾静脉(LRV)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测量有关数据,确定LRV各项测量指标95%可信区间,为LRV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随机选取195例正常肾血管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或腹部MSCT增强扫描资料,按年龄分为A、B、C三组,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利用MSCT血管后处理技术,观察LRV及其属支的空间走行、与邻近结构关系和断面形态,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之间夹角(a)、SMA与AA三角间隙内LRV断面中点水平SMA后缘与AA前缘距离(d);在LRV断面上分别测量:SMA与AA间隙内LRV前后径(r1)和截面积(s1);近肾侧LRV最大断面处前后径(r2)和截面积(s2),以及两者的比值qr(r2/r1)、qs(s2/s1);测量LRV长度(1).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d、r1、r2、s1、s2、qr、qs、1值分别为:(49.45±21.11)°、(13.0 ±6.3)mm、(6.0±2.5)mm、(10.7±2.6)mm、(83.0±37.1)mm2、(127.2±43.4)mm2、(2.14±1.19)、(1.73±0.82)、(75.9±12.0)mm.各值呈正态分布,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49.45±2.96)°、(13.0±0.9)mm、(6.0 4-0.4)mm、(10.7±0.4)mm、(83.0±5.3)mm2、(127.2±6.3)mm2、(2.14±0.17)、(1.73±0.12)、(75.9±1.7)mm.性别组间仅q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组间仅LRV长度(1)一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能够直观观察LRV的形态及与邻近结构关系,并进行相关测量,有助于LRV相关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9.
上颈椎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CT对上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19例上颈椎损伤患者,男14例,女5例,年龄9~49岁,平均23岁.采用螺旋CT行薄层扫描,必要时作三维表面重建,或多平面重建.结果椎体骨折13例,环枢关节脱位10例,其中环齿关节脱位7例,单纯枢椎旋转脱位2例,另1例为环椎旋转脱位合并环枢椎嵌插交锁固定.结论CT能明确显示上颈椎骨折、脱位,椎管及脊髓损伤情况,有助于临床及时准确地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0.
呼吸门控定量CT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用呼吸门控定量CT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的平均肺密度(MLD)和像数指数(PI)的分布。方法:40例正常人,23例肺气肿病人及1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50%肺活量(VC)时用螺旋CT扫描全肺,在10%VC和90%VC时于隆突层及隆突上,下各5cm处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分析不同病种不同呼吸时相的MLD和-910HU的肺区所占的比例,即PI的变化,并与肺功能(PFTs)和形态学结果比较。结果:10%VC时,肺气肿组与慢性支气管炎组的MLD降低,平均值分别为-831.8HU和-796.8HU,与正常组为-745.3HU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90%VC时,仅肺气肿组MLD下降,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I变化有同样规律,只是PI表现为增加。定量CT提示的病变与形态学一致,定量CT较肺功能敏感,呼气末定量CT还可以弥补CT形态学发现率低的不足。结论:CT与定量CT结合实现了形态与功能的统一,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完善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