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喷砂技术对牙釉质和正畸托槽间黏结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牙釉质和托槽底板用喷砂技术表面处理后与复合树脂黏结的效果.方法 80颗人类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均采用复合树脂黏结托槽.对照组(A组)根据产品使用说明黏结;喷砂组对托槽底部(B组)、釉质表面(C组)分别喷砂或同时(D组)进行喷砂处理后再做常规黏结.记录抗剪切强度和残留黏合剂指数(ARI).结果 酸蚀前用喷砂机对牙釉质和托槽底板表面分别进行喷砂处理的D组与A组、B组、C组之间的总体剪切强度和ARI记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与B组、C组; B组与D组两两比较的剪切强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托槽底板和牙釉质表面同时经喷砂处理后获得了较高的黏结强度和较低的ARI记分.结论 对托槽底板和牙釉质表面同时喷吵处理可提高两者间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膝关节及以下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行膝关节以下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B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T0、T1、T2、T3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T0时,两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T1~T3时点,B组MAP、HR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 96±0. 67) d,明显长于A组的(2. 12±0. 4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适用于老年糖尿病膝部及以下各类手术,不会造成神经干损害,无麻醉后遗症和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患儿男,5个月龄,因"咳嗽7 d,发热5 d,呼吸困难1 d"入院.于入院前7 d受凉后出现咳嗽.入院前5 d,体温37.5 ℃,咳嗽加重,纳奶减少,静脉注射抗炎药物3 d.入院前1 d,患儿呼吸困难、喘憋,嗜睡及纳奶差.  相似文献   
74.
患者女,33岁.因右侧手、足、小腿出现疣状皮损、外阴发生丘疹和结节32年门诊以疣状痣、疣状黄瘤于2008年3月12日收入院.患者1岁开始右侧手、足、小腿及外阴出现皮疹,仅为米粒大小丘疹,后逐渐增大增多,右侧肢体出现多个丘疹,呈线状、疣状,有时有轻微瘙痒,但无疼痛,亦无破溃.外阴部皮损曾诊断为尖锐湿疣,于1997年、2002年各行1次CO_2激光治疗,治疗后约1年再发,逐渐增大,外阴部皮损偶有瘙痒不适.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疾病史,患者及其丈夫均否认非婚性生活史.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新人校飞行学员的MBTI人格类型特征,为飞行人员的心理评估、健康教育与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100名新人校飞行学员,根据入学时考试成绩分为甲、乙、丙3个班.应用修订后的中文版MBTI人格类型量表,对新人校飞行学员进行测试. 结果 新入校飞行学员在外向(E)、感觉(S)、思维(T)、判断(J)偏好上的得分均高于内向(I),直觉(N)、情感(F)、知觉(P)偏好上的得分;外倾感觉思维判断(ESTJ)人格类型最多,其次为内倾感觉思维判断(ISTJ)、外倾直觉思维判断(ENTJ)、外倾感觉情感判断(ESFJ)人格类型,内倾直觉情感判断(INFJ)、外倾直觉情感判断(ENFJ)、内倾直觉情感知觉(INFP)和内倾直觉思维知觉(INTP)人格类型人数最少.甲、乙、丙班学员在E、S、T、J偏好上的得分均高于I、N、F、P偏好:3个班中,百分比最高的人格类型均为ESTJ;百分比最少的人格类型,甲班、丙班为INFJ,乙班为ENFJ;比较甲、乙、丙班学员MBTI人格类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新人校飞行学员大多为E、S、T、J偏好,这与军队的特殊环境和军事飞行人员所肩负的责任要求相适应;仍有少数飞行学员易发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因在飞行学员中表现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指导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表皮囊肿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209例表皮囊肿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发病比例为1.9:1;发病年龄以20~50岁多见,占69.4%;除5例为多发外,均为单发皮下结节,病理上囊肿的囊壁由上皮细胞构成,囊腔内均可见层状角化物.临床正确诊断率为22.5%.结论:表皮囊肿是好发于青中年男性的良性病变,临床误诊率高(77.5%),确诊主要靠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术前C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脏层胸膜浸润(VP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48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的资料,按收集时间分为训练集362例和验证集127例,2个数据集根据弹力纤维染色结果各分为VPI组和无VPI组。训练集中,VPI组57例,无VPI组305例;验证集中,VPI组15例,无VPI组112例。总结VPI组和无VPI组病理特征、临床资料及CT征象,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VPI的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联合模型;采用ROC曲线比较各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训练集中,VPI组与无VPI组在结节类型、空气支气管征、胸膜接触类型、实性接触长度、长径、短径、最小CT值(CTmin值)和平均CT值(CTmean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剔除混杂因素,筛选出实性接触长度和胸膜接触类型为鉴别VPI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1),实性接触长度的最佳截断值为8.5 mm,敏感度为80.7%,特异度为55.4%。在训练集中,由单...  相似文献   
78.
新形势下空军医院情报研究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 临床医学的应用性情报研究空军各级医疗机构的总体医疗水平和保障能力,是空军作战卫勤保障的主要基础,研究的重点应该向军事医学和航空航天医学方向倾斜,并且紧密结合空军航空兵部队、空降兵部队作战训练中的常见病、流行病、多发病和战、创伤特点,以及由于空军航空兵部队的装备不断更新,出现的一些新的卫勤保障特点。此外,在空军大型综合性医院和研究机构中,有条件自行开展或同高等医学院校联合开展临床医学基础的教学、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相关的临床医学的基础情报研究。  相似文献   
79.
刘珺  徐选福  杨文娟  郭传勇 《中草药》2009,40(8):1270-1274
目的 研究红花注射液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uate cell,HSC)HSC-T6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SC株,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红花注射液处理HSC-T6,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5、10、20 mg/mL红花注射液干预细胞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DNA Ladder凋亡梯度;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率;Real time-RT 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红花注射液对HSC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红花注射液(10、20 mg/mL)作用24 h流式细胞术测出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药物干预后细胞表现不同程度的凋亡,琼脂糖电泳可见DNA出现断裂、PI/Annexin V双染流式细胞仪分析对照组凋亡率为(0.73±0.33)%,红花注射液在5、10、20 mg/mL凋亡率分别为(2.04±0.58)%、(9.46±1.29)%、(16.55±11.27)%,差异显著(P<0.01);Real time-RT-PCR结果显示红花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mRNA表达,同时上二调HSC-T6的促凋亡基因bax的mRNA表达.结论 红花注射液能抑制HSC增殖及增殖周期,促进活化的HSC凋亡,其机制可能是调控bcl-2/bax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处理对全身麻醉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调控作用。 方法 将60例择期行乳房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按入院次序编号,凡偶数组为治疗组,奇数组为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行全麻前电针刺激患侧合谷、内关穴20 min,术中刺激双侧合谷、内关、尺泽、列缺,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刺激尺泽、列缺,开始刺激气舍、水突穴。观察围拔管期心率、血压及血中儿茶酚胺和皮质醇浓度的变化及气道反应。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麻醉方法两组相同。 结果 两组在拔管后心率、血压、血浆儿茶酚胺及皮质醇浓度均较本组手术结束时升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围拔管期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皮质醇浓度、心率、血压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气道不良反应也轻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